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5 18:20:11来源:江西省中医院
产后腰痛
产后腰痛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疾患之一,多发生于产褥期内,其发生率高达50%~80%。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酸胀以及功能活动障碍。
临床表现
产后腰骶部的疼痛、酸胀、乏力,腰部活动受限,椎旁以及骶髂关节处压痛,少数会伴有下肢放射痛、双膝酸软、足跟疼痛等症状。
原因
产后腰痛的发生与生理弯曲失衡,骨盆韧带松弛,腹直肌分离,不良姿势习惯,卧床太久,生理性缺钙,以及产前即有腰骶部疾病等因素关系密切。
如何诊断
1.产后出现腰骶部疼痛甚至腰部活动受限;
2.医生触诊腰骶部有明显压痛点,挺腹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X/CT/MRI可发现腰曲加大,或有轻度骶髂关节密度增高或微错位或椎间盘轻度变性或轻度膨出,或骨性改变不明显。
治疗
据报道,妊娠妇女分娩后半年仍然存在腰痛的比例是5%~40%。即使在产后3年,孕期有过腰痛者依然有20%存在腰痛。因此若患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致使病情迁延不愈,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上产后腰痛的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西医的激素、抗炎药带来的副作用不仅影响刚刚产后身体虚弱的妈妈,还通过哺乳直接危害宝宝;另一方面,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其中,推拿的舒适有效尤为适合经历生产疼痛后的宝妈。
手法治疗
中医的腹部推拿通过调理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在缓解腰痛的同时,可松解剖宫产后导致的疤痕粘连,改善腹直肌分离,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恢复产前苗条身材,让你做一个健康又苗条的宝妈。
动作锻炼
(1)猫腰体操
针对腹横肌、由骨盆前倾、腰椎前弯位
收腹猫腰、促进腹横肌收缩(用腰部顶天棚)。维持5秒、休息5秒、反复10次。
(2)腹横肌体操
收腹含胸、减少腰椎前弯、用腰去压床后收紧肛门、维持5秒、休息5秒,反复10次。
(3)燕式平衡时的腹横肌
在燕式平衡时先收紧腹部后抬手和脚。促进骶髂关节稳定。维持该动作10秒。反复10次。
小贴士
产后妈妈按时休息,不可熬夜;注意腰部保暖,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加衣物;同时选择透气性好的护腰。避免弯腰提重物、俯身抱娃;避免长时间弯腰换尿不湿、给宝宝抚触;找到自己舒服的哺乳姿势。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品,如牛奶、芝麻等,多晒太阳。
针灸推拿康复团队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团队,是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学术创新团队。在“腧穴敏化”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两翼一体”的发展模式,即以痛症(颈肩腰腿痛)、瘫症(面瘫、中风偏瘫、截瘫)为“两翼”的主治方向,以热敏灸、力敏针(推)“一体”的特色技术。同时科室开展了铺灸、脐灸、隔姜灸、隔盐灸、穴位帖敷、火针、浮针、针刀、埋线、自血疗法、放血疗法、小儿推拿、产后康复、运动康复、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心理康复等多种疗法。
本专科临床治疗中风病、腰痛病、面瘫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产后腰痛、小儿疾病(婴幼儿腹泻、便秘、厌食、咳嗽、发热、肌性斜颈等)睡眠障碍、焦虑障碍等多个优势病种。
散寒袪湿、通行气血、增强体质
养生要趁“热”
2020江西省中医院
三伏贴火热预约中……
“冬病夏治”是根据古人“春夏养阳“的原则提出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我院开展“冬病夏治”特色诊疗服务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形成了规范的诊疗方案,今年,医院也将继续整合院内专家资源、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利用院内特色制剂,推广中医特色技术,开展“三伏贴”特色诊疗服务,至今年末伏后借宿,观影大家前来咨询、诊疗。
三伏贴时间
第一伏(伏前加强):2020年7月06日-2020年7月15日
第二伏(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第三伏(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04日
第四伏(中伏加强):2020年8月05日-2020年8月14日
第五伏(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编辑:钟世芳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