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来自张晓龙的清宫暑假指南

发布时间:2020-07-02 22:21:22来源:时尚旅游

去年的夏天你在哪里?

你的上一次暑假发生在什么时候?

那个夏天发生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新古典生活,我们今天来看看清代宫里怎么过夏天。

吃·甜碗子

过去没有电灯,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早,满人又习惯两餐制,早膳与晚膳,于是这清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御膳房变着法儿的让宫里头的人儿高兴,夏天有一道甜碗子,是慈禧心头之爱。

慈禧太后

《宫女谈往录》中,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的描述里,特别提到了这道招牌甜点,甜碗子。

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去籽,配上果藕,冰镇,即享用。

甜碗子

这甜碗子实则就是清朝前期的冰碗发展而来,冰镇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等口味丰富,慈禧指哪碗,就是哪碗。

“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清代后来的冰饮已经很普及了,北京街头到处都有新鲜的冰饮,早期冰淇凌出售,慢慢的,小孩儿用零花钱都可以上街买到一碗御膳房美味。

清宫冰箱

喝·酸梅汤

除了甜碗子,慈禧还有另一心头好,《庚子辛丑随銮纪实》说:“辛丑在陕度夏,慈禧要吃冰镇酸梅汤,关中天气温热,向无存冰,御膳房计无所出。”可见慈禧对酸梅汤的爱。

在清代还是全手工制作,与现如今味道口感自然大不相同,这便是另一道御膳房美味,它经清宫御膳房改进后传入民间,祛痰止咳,清凉解暑。后来北京城随处可见售卖的摊贩。

青铜小碗一枚,清凉去暑气。“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郝懿行《都门竹枝词》里面则讲述了另一番场景的市井气酸梅汤。

“北京夏季凉饮,以酸梅汤为佳品。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有一种说法说,这酸梅汤是从元朝末年就有了,还有一种说法说这酸梅汤是为了给乾隆皇帝找到一款替代酸汤子的饮料,助消化,解荤腥,御膳房经过一番周折后终于研制成功的消暑饮料。

不管它的起源如何,酸梅汤反正是慈禧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

北冰洋的大前辈·荷兰水

清代后期从欧洲传入了一种影响深远的饮料,后来改良版的北冰洋,最初那时候叫它,荷兰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汽水。

1876年,清人葛元熙在《沪游杂记》里,曾提到晚清时上海卖汽水的情景:“夏令有荷兰水,柠檬水,系机器灌水与汽入于瓶中,开时,其塞爆出,慎防弹中面目。随到随饮,可解散暑气。”再后来才有了可乐,再再后来,有了北冰洋。

游·西山、承德、下江南

当然,清代皇帝的避暑“攻略”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浩浩荡荡的搬家。

从紫禁城搬到圆明园,从北京搬到承德。

去年的夏天你在哪里?如果这个问题有点实在难以回答,那么小时候人人都打卡的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几乎和北戴河一同形成夏季周末的两大不二选择,人生中的第一次海边日出,人生中的第一次骑马,人生中第一次自驾游,人生中,第一次知道回忆与思念的滋味。

当然清代的皇帝中有这么一位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盛夏,也不忘下江南,乾隆皇帝。

当然乾隆六下江南不单单为了江南美景,乾隆皇帝自己曾言:“南巡之举,岂仅为山水观览之娱?”六次南巡,体察民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清代扬州大兴水利,水利设施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或沿用着原来的名称,这与乾隆南巡是分不开的。乾隆一开始就十分注重河道工事,效仿康熙治水六次南巡,治理长江水患,利用黄河水利,体察民情。

乾隆还有哪些江南往事?清宫里的阿哥们暑假放几天?哪几位皇帝怕热到一年只在紫禁城待一百天不到?

听见古典之美,跟文人雅士一样,给生活注入古韵浪漫。《时尚旅游》“新古典生活”系列音频内容已在喜马拉雅正式开播(@时尚旅游NGT),首邀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演员,礼仪指导,《甄嬛传》中温太医的扮演者张晓龙老师作客现场,跟大家聊聊清宫里怎么过暑假。

当然,张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暑期度假推荐,你想知道张老师喜欢去哪里度假吗?

转发与好友一起收听清宫暑期度假指南

听名家讲万千风雅,取一二聚浪漫人生,《时尚旅游》“新古典生活”,下期再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end-

你对暑假的记忆有哪些?

通过留言和评论分享给我们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动动手指

点击右下【在看】吧~

YouMayAlsoLike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唐山为什么这么值得吃?

浙江人必经的一道坎:喝李子园发现没吸管

我们在指尖,为你珍藏了一整个武汉的春天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