发布时间:2020-07-01 02:27:30来源: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端午假期,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复苏。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信息显示,端午假期3天,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8亿元。
全国假日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未发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案件。
各地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守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这条底线,严防景区客流超载和人员聚集。
预约旅游成为景区管理的刚性要求,“出游必预约,无约不出游”已经成为游客普遍接受的理念。
出游必预约
无约不出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不断升级“广西旅游直通车”智慧旅游平台,完善景区客流监控、景区预约服务、健康码互联互通、景区门票预售等功能。
▲广西旅游直通车
同时,完善全区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对主要景区、网红景点可能出现的瞬时聚集情况进行预警和干预。目前,广西7家5A级景区、247家4A级景区全部接入景区视频监控系统。
▲广西德天大瀑布
上海市文旅场所继续探索“预约旅游”常态化,共有116家国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4A级景区、3A级景区分别为3家、63家、50家,还有更多文旅场所已经或正在上线预约功能。
▲上海野生动物园
游客可通过“游上海”APP以及“沪游码”完成分时预约、多人预约、提前规划行程。
▲沪游码小程序
为保证游客安全有序游览,吉林省净月潭景区采取限流举措。该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游客需要持有效证件、出示吉祥码“绿码”,检测体温无异常方可检票入园。
在游览过程中工作人员引导游客全程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有序游览。
▲净月潭景区
各地假期活动丰富
呈现文旅融合新业态
各地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宣传活动,出台多项利民惠民措施,满足游客多元化假日旅游需求。
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和旅游民宿成为假日旅游热点,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持续升温,夜间旅游活动增多,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
6月26日,南京六合池杉湖荷花文化旅游节在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开幕,1200多种荷花和200多种睡莲进入盛花期。
▲南京市六合池杉湖
“游客对于低密度的生态型旅游更加偏好,为此,六合将重点打造金牛湖、枫彩漫城等特色景区。”南京市六合区文旅局局长田志文表示。
▲南京市六合池杉湖
山西省丰富文物古迹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资源,推出黄河黄土文化游、寻根觅祖文化游、太行清凉避暑游等10条文化线路,为广大游客感悟三晋历史文化、丰富节日生活提供出游参考。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不少长株潭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远离城市喧嚣,到湘阴乡村,包粽子、垂钓,体验瓜果采摘、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享农家乐趣,周边乡村短线游、城郊一日游和休闲度假线路成为首选。
▲昭山镇七星村
“云端”发力
线上也有“诗和远方”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今年端午节有了不少新玩法。
北京市推出“云彩朵朵”线上八项主打活动,包括“千帆竞渡共奔小康”线上龙舟赛、“粽享端午”包粽子PK、“最是人间好时节”端午朗诵会等。
四川省多地借助“互联网+”推出“云上过端午”活动,其中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开展了线上端午狂欢泼水节,游客在家中就能通过视频直播欣赏清凉的峡谷风景。
▲巴山大峡谷
都江堰景区开启“云游之旅”,通过视频直播平台,470多万网友不仅领略到好山好水,还实现了“云端”挂艾草、包粽子。
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推出“线上端午赛诗会”、VR端午习俗馆;湖南汨罗通过直播将龙舟表演赛的画面传输到千家万户……
此外,各地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引导游客自觉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味,树立文明用餐和绿色饮食新观念,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渐成风尚。
——END——
来源:中国日报网、文旅之声公众号、中国江苏网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