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成年人不敢开口说“我想要”

发布时间:2020-07-31 14:22:29来源:槽值

随着成绩陆续公布,高考这场“人生一战”逐渐尘埃落定。

但另一出重头戏,才刚刚开始:报志愿。

许多父母,甚至替孩子计划到了十几年后:

选一个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去一个热门城市;不要浪费每一分……

无形之中,许多考生选择的已不仅是一个专业,更是默认了一种生活态度:

人生最好的选择,就是按照被规划好的路,一直走下去。

那句代表着梦想的“我想要……”,始终没能说出口。

“有些人二十多岁就‘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纪,他们就活成了自己的影子。”

在Youtube爆火的一则视频中,校长在新生开学仪式上致辞。

他向这些学生们描绘了一幅关于人生的宏大蓝图——

再过两年,你们就会完成学业;

再过三年,你们就会去到自己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再过五年,你们就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你们在座的很多同学会进入世界顶尖公司工作;

然后你们会结婚,买房;

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就会安定下来;

再过十五年,你就三十岁了,你的人生轨迹就会定型。

人生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是一份精确的时间表/YouTube视频

台下的初中生们听得一脸懵懂,却让屏幕外的观众陷入焦虑:

三十岁的人生,跟别人的何其相似。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着固定的事情,仿佛一切都是被规划好的。

沿着老路走,不会出现什么差池,却也几乎没有新鲜有趣的事发生。

想去改变,然无从下手,慢慢觉得生活成为一种囚笼。

即便心态已经失衡,也要天天挤上拥挤的地铁,重复两点一线的生活/《丈夫得了抑郁症》

电影《最后一周》的男主角Ben,曾有一个音乐梦想。

但如今的他,是个普通、安稳的教书匠。

有时候仍会想起“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却依旧老实地延续着已有的日子。

幼时音乐梦想被扼杀后,Ben变成了“脚踏实地”的大人/《最后一周》

Ben不是不努力,也并非没有梦想。他只是习惯了墨守成规,不敢踏出改变生活的一步。

只因为,比起尝试新鲜事物,跟着既定、千人一面的时间表来走,相对安全又很难出错。

麦肯锡前合伙人曾对这种追求“稳定”的行为表示难以理解:

“我发现一流大学毕业生觉得最好的工作就是去中学教书,原因是有编制,有保障,而不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类似的例子,现实中比比皆是:生孩子了就该当家庭主妇,不能再去学跳舞了;学文科就搞点文职工作,不能学计算机了……

这些限制,仔细深究其实经不起推敲。

可不知不觉间,许多人已经默认了这套规则,提前“中年化”,变得按部就班。

201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数据,颇具讽刺意味:被调查的员工中,只有1/3对工作有参与感。

这或许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当下的一些问题:许多人只是在假装热爱、假装投入。

有人依然墨守成规着,按着既定的规则往前走;

也有人正努力挣脱束缚,摆脱标准人生。

“所有改变世界的人,都不是按照世界教导的那样去做的”。

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位“全C学生”。

他名叫Eddy,这样称呼自己,是因为上学时成绩不好,总是得C等,刚刚合格而已。

成绩不突出,按照传统逻辑,是“没有好的前途”的,Eddy自己也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

如果就这样走考试、升学、工作的老路,他的人生,或许也只能得C了。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张商业大赛的邀请函,决定试试。

没想到,从构建想法到付诸实践,商业比赛中的Eddy如鱼得水,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

他从此爱上了参加商业比赛,并且几乎每一场都能获胜。

两年后,有人对他说:“我可以把你的商业模型,变成一家公司。”

那一刻,Eddy猛然意识到,所谓的学术成绩,不过是单一标准,他的人生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你可以换条路走,创造自己的未来。”

后来的故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学业上不起眼、考试成绩平平的男孩,16岁那年便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华尔街日报》曾评论道,Eddy的公司比许多斯坦福、哈佛名校毕业生创立的公司运转得还要好。

在镜头前,他回击了曾经听到的“叔味”说教:

“上高中、获得文凭、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不会成功。”

“如果这是真的,我又怎么会站在这里?”

有人说,世界之所以能够进步,就是因为总有年轻人不那么“听话”,一面做好每一件事,一面又挣脱所谓的完美,努力去“破坏”。

破坏旧的规则,拒绝墨守成规,不听陈词滥调,只为摆脱规训,追求自己的人生。

去年,一名北大毕业生火了:因为他辞掉了写字楼里的工作,去送外卖。

他说,在做出这个选择之前,自己一直过着“假装忙碌”的生活。

“只知道跟着大家走”,看起来每天都有事在做,“其实你都不知道在忙什么,也没有认真想过”。

顶尖名校、高薪、优秀律师……这些标签是嘉奖也是枷锁,让他一直不敢直面真实的自己。

这个近乎决绝的决定,在很多人看来实在不明智。

但对他来说,是一次壁虎式的“断尾求生”:他给自己下了一剂猛药,逼自己打破循规蹈矩的人生轨迹,看清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什么。

跑腿送外卖的日子,更像是一场修行。

他变得健康了、瘦了,像“参加了减肥训练营”;闲暇时间的阅读和思考,让他学会了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他发现,自己找回了人生的主动权:

人生的评价标准,只掌握在自己手里。

跳出社会既定的轨道,不免会受到非议。内心的犹豫和不确定,也会折磨着你。

你也许会承担风险,会面对挑战,会经历失败。

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心之所向。

没有什么可以定义你的人生。

是否真的实现自我,才是最该被在意的。

福布斯曾发布一项统计,人一生中最后悔的25件事:

其中,对自己不够自信、“过着父母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没有去尝试梦寐以求的工作、选择“更实际”的职业而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等,都榜上有名。

最让人后悔的,往往就是“没有去尝试”。

每个人都会有正好适合自己的地方/日剧《四重奏》

当被“标准答案”团团围困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该想想,自己到底希望活成什么样子?

“叔味”的人,把日子过得像程序写好的机器,生活只剩下冷冰冰的单色。

然而这个世界的浩渺远超你想象,你大可以带着满腔热血,去探索、去创造、去改变。

渴望拥抱新生活的你,需要一款打破陈规的汽车,伴你展开新的征程。

智能汽车先导者新宝骏愿成为你的同伴,一起拒绝“叔味”,带着蓬勃的朝气,探索崭新的美好。

穿行在城市人潮中,设计独特、智能互联的新宝骏RC-5,拒绝“两点一线”的单调旅程,满足锐意进取的新青年们,突破教条、表达个性的渴望。

新宝骏RC-5

偶尔挣脱日常的束缚,追寻诗与远方,新宝骏RC-5W(旅行版)特有的宽敞舒适空间,足够装下你放飞自我的“野心”,环抱式尊享座舱,给你爱的家人最舒畅的旅行体验。

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新宝骏RC-5/新宝骏RC-5W(旅行版)陪你一起,抛开偏见,释放自己。

高辨识度的外观,吸睛的星际几何美学,锋利的车身线条,正适合新潮的你。

锐意进取的道路上,它带给你满分驾乘体验,走得更稳、更安全。

新宝骏RC-5W(旅行版)

RC-5/RC-5W(旅行版)搭载L2级智能驾驶系统,为人生征程上的座驾注入灵魂,开启全新的路上体验。

智能驾驶功能,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时刻保持在道路中间,和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方向有把握、灯光全自动,为你的锐意拓新保驾护航。

RC-5/RC-5W(旅行版)引领的,不止是出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智慧互联生态,让轿车不再只是座驾,更是娱乐、放松、掌控生活的空间。

智能APP云端互联,手机即车机,带来更加智能的娱乐享受,随时随地在线的影音体验,给每一段旅途,带来双倍的愉悦。

全新的车家互联功能,为智能生活提供崭新思路。

在车上你就能远程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让美好生活尽在掌握。

RC-5/RC-5W(旅行版),陪你一起,拒绝叔味,大胆拥抱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在追赶梦想的道路上,不落窠臼的你,就是风景本身。

你的汽车,你的人生,都由你定义。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