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汽车 文章内容

那些终将逝去的传统明星车型

发布时间:2020-07-07 12:20:32来源:建约车评

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快来吧,亲

商业总是残酷的,当一件产品不再符合市场需求、不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再满足时代的变化,它的结局必将是走向灭亡。

甲壳虫、宝马i8、林肯大陆、辉腾、大众捷达、丰田普拉多……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却终抵不过时代的洪流,成为永久的回忆。

在它们当中,有些曾为车企带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销量,风光无限;有些虽销量不济,却也以独特的定位和造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整个传统汽车产业的危机加剧,销量不断下滑又遭遇全球疫情的重创,为了保命,车企开始控制成本、大幅缩减车型数量,狠心砍掉曾经的明星车型,抛弃所谓的情怀,转向生产当下更受市场欢迎、更能带来真金白银的车型。

与此同时,一场风暴正在席卷整个汽车工业。伴随着电动智能化浪潮,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各大车企开始规划停止生产燃油车的日期,大众集团甚至已经开始将生产了上百年燃油车的工厂完全转为生产电动车。

越来越多的燃油车开始为代表着未来的智能电动车让路。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终有一天,所有燃油车都将成为历史。

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大批的燃油车将会面临停产的命运,彻底完成他们的使命,与这个时代做最后的告别。

一场繁华终将谢幕,而新的力量正在崛起……

一代经典甲壳虫的命运,折射出了大众这家汽车巨头当下遭遇的挑战的和转型的决心。

2019年7月1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缓缓驶下大众汽车位于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的生产线。

这辆诞生于1938年的汽车界“活化石”,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300万。

甲壳虫不仅是很多消费者的美好回忆,对大众集团更是意义非凡,它是这家当前全球销量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进入汽车工业的起点。

1972年,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超过了福特T型,创造了新的生产纪录。然而,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甲壳虫的销量开始断崖式下跌。

来源:好奇心日报

英雄终将落幕,走到生命尾声的甲壳虫已经无法再为大众集团贡献力量,反而成为拖累。

曾经年销量超过百万的甲壳虫在2016年仅卖出2万多辆,创下大众品牌汽车单一车型销量的新低。

2018年,甲壳虫在美国销量1.4万台,在中国全年共售出5670辆,仅相当于朗逸这一个车型一个月销量的四分之一。

也正是在这一年,大众宣布将在2019年彻底停止生产甲壳虫。

2018年走马上任的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对整个集团的未来忧心忡忡,他认为大众集团必须尽快将营业利润率提高到8%,才能保证长足发展。

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迪斯需要让大众品牌的每一款车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利润。

面对甲壳虫的谢幕,迪斯没有留恋,他坚决地回应:“一味追随传统不能保证我们能存活下去。”

如果在汽车产业的“和平年代”,甲壳虫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然而,此时的大众集团将砸下330亿欧元以实现电动化转型。

显然,这些钱不是大风刮来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砍掉非营利车型、剥离非核心业务……一切“情怀”此时都要为现实让路。要生存还是毁灭,对迪斯来讲,并不需要犹豫。

2016年,彼时还是大众品牌总裁的迪斯亲手“杀死”了大众旗下的另一款名车——辉腾。

辉腾倾注了费迪南德·皮耶希的满腔热血,皮耶希从90年代升任大众集团掌门人后,就开始了这项宏伟的计划——生产最完美的车。

皮耶希为辉腾定下了很多苛刻的性能指标,甚至专门在德累斯顿为其建造了一座“玻璃工厂”,并坚持97%的手工打造。

正是皮耶希不顾一切追求完美的精神,让辉腾成本居高不下,在14年的生命周期内,辉腾仅卖出84235辆,平均每年6000辆左右。

据悉,辉腾的单车盈利能力为负2.81万欧元,换句话说,每卖一辆车,大众就要赔2.81万欧元。自2002年量产以来,仅辉腾一个车型就给大众集团带来了20亿欧元的累计亏损。曾有欧洲权威机构将辉腾评为欧洲最赔钱的三款车之一。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在皮耶希的保护之下,这样一款赔钱货竟然从不换代地坚持生产了14年。

曾经财大气粗的大众或许尚有闲钱满足皮耶希的任性,但如今,大众的每一分钱必须用在刀刃上。

由此,辉腾在极为看重利润的迪斯手里,迎来了生命的终结。

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在辉腾停产之后,德累斯顿玻璃工厂经历了1年的改造,从2017年4月开始转而生产一款电动车——e-Golf。

如果说甲壳虫和辉腾的停产是大众向情怀和传统的彻底告别,i8的停产则是宝马向自己“并不理智的超前”告别。

2020年6月11日,最后一辆宝马i8驶下宝马德国莱比锡工厂的生产线,这款生产了6年的宝马i8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正式停产。

对宝马及新能源行业而言,i8都是一款划时代的作品。

莱比锡宝马工厂负责人Hans-PeterKemser表示:“该车还体现了宝马向新能源车领域的转变,其里程碑意义是其他车型无法取代的。同时,该车也为目前宝马旗下所有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奠定了基础。”

这款在2014年上市的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超跑,几乎是最新技术的综合体,全碳纤维的座舱、激光大灯、蝴蝶门,同时也拥有着高达200万人民币的售价。

六年内,i8的销量为20500辆。作为一款超跑,这样的销量可以算是中规中矩,但也足以让它摘得“世界上最成功的的插电式混动跑车”的头衔。

在宝马的产品序列里,i8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其动力总成、碳纤维座舱等系统几乎都是独立的,其它车型无法复用,而i8的价格也注定其无法成为走量的车型,导致i8的成本极高。

而此时的宝马,已陷入四面楚歌。

2019年,宝马全年营收1042.1亿欧元,同比增长7.6%,然而,宝马的净利润却仅为50.22亿欧元,相比2018年的70.64亿欧元,同比下滑达到28.9%。

不仅如此,宝马还需要加大电动车方面的研发投入。2019财年,宝马集团所支出的研发费用高达59.52亿欧元,同比增长了11.9%。为了快速实现行业转型以及推动未来出行,宝马计划到2025年,在研发方面继续投资超过300亿欧元。

一面是利润的大幅度缩减,一面是不得不撒出的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马2019年初就提出了在2022年实现120亿欧元的成本削减计划。

此外,宝马还计划淘汰一些车型,并将研发时间减至此前的三分之二。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Peter)表示:“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快速转型,如果我们要继续推动变革,持续的高利润率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传奇车型i8被宝马手起刀落,忍痛割爱。

甲壳虫、辉腾和宝马i8,虽然在定位、价格、销量、寿命长短等方面完全不同,但却都因为企业抵御寒冬、削减成本和转型的需求,最终迎来同样的命运。

在全球汽车产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这样悲惨的故事纷纷上演……

就在7月2日,林肯宣布将终结大陆轿车产品,到2020年底林肯大陆将停产。林肯大陆停产以后,林肯将不再保留轿车产品线,未来专注于更受市场欢迎的SUV车型。

从此,林肯旗下将再也没有轿车产品,只有冒险家、飞行家、航海家和领航员组成的SUV产品线。

林肯大陆停产的原因一方面是缩小产品线,向更能带来利润的车型聚焦,另一方面是要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转向纯电动汽车。

林肯的计划是于2022年年中推出一款纯电动SUV,基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的电动平台打造。

林肯的母公司福特,正在“救火队长”韩铠特的率领下对旗下的明星车型进行一场更大规模的“屠杀”。

2019年4月,福特宣布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惊的决定,将在北美停产除“野马”以外所有的轿车,包括嘉年华、福克斯、蒙迪欧、金牛座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车型,将悉数消失。

到2020年,福特在北美的产品组合中近90%将是皮卡、SUV和商用车型。

此外,福特将在2022年之前投入110亿美元研发电动车,其中包括一个专属的电动车平台。

无独有偶,福特的难兄难弟通用,在2018年宣布,2019年将在北美市场停产别克君越,凯迪拉克CT6,凯迪拉克XTS,雪佛兰Impala,雪佛兰科鲁兹和雪佛兰Volt六款车型,相当于退出了北美的轿车市场。

与此同时,通用关闭在北美、加拿大以及韩国等地的八家工厂,裁员1.4万人,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年底,全年成本降低约60亿美元。

而与以上的车型不同的是,一些备受欢迎,并依然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车型仍难以躲避悲剧的降临。

2020年6月23日,一汽丰田最后一辆普拉多走下生产线,这款车型还有一个更为耳熟能详的名字——丰田霸道,是无数越野爱好者的DreamCar。

该车型在上市以来的17年间共生产34.67万辆,即便在停产之前,也在42-70万元车型中排名位列前十名。

然而,6月22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

此次修改明确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2021年及以后,对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一定要求的,允许其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50%比例向后结转,有效期3年。

拥有超大排量和11升以上综合油耗标签的普拉多,已经难以满足双积分的要求,让一汽丰田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国六排放标准的压力,普拉多最终走向了停产。

这些纷纷走入历史长河的明星车型令人唏嘘不已,但这仅仅是暴风雨降临的前夜……

2019年4月,大众、宝马和戴姆勒三家德国车企巨头的掌门人举行了电话会议共同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德国汽车业的未来将属于电动汽车。

这个看似简单明了的共识却意味着一场腥风血雨的降临:在德国这个燃油车的诞生地,它的缔造者们将要集体扼杀燃油车。

2020年6月26日,大众集团德国茨维考工厂的最后一台内燃机车型下线,该工厂将从100%生产内燃机汽车转向100%生产纯电动车型,第一款将要生产的纯电动车就是大众来自MEB平台的首款车型——ID.3。

这座年龄高达116岁的工厂,由此彻底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

为了改造这座工厂,大众的投资总额约为12亿欧元,目标是2020年生产10万辆电动车,从2021年起每年生产33万辆电动车。

茨维考工厂只是大众彻底向电动化转型的开端。

从2017年11月开始,大众宣布对分布在全球的燃油车工厂进行改造,总投资269亿美元。2022年之前,大众将在全球范围内落成8座MEB工厂,其中德国4座,捷克1座,美国1座,中国2座。

这些新能源工厂正在毫不留情地吞噬大众旗下燃油车的领地。而这一切的布局都在为大众向智能化转型的最终目标铺平道路:2026年,大众将推出最后一代燃油车产品,2040年,燃油车将会逐步退出大众汽车集团的产品组合。

届时,千万辆纯电动汽车将取代如今大众集团旗下的燃油车型,行驶在大街小巷。

在这场“扼杀燃油车行动”中,“后进生”宝马和奔驰同样没有手软。

宝马集团的计划是,在2021年宝马在欧洲销售的车辆中将有25%为新能源车型,2025年将为三分之一,到2030年将占比一半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到2030年,宝马旗下的一半燃油车型将会消失,宝马并没有透露哪些车型将会率先被消灭,但这已经不再重要。

戴姆勒的计划是,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将占戴姆勒汽车总销量的50%。而到2039年,戴姆勒-奔驰所销售的所有乘用车中,将不会再出现一辆燃油车。

大洋彼岸的另一端,通用和福特成为难兄难弟,在特斯拉的巨大光芒之下艰难转型。

通用计划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届时在中国市场,通用旗下的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全部车型都将实现电气化。

福特为了加快电动化的转型,不惜向大众付钱,共享大众的MEB平台,并计划从2023年开始的六年时间里,在欧洲交付超过60万辆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

在中国市场,福特将在2025年年末推出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电动车车型。

另一家巨头丰田的计划是,到2025年,丰田旗下车型都将采用电驱动(至少是混合动力)。

由此看来,2025年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大批车企的电动车型涌向市场,燃油车的份额将被极大地挤占。

不仅如此,电池价格的持续下降和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将使电动车的性价比全面超过燃油车,更关键的是,电动车将在智能化的体验方面对燃油车造成碾压。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曲线将不会是缓慢下滑,而是断崖式跌落。

是时候与陪伴人类长达一个世纪的传统燃油车进行一场彻底地告别,然后毅然决然地走进下一个时代了。

此时,更激动人心的明星产品已经站在舞台中央。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日,特斯拉在美国发布了全新的车型Model3,基础售价3.5万美元,并承诺于2017年末开始交付。

Model3发布后的24小时内,特斯拉收到了18万份订单,并在一个月之内,预定量达到了37.5万辆。

尽管先后经历了产能地狱和交付地狱,但这些都无法阻止这款划时代产品的最终崛起。

2018年第三季度,饱经磨难的Model3销量终于一飞冲天。

2019年9月份,Model3美国地区交付量达到24040辆,单款车型销量超过了BMW2+3+4+5系和奔驰C/CLA/CLS/E-Class销量之和。

2020年6月10日,特斯拉登上全球市值第一汽车企业的宝座,Model3功不可没。

2020年6月30日,特斯拉股价上涨至1079美元,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

Model3将智能电动车这一新的品类,带入了大众市场的时代。

而在中国市场,本土的智能电动车型正在崛起。

对于蔚来汽车而言,ES6无疑是一款将这家企业挽救于危难之际的关键车型。

自2019年6月启动交付至今,蔚来ES6累计交付了23144台,已超过比它提前一年交付的ES8的交付总量(22938台)。

2020年1—5月,ES6稳居纯电动SUV上险量排行榜第一名,并且超过第二名将近4500辆。

不要忘了,蔚来ES6的起售价已经达到35.8万,和BBA的同级别SUV车型价格不相上下。

理想ONE是另外一款明星车型。

今年1—5月,理想ONE累计销量达到7666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排行榜中仅次于宝马5系HPEV(8212辆),并在2020年上半年的各月中,与宝马5系HPEV轮番抢占第一名的位置。

2020年6月16日,理想汽车在开始正式交付六个半月之后,达成了累计交付10000辆的小目标。

理想汽车也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成功将车型卖到30万以上的车企。

如今,王兴已经成为理想的最重要的PR。不仅如此,在王兴的带动下,互联网圈的大佬们已经纷纷拜倒在理想ONE的轮胎下。

罗永浩也在5月份购买了理想ONE,并在微博上疯狂为理想汽车打Call。

刚刚开始交付的小鹏P7是另一款值得期待的产品。

这款车有着时尚的外观;后驱超长续航版NEDC续航可达到706km;风阻达到0.236,优于ModelS的0.24;搭载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采用了英伟达的超级自动驾驶AI芯片Xavier,这是全球第一款搭载该芯片的量产车型,并且专门为中国路况量身打造的自动驾驶算法……

这款在外观设计、性能、续航里程、智能化等方面都可圈可点的产品,将与Model3展开正面竞争。

这些新兴的车企,在产品定义上有着更深入的思考,能明确的定位用户群体,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更为核心的是,他们在真正打造属于下一个时代的智能化产品。

这些产品,将成为汽车工业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结尾

与燃油车时代的明星车型次第离开舞台相对,智能电动时代的新明星车型正在陆续崛起。

燃油车时代的终结虽令人唏嘘,但这一切不过是在为科技和未来让路。

越来越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车型将源源不断地驶出生产线,驶向大街小巷。人类的出行和生活,将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建约车评》出品

正在售卖

本报告核心描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科技,在1年、4年和10年等维度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汽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为大汽车科技产业从业者的战略、产品、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简介请点击:

招聘

1.人品好,三观正;

2.极强的进取心;

3.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心态极度open;

5.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