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8 20:21:58来源:宝宝树
生命最初的1000天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宝宝一生的健康。特别是对于过敏这件事儿,早期一旦开启过敏历程,宝宝就很有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的过敏症状,伴随终身。
过敏无小事。为提升大家对过敏的认知,世界过敏组织(WAO)于2005年将每年的7月8日定义为“世界过敏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跟大家一起聊聊宝宝过敏那些事。
哪些症状说明宝宝过敏了,
你知道吗?
说到过敏,宝爸宝妈们可能不陌生,但对过敏反应,可能就一知半解了。
过敏反应,其实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对天然无害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新生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够成熟,是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打个比方,如果说宝宝的免疫系统是守护的卫兵,当外来物质进入的时候,由于宝宝发育不完全,免疫系统“作战”经验不足,可能会把无害的物质判定为敌人,从而引发了身体一系列的过度反应。
宝宝过敏的主要表现有:皮肤红疹、经常打喷嚏或鼻塞、便便异常、经常放屁、频繁吐奶、经常揉鼻子或揉眼睛等。
再严重一点的过敏甚至会表现为水肿、腹泻、便血、哮喘等症状。
所以,当宝宝遇到上述这些情况,爸爸妈妈们在找原因的时候,千万不要漏掉过敏这个因素哦。
这些都会增加宝宝过敏风险!
你家娃中招了吗?
过敏症状已经清楚了,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宝宝过敏呢?
其实,宝宝过敏与很多种因素都有关系,比如遗传因素、新生儿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等等。
①遗传因素1:
遗传是宝宝过敏最主要的因素。
宝宝遗传的不仅仅是你的盛世美颜,也很有可能是你的过敏体质!
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性疾病,宝宝的过敏概率会高达60~80%;父母一方有过敏病史的,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会升高到20~40%。
那父母双方都没有过敏史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并不!
即便父母都没有过敏史,孩子仍然会有15%的几率会出现过敏。
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才是王道。
②孕期和分娩因素:
根据研究显示,如果在孕期使用抗生素或者解热镇痛的药物,婴儿患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会高达1.3倍【参考文献2】;
孕妇周遭的空气环境差,比如二手烟或者有抽烟习惯,婴儿患哮喘的风险直接高达3.6倍【参考文献3】;
频繁使用消毒液,过度清洁的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孕妈的肠道菌群,进而影响到孕妈的免疫系统,增加过敏风险;
没有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儿,其过敏风险增加23%,而对于有过家族过敏史的剖宫产宝宝,过敏风险将增加3倍之多【参考文献4】。
③新生儿自身因素:
新生儿的肠道屏障和免疫系统不够成熟,肠道屏障功能还比较薄弱,大分子的抗原易进入;宝宝在婴儿时期,免疫应答不平衡,易引发过敏;
如果是早产儿,那过敏的风险是足月宝宝的2.5倍【参考文献5】。
④喂养方式:
喂不对,宝宝也容易过敏:母乳喂养是预防过敏的关键,出生3天内添加过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过敏风险,是出生3天内未添加宝宝的1.4倍【参考文献6】。
新生宝宝应该如何喂养,
实现预防过敏?
如何做好宝宝过敏防范。下面要划重点啦!
首先,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母乳喂养是最佳的过敏预防措施。【参考文献7】原因如下:
1)母乳的蛋白质组成不易致敏的,来源于母乳的蛋白质为婴儿的同种蛋白质;
2)母乳中存在蛋白水解酶系统,可以将母乳中蛋白部分分解成小分子,降低致敏性更好消化吸收;
3)母乳含有有益菌,可以帮助宝宝形成健康微生态,促进免疫系统成熟。
母乳喂养确实是最佳选择,但是万一宝妈遇到奶水不足或是不在宝宝身边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发生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应该及时咨询医生确认宝宝的乳蛋白过敏风险,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引下,可以选择经临床验证有效预防过敏的部分水解牛奶蛋白配方。
部分水解牛奶蛋白配方通过酶水解工艺,切断完整牛奶蛋白大分子中容易引起过敏的部分,变成低敏的好吸收的小分子,帮助降低过敏风险【参考文献8】。
有的配方粉还会添加一些益生菌,这对帮助宝宝形成健康的肠道微生态,促进免疫成熟,降低过敏都有很好的作用【参考文献9】。
部分水解配方降低过敏风险的效果如何,临床研究是唯一的试金石。所以宝爸宝妈在选择部分水解配方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选择有权威临床研究证实有效降低过敏风险的配方粉哦。
有的妈妈会担心: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的营养够不够呢?
部分水解只是通过水解技术将完整牛奶蛋白大分子变成小分子,而不会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就像将大馒头直接喂给宝宝可能容易噎着宝宝,那我们就掰成小块喂,而不会影响馒头的营养。
配方粉的营养够不够还要看整体的营养素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凡是获得配方注册批准,在包装上标注配方注册号码,无论是特医(TY)还是普通婴配(YP)都能满足罐体标识的适用年龄婴幼儿的全部或部分营养需求(因为宝宝6月龄以上是需要额外添加辅食的)。
以上关于宝宝过敏防护的知识,大家都get到了吗?
希望各位宝爸宝妈们都能重视过敏预防,了解过敏风险因素,识敏有招,防敏有道,给宝宝更多的保护,一起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BergmannRL,etal.ClinExpAllergy.1997Jul;27(7):752-60.
2.CJCJCFEB.2016.Vol24.No.2
3.MetsäläJ,etal.Epidemiology2013;24:303–309.
4.HussK,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01Jan;107(1):48-54.
5.SardeckaI,etal.AllergyAsthmaProc.2018;39(6):e44-e54
6.MariniA,etal.ActaPaediatrSuppl.1996May;414:1-21.
7.Dallasetal.JMammaryGlandBiolNeoplasia2015;
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过敏预防知识手册】
9.Cuello-GarciaCA,etal.WorldAllergyOrganization-McMasterUniversityGuidelinesforAllergicDiseasePrevention(GLA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