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8 21:21:04来源:车市红点
实际上,截至目前,全球的疫情仍在蔓延……
2020年整个上半年,新冠肺炎病毒如同“撒旦”之手,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并由此造成了全球经济的激烈震荡——而且历史上从未有过覆盖面如此广,且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疫情影响。
全球汽车遭到重创
截止到6月份,全球汽车企业受疫情影响仍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从美国、日本到欧洲等大部分汽车企业的生产仍未恢复。与此同期,全球汽车的销量也持续处于低靡状态,用行业内人士的一句话来说:“今年疫情导致的销量,相当于全球汽车销量中减掉一个欧洲市场!”
来源于中汽协的数据显示:5月份欧盟的汽车注册量,几乎全线接近“腰斩”,仅有极少数品牌下滑幅度在20%左右,其他品牌下滑均在30%以上,甚至部分品牌的同比下降接近了90%。
与此同期,日本五月的汽车销量,虽然相对欧洲市场略好,但总体也是一片惨淡。
而另据凤凰汽车的消息:二季度美国市场通用销量大约下滑34%、福特销量下滑33%、FCA销量下滑了39%、大众品牌销量下滑29%、奥迪品牌销量下滑35%、宝马下滑40%、现代汽车销量下滑24%……更为关键的是,目前美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整个市场尚未出现转暖的迹象。
其他区域市场,包括俄罗斯、印度等在内,普遍下滑幅度都在20%以上,且转暖迹象并不明显。
中国车市V形反弹之后
在对疫情不同的管控政策和防疫力度之下,全球疫情导致的汽车市场行情,却表现得并不一致——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5月,中国汽车产销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下降24.1%和22.6%,降幅与1-4月相比,分别收窄9.3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
而与其他地区市场相比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从4月份起,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就开始呈现“V”形反弹,4月份产销量分别为210.2万辆和207万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和4.4%,而环比疫情最严峻的2、3月份来说,4月中国车市乘用车销量达153.6万辆,环比上升45.6%,同比下跌2.6%。
实际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虽然包括新车、二手车市场都在疫情期间遭到了重创,但是复苏的速度也很快。
车市红点&红点新能源在与汽车厂家的沟通中了解到,早在4月份开始,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全面恢复了生产销售,虽然业界普遍认为这种复工复产会受到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零配件生产仍未复工),但实际从车企的角度来看,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疫情期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也对车市复苏提供了很多利好政策,包括各地推出的购车优惠和消费券、现金补贴等措施的出台,也为汽车市场的复苏提供了极大助力。
虽然中汽协整个上半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但是从已经收到的各大品牌销售数据来看,基本上各品牌的销量增长也都如预期,例如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吉利汽车销量持续正增长,1-6月总销量为530446辆,完成全年141万辆销量目标的38%,排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1-5月市占率提升至6.88%,较去年提升0.53个百分点……
长安汽车集团6月销量194406辆,同比增长38.1%,1-6月销量累计830992辆,实现同比正增长!
长城汽车6月销售新车82,036辆,同比增长29.6%,环比增长0.2%,再创新高。至此,长城汽车2020年1-6月累计销售新车395,097辆,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强势上扬!
实际上,其他包括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以及合资排名前十的包括日系、德系、韩系、美系和法系汽车,都呈现了销量的大幅回弹,甚至有些品牌销量好于2019年,因此,在刚需仍强劲的宏观背景下,如今的中国车市已经由“暗夜模式”步入了“曙光行程”!
红点观察:被动式大转变
“V”形反弹的中国车市,不代表疫情没有带来改变,实际上,整个市场对疫情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市场营销层面,最容易看到的就是“直播带货”的兴起,而这些手段的更新,也是在疫情影响下产生的被动改变。
另一方面,各大国际整车品牌、全球零配件供应商也都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地区的投资力度,基于对中国市场长期向好,短期快速恢复的两大优势,汽车企业也算是在全球大部分处于疫情“黑夜”状态下,主动“追光”的积极表现,当然,疫情的影响实际并没有完全结束,至少在全球更多地区,危机依然存在,不同之处在于,中国车市和在此的车企们,已经在“危”中找到了“机”!
End.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