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7 16:22:23来源:央视科教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CCTV-10
2020.7.18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甘肃卷静宁篇
静宁篇预告片
据《旧唐书》记载,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成纪县城南迁重建。直至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代名将郭逵在原成纪城废墟上筑治平寨,这片土地才又恢复了生机。治平寨北墙、东墙至今分别残留长约435米、180米的土城墙。
作为集多种文化遗存的复合性大型遗址,2013年,静宁成纪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静宁县陆续制定文化遗迹保护措施,确保现存历史文化遗迹的完整性。
在历史硝烟中感受先辈们的家国情怀
静宁地处“陇口要冲”,占据着西北通往中原腹地的关键位置。在抗击游牧民族的大量战事中,静宁孕育出一代代杰出的武将。其中,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吴玠、吴璘最为当地人称道。
明嘉靖年间,静宁百姓为纪念三位将军的功绩,在县城东郊建造了三忠祠。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奉命西征途中,他还专程来到三忠祠祭拜三位将军,并写下“功固西陲”四个字来激励随行将士。
界石铺见证三军大会师壮举
界石铺素有甘肃平凉“西大门”之称,明清以来,一直有军旅驻防界石铺,夺下界石铺,可通往陕、甘、宁三地。
1935年10月3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属部队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静宁。随后,红军在界石铺庙院召开了群众大会。邓颖超、萧华等登上庙院的戏楼,向群众宣传红军北上的抗日主张。红军的义举和主张深深打动了静宁的百姓,他们随后将戏楼改名为“红军楼”,以此铭记这段光荣的历史。
1936年10月8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界石铺会合,拉开了三军大会师的伟大序幕。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在静宁地区往来穿插、多次会合,界石铺成为红军大会师的‘中心之有利基点’”。
1996年,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静宁县以毛泽东界石铺旧居和红军楼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
2017年,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成为中宣部新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打花鞭”英姿飒爽
在静宁的广大农村地区,流传着一种名为“打花鞭”的民间舞蹈,其雄浑剽悍的舞步动作,畅快淋漓的激情宣泄,在武将辈出的静宁格外受欢迎。
花鞭以木或竹棍制成,分为单鞭、双鞭两种,鞭头通常拴挂小铜铃,首尾用红穗子装饰。每逢佳节庆典,当地百姓都要打一场花鞭以示庆祝。
相传,在秦末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项羽便站立马上,挥舞钢鞭高歌劲舞,舞至酣时,命令士兵折木为鞭再舞。以后,这种舞蹈形式由军营流传到民间,逐渐发展为彩鞭形式,衍化为当地百姓祈神、庆丰年、贺喜事的民间舞蹈形式。
打花鞭的基本动作包括“上击鞭”、“下击鞭”、“仰身旋转鞭”等。表演时,舞者在乐曲的伴奏下,边唱边用鞭子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地面,整个舞蹈刚柔相济,呈现出欢乐、热烈的艺术魅力。
2010年,“打花鞭”入选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静宁县文化部门建立了集实物、图片、影像于一体的打花鞭资料库,确保这项民俗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阿阳民歌的渊源已无法考证,但根据两汉三国时期静宁一带曾置阿阳县,可推测其历史已非常悠久。
阿阳民歌曲目繁多,大致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酒曲四类,其中以小调数量最多,内容多与田间劳动耕作有关。
2000年,静宁县文化馆举办了一场阿阳民歌大奖赛,从中挑选出歌艺精湛的老人组建了静宁阿阳民歌合唱团。
锅盔酥脆可口
静宁县地处陇东,是甘肃、陕西、宁夏的交通要道,也是312国道的必经之地。往来的客旅时常会在静宁小憩或驻足,采购静宁锅盔作为路途中的补给。
相传,大清名臣左宗棠曾率军出兵新疆,经平凉来静宁驻兵,发现大饼气味醇香、不易腐坏,于是购买了大量锅盔,作为行军干粮。
经过烘烤,酥脆的锅盔散发出浓郁的麦香。常与锅盔搭配食用的静宁烧鸡因鲜嫩味美、便于携带,是静宁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
自改革开放以来,静宁烧鸡这一地方特色美食逐渐走向全国,并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产业。2011年3月,静宁烧鸡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春华秋实砥砺前行
为了更好地保护农耕文化传统,静宁县开设了民俗实物展馆,大量实物、图片生动地反映了这片土地农耕文明的兴盛。
静宁的土地以黄绵土为主,富含养分,外加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
为进一步延长果品产业链条,静宁县引入企业,开发了苹果罐头、果汁等衍生项目。通过四通八达的电商销售渠道,种植户们将红彤彤的静宁苹果和其他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014年以来,静宁县在推进特色林果业建设的同时,还将其与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相结合。
大地滩休闲农业观光园就是静宁发展观光农业、高新科技农业的集中区域。
2019年10月,第五届静宁苹果节在成纪文化城拉开帷幕。
葫芦河畔,翻滚的麦浪,吟唱出丰收的喜悦;古老的土地,孕育出累累的硕果。春华秋实,勤劳的静宁百姓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田园童话。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静宁篇》
播出时间:7月18日23:06
监制/闫东主编/刘铭黄丽君
编辑/张兰胡悦刘凌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