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时尚 文章内容

在她面前,顾佳几十万的包有些小儿科

发布时间:2020-07-23 08:21:26来源:八楼象女士

我是白羊座象女士,是喜新更念旧的象女士。

未来的日子,我陪你一起度过。


《三十而已》中,顾佳为了挤进富太太圈子,想尽办法买了一只爱马仕包包,这只六位数的包包是她的敲门砖。

这个片段播出之后,很多时尚博主借此对爱马仕包包做了一个科普,全文主旨:爱马仕是包包界的“皇太后”,有钱都不见得能买到。

很多人被这一片段刺激到了,比如说我妈。

前两天她还发微信吐槽,“花小一百万买个包,还不如去交一套房的首付呢,真是的”。

我妈的反应在我意料之中。生于六十年代的她们,对“钱”是不太有概念的,小时候大家都一样,春节能穿件新衣服已是最大开心事。后来机会多了,有钱人也多了起来,但也仅限于“万元户”。花这么多钱买一个包,于她们而言是打开了世界新大门。

坦白讲,我并不觉得顾佳买爱马仕这一段很震撼。

虽然我没有买过这么贵的包,但工作也有几年了,见过一些奢侈的场面,听过一些奢侈的故事。再加上如今某红书上的“有钱人”那么多,大概了解爱马仕和其他大牌包的价位。我正是传说中的,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

认真回忆起来,真正震撼我价值观的影视剧,是十几年前的那部《穿普拉达的女王》。

这片子2007年在国内上映,那一年我上初中,衣柜里的衣服不是美特斯邦威就是森马,对于国外大牌一概不知。在看到片名之后,我随即打开了百度,在搜索框里打了三个字“普拉达”,那一刻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奢侈品的名字,一件大衣至少五位数起。

《穿普拉达的女王》有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片头,光鲜亮丽女白领在做上班前的准备,洗澡、护肤、化妆、挑衣、穿上高跟鞋、戴上配饰、最后轻轻喷上香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看起来毫不费力,那是我一个每天苦做真题的初中生所接触不到的。

这让我幻想着自己未来有一天也能如此精致,可工作后发现能做到这些的都是神人,哦不,能做到50%的人就已经是神人了。办公室常态是大家戴着帽子和口罩,因为没洗头也没化妆。

影片中的白领,各个拥有偌大的更衣室,抽屉被各类护肤品彩妆填满,随便一样,都可以击中我这个十几岁少女的心。

年少时在纳闷,这些白领是花了多长时间才囤积这么多化妆品的。长大后惊醒,囤积化妆品不需要时间,需要的是金钱。

我人生中第一次大量集中的了解奢侈品牌和时尚就是通过这部电影。

认识了高跟鞋牌子JimmyChoo和ManoloBlahnik,它们会出现在时尚杂志上和女明星的脚上;知道了时尚编辑最爱的牌子是CHANEL,这是每个白领女生的梦想;还有艾米丽即便重感冒也不愿请假的原因是,想在晚宴上穿上那条Valentino……

精致的女白领吃得很少,放眼望去只有女主角安迪敢大肆吃午餐。她疑惑,为什么这里的姑娘都不吃午饭。同事回:因为尺码。当她的尺码从二号变成四号,或者从零号变成二号时,就会自动放下午餐。

而在我到了25岁之后,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深意,那就是人到了一定年纪想要靠运动健身去减肥是很难的,还要加以节食才能稍微见效。我司女同事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办这么贵的健身卡是为了减肥吗?不!我是为了不让体重增加!

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安迪终于时髦了起来,她的换装秀是电影中的高光之处,两秒一套搭配,当季新品,色调和谐。难以形容的视觉冲击力,一直保留到今天。前两天我重新翻出这部电影,看到这一部分还是会目不转睛,这是女孩子最爱的视觉享受。

题外话一句,自从看了这部片子,我一直都想买一件白色的大衣,幻想着自己超级潇洒地走在街上。但现实让我无数次选择放弃,一来白色太不耐脏,对于通勤需要挤地铁的我不适用;二来白色挑人挑身材,哪怕胖一丁点,看上去都像是一只大白熊。

嗯,电影里说的没错,少吃点饭是对的。

除了难以复制的视觉冲击力,还有这部片子揭开的职场真相也撬动着我的价值观。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台词仿佛一把刀子,刀刀刺在每个上班族的心上。当年看的时候只觉可怕,现在重看只想起立为编剧鼓掌。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老板的电话那么重要,父亲远道而来又是安慰又是送钱,就不能和父亲好好吃顿饭吗?

现在我和身边好友仿佛成了安迪2.0,去年爸妈来北京看我,我一边回微信一边带着他们吃某网红餐厅。每个人都说想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然而99%的人分不开,上司发来消息你不可能任由它去。

影片中,安迪和男友、好友一起吃饭,几个人干杯的理由是“为交房租的工作”。小时候怎么会懂,甚至大学没毕业之前都不会有这样的焦虑感,可是工作之后需要租房的那一瞬间,你看到要押一付三外加中介费的那一瞬间,你看到银行卡存款哗哗流走的那一瞬间,只想冲进屏幕和他们一起干杯。

十几年前,《穿普拉达的女王》就有提到过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主编马琳达果敢能力强,却还是止不住外界议论,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有一对双胞胎,她和丈夫感情破裂……

十几年前,影片就在说“如果马琳达是个男人,人们就会专注于她出色的工作,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是非”。

十几年后,我们仍在试图扭正部分人的偏见。

那你说,职场环境有在变好吗?

点睛之笔的台词是这一句,“当你的个人生活化为乌有的时候,那说明你要被提升了”。

我的感受是,“兼顾”是很难的,每一边都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经营。影片中的观点较为绝对,现实中我们一定会有所倾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多,收获也会更多,反之同理。

当年看《穿普拉达的女王》,它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或者说是提早感受到了另一个世界,那里繁华体面,却又暗潮涌动。

一线职场是华丽的,空气中都飘着沁人的香水味。同时其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的提升又是猛烈的,和表面上的光鲜形成了反差。灯红酒绿,快意恩仇。

电影结尾是相对缓和的,安迪去了她梦寐以求的杂志社,离开了这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当年我很喜欢这个结局,也因此更喜欢安迪一分。年少时的我们总是想把清高二字刻在脸上,倘若要出卖灵魂,那必然是选择平凡和贫穷。安迪的选择,戳中了我年少时梦想为大的价值观。

现实教会我做人,26岁的我重看这部片子,认为最好的结局是安迪留在时尚杂志社,每天和Prada待在一起,抛下男友和之前的社交圈。因为恶魔不是谁都能当的,热忱地献上自己的灵魂,也要有人买账。残酷是真,理想是假。

大家心里都装着一个理想,或大或小,可真正抛弃一切去追求的人很少,因为现实告诉我们,更好的未来中不见得装得是最初的梦想。

成年人,最多把不如意装进酒里,半杯就能消化所有,不能也不会再多了。

干杯吧,朋友们。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一个“在看”吧!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