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4 07:22:46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在历史上,毛泽东创建了新中国;在诗词上,毛泽东同样留下了诸多名篇。
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他的诗词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间,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从第一次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随着时间变迁,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春光景色,也许会在更迭中变得更加美丽。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秋色壮美,毛泽东的胸襟更是壮阔。
而立之年的毛泽东,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对中华的情怀镌刻在山川江河上;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茫然中又展露了多少风骚与苍凉。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悲观的人眼中,秋天是萧瑟悲凉的,可在如毛泽东一般乐观的人眼中,秋天是壮美无限的。那层层红叶,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
人生就该如此,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叹老吟悲,荒废岁月,而是为了心中所想,只争朝夕,越是艰难越向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曾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也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长空浩大无涯,归雁鸣哀,天地间一片凄婉冰凉的景致,顿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
同是悲凉的景致,在别人笔下是一副萧瑟凄冷,主席笔下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依然豪迈。
山不就我,我便开山;水不就我,我便平海。所谓豪迈,便是如此。
柳亚子赞毛泽东诗词:
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青年毛泽东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红军时代毛泽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征时期毛泽东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晚年毛泽东
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作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这种大美,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豪迈气派。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气,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投身和主导的革命伟业刚刚起步,尚未经历太多的坎坷、体验太多的磨难,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明净、清朗、纯粹,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情怀。
即将导演历史大剧、问鼎神州大地的青年诗人纵目天下,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这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画卷,是意气盎然、生机勃勃的青春画卷,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许的历史画卷!
二是悲悯情怀。毛泽东虽然是一个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千锤百炼的巨人,却从来没有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最让他揪心动容的是百姓的苦乐悲欢。
得知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会难过得流泪;听到某地根除了某种传染病,又兴奋得失眠。
在遵义会议顺利结束、红军取得战略上主动地位的有利形势下,呈现在他面前的景色却是: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落日西下、万山红遍、让无数文人墨客倾倒折服的壮丽景观,在毛泽东的眼中却像是遍地鲜血,令人触目惊心!那个时候,他想到的一定是牺牲在刑场上的一个个亲人,是倒在血泊中的一批批战友,因此心潮起伏、心绪苍凉。
三是宏大气象。如果说豪迈气派反映的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质地,那么宏大气象说明的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容量。容量有多大呢?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座座顶天立地的磅礴大山蜿蜒起伏,犹如温顺细碎的浪花、轻轻一握的泥丸——这是他精神世界的空间包容度。
30岁离开湖南、奔向革命风暴中心的时候,就写下了: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以这样的决绝气势抒写自己改造旧中国的信念意志。
从此,诸如昆仑、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国、长城之类的宏大词汇就成了他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关键词。
毛泽东的诗词里,隐藏中国历史节点的密码,不仅仅是诗词,读诗即读史!
诗词社区
诗友们大家好!为了方便大家交流诗词,我们特地建立了诗词社区(如图所示消息菜单)!大家可以每天到诗词社区分享你的日常,和诗友们一起交流!
—回复“早安”,开启一天的新生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本期编辑:译史君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