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决胜千里——长征路上的国共对战

发布时间:2020-07-05 09:21:00来源:凤凰卫视

两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毛泽东

1934年到1935年间,正是蒋介石最风光的日子,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征讨了冯玉祥,阎锡山,驱逐了汪精卫,胡汉民,招安了张学良,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结结实实坐到了最高权力的宝座上,并两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然而表面风光之下暗潮汹涌,一方面各地军阀虎视眈眈,内患未除;另一方面日军悍然发动918事变,外患又起。在这内外交困的夹缝之中,一股新兴的红色势力,就像星星之火,从中南大地渐渐燎原。那个时候的蒋介石,可谓殚精竭虑,步步为营,“攘外必先安内”,除了要控制拥兵自重蠢蠢欲动的各地军阀以外,还要压制日益坐大的中共势力。

趁着中原大战胜利的东风,蒋介石接连进行了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行动。

▲第五次围剿中的蒋介石

这段时间,也正是中央红军最艰难的日子,曾经连续四次成功击退国民党围剿的中央红军,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遇滑铁卢。这支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的红色武装陷入了自成立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为了避免与蒋介石的50万国民党军队遭遇最后的决战,1934年10月10日,八万六千名中央红军乘着夜幕撤出江西苏区,悄然踏上了未知的西征之路。

▲国军围剿中央苏区

从此,千里长征路上,蒋介石和他的对手毛泽东短兵相接。蒋介石亲自坐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调兵遣将,踌躇满志,想要借第五次围剿胜利的东风,将中共红军全歼在湘江东岸。

湖南境内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为惨烈也最为关键的一仗。蒋介石亲自督阵,志在必得,但还是没能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红军得以撕开重兵防守的第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突围后的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突围湘江

这几乎没顶的绝境,直接导致了红军内部对王明和博古军事路线的质疑。已经坐了两年多冷板凳的毛泽东,提出放弃原定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贵州进发,终于获得了周恩来等大多数红军决策层的支持。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终于重新回到领导岗位。

▲遵义会议

毛泽东已经获得中央红军上上下下官兵的支持,得以施展他那出神入化的运动战术。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将蒋介石40万大军甩在后面。蒋介石才明白大势已去矣。

毛泽东曾自豪地宣布: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红军强渡金沙江

有趣的是,当时怀着一石二鸟野心的蒋介石本人,幷不认为他围剿红军的行动是失败的。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晚年就说过:“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

不过,历史并没有给这个所谓的统一更多的时间。当时春风得意的蒋介石万万没想到,中国共产党,这个在绝境中幸存的红色火种,会如此迅速地以燎原之势燃遍全中国,最终成为他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的掘墓人。1949年,经过国共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彻底败在他的对手毛泽东手里,仓皇败走台湾,从此再也没有踏上中国大陆一步。此时,离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取得成功,迫使中央红军踏上万里长征路,刚好整整15年。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星期六晚21:40

凤凰卫视中文台《皇牌大放送》

《决胜千里——长征路上的国共对战

敬请关注!

编辑:张专、栗唯

推荐阅读:

·

·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