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吕世浩解读“秦始皇成败”:绝顶聪明的人,一旦走上这条路,便跌入谷底

发布时间:2020-08-06 20:22:56来源:正和岛

吕世浩先生是台湾历史学者。他就读私塾近二十年,师承前清礼亲王嫡裔爱新觉罗·毓鋆。

毓鋆是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受业于陈宝琛、康有为、郑孝胥、王国维、罗振玉、叶玉麟等诸多大儒。因此,吕先生对皇族教育的特殊之处多有体会。

“一般人从小学习历史的方法,便是打开书将人名、地名、年代、事件全部背诵下来。

而皇族学习历史的方法,却是要求当你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时,请把书立刻合上,细思如果自己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

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败之间的原因何在?”

此次,吕先生欣然命笔,为正和岛读者解析“秦始皇的成与败”。

本文去掉一切繁琐的史学考证,直击要害,希望能对大家在领导实务上有所助益与启示。

(本文摘自正和岛《决策参考》,详情见文末)

作者:吕世浩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

编辑:孙允广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六六

著名作家、编剧

推荐语:

自2013年在中欧听吕师的人文课《秦始皇》起,我追随老师学习国学已有七年。吕师开的每一门课我都报名了。

吕世浩老师在课堂上将每一个留名青史的人物栩栩如生接引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遭遇的境况,都在历史上反复出现。我们的智慧既没有空前也不会绝后。每一年都不会是最好的一年,也不会是最坏的一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吕师以独有的中国思辨方式,带领学生在历史长河中自由穿行,与圣贤先师会晤,为千秋万代传承。

秦国在制度上的成功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子兵法》

在战国初年,秦国原本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第一强国。

后来历经惠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一百多年的努力,才有了秦始皇的统一天下。

商鞅变法,不仅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于他将原本由血缘来决定利益分配的制度,改为由能力来决定利益分配。

简单地说,就是“能者上,不能者下”,这一点让所有个人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也带来了组织执行力的强大。

令人好奇的是,当时六国皆有“布衣卿相”的出现,奉行这种政策的其实不只秦国,后世的王朝大体也延续这种政策,为何都不能像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那样成功?

如果我们比较秦国和后世的制度,就会发现其间差别的真正关键,在于《商君书》所说的“利出一孔”,就是让属下面对问题时,除了“完成任务”之外,没有任何选择。

法家认为,人的选择越少,执行力就会越强大;人的选择越多,执行力就会越差。

试想,如果长官告诉第一线冲锋的士兵,他其实可以有十种选择,那么这只军队的战斗力会如何?

在法家看来,天下人所作所为不过就是为了得利,因此只要把其他能够得利的孔道全部堵死,只留下一个能够得利的孔道,这个孔道就是上级想要下级去做的事情,这样下级就会争先恐后地去从事它,执行力保证强大。

那么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全国人民一切地位享受都由军功决定,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商鞅在秦国重新划分了二十级爵位,除君王外每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房屋、奴隶还有衣食享受,全部根据爵位等级决定。

而一旦建了军功,征服了新的疆域,秦国就将土地分给有功之士。有越大的军功,就有越高的爵位,得到越多的土地。

因此让秦国人民具有最强大的执行力,如《商君书》所说:“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在秦国,即使你家财万贯,但没有爵位,就不能住大房屋、穿好衣服,也不能拥有大量的土地。

更狠的是,即使你父祖都是宗室贵族,只要没有军功,你就不能名列宗谱之中,自然也就不能继承父祖的财富地位。

说得更清楚一点儿,商鞅断了秦国所有任何不思进取之人的后路,让他们只能按秦国安排的道路奋力前行,否则就会被国家淘汰。

这确保了组织和个人的的利益是一致的,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这就是秦国强大的秘密。

古今所有组织间的竞争,从企业到国家,除非已经到了足以降维打击的层次,否则决定胜负的关键从来不在于理论的高深,只在于执行力的强弱。

这就是历史上,野蛮为何往往战胜文明的关键。

然而这样的制度虽然带来强大的执行力,让秦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却也有着严重的问题,造成了日后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在个人上的成功

“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人物志》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执行力凌驾于六国之上,百余年间持续取得了一连串的军事胜利。等到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即位时,秦国版图已接近天下之半。

但除了制度上的因素外,秦国之所以能在始皇时代完成统一天下的空前伟业,这和秦始皇个人的特质也有着直接关系,从他生平的两个故事,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秦王政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父亲是秦国派到赵国的人质,因此小时候倍受欺凌。

他回秦国后不久便即位为王,秦始皇即位的时候几岁?十三岁,在今天不过就是初中一年级的孩子。

当时秦国虽是天下第一强国,但国家的政权却在权臣吕不韦和太后的情夫嫪毐手里。

等到他二十二岁亲政之后,便平定了嫪毐的谋反,又铲除了吕不韦的势力。

由于嫪毐的谋反背后有着太后的支持,被理应是跟自己最亲的母亲背叛后,始皇的内心聚积了满腔愤恨,因此将亲生母亲流放到离宫,终生不愿相见。所有劝谏始皇原谅太后的臣子,全部被他杀掉。

这时一个叫茅焦的齐国人求见秦王,冒死谏言:“秦国正要经略天下,但您却流放您的母亲,无疑背上了不孝的名声,我担心原本降服的诸侯听到后,从此对秦国离心离德。”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孝道,不孝之人在社会上会遭受强烈的排斥。始皇想要平定天下,不孝的名声将使他的事业事倍功半。

这一刻,如果你是始皇,你会怎么做呢?

始皇立刻接受茅焦的建议,亲自到离宫迎回母亲,让她重新住在太后所居的甘泉宫。

各位以为秦始皇在感情上,真的愿意这么做吗?

在《史记》记载,当秦国日后攻下赵国首都邯郸后,始皇特地重游儿时故地,然后将小时候得罪过他的人,全部找出来杀光。

一个能够记仇这么久的人,一个过了不管多少年都还要报复的人,当被亲生母亲背叛的时候,他的恨意只有更加强烈。

但始皇却为什么愿意选择听从一个外国人的话,把母亲迎接回来呢?因为对方讲得有理。

历史上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关键究竟何在?从历史上总结来看,成功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请把你的理智摆在感情之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决定你成功或失败的,往往是你理智控制了感情,还是感情控制了理智。

从另一件事,也能看出秦始皇的这项特质。

在秦国的东方,有一个弱国叫做韩国。由于地处交通要道,秦国每次向东侵略时,韩国都会第一个倒霉。

为了防止秦国的侵略,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派了一名叫郑国的工程师前往秦国,说服秦始皇在关中地区修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用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让秦国没有余力东侵。

后来事情败露,郑国被秦始皇抓起来。郑国坦然承认,他真的是韩国的间谍,但他同时也真的是水利工程师。这个水利工程不是假的,一旦完成后,秦国国力会大大增强。

这一刻,如果你是始皇,你会怎么做呢?

始皇知道自己被间谍所骗,想必一定是愤怒的。但他不仅没有杀掉郑国,还继续重用他完成了这项水利工程,并且名为“郑国渠”。

为什么始皇要这么做呢?因为这对秦国有利!

当时秦国本土的大臣势力,纷纷利用郑国间谍案,指责外国来的游士都可能是间谍,应该将这些人全部赶出秦国。

本土大臣会有这种反应,是因为秦国制度惟才是举,历代国君都重用外国人,如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等历代秦相全是外国人。本土大臣抓到了这样的天赐良机,自然决定大举反扑。

始皇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将外国门客全部驱逐出境。就在此时,一位来自楚国的小小门客上书准备说服秦王,这个人的名字叫李斯。

李斯告诉秦王,国家以人才为本。若只是想要守住一国,只用秦国的人才当然可以。但如果志在天下,就应该要用天下的人才。

更何况将天下的人才赶走,这些人必定对秦国怀恨在心,若他们回到母国被重用,等于制造了无数仇视秦国的敌国人才。

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壮大敌人的实力,这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事啊!

这一刻,如果你是始皇,你会怎么做呢?

始皇不但立刻听从建议,而且从此重用李斯。

始皇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秦国本土势力严重不满吗?他当然知道。既然知道,为何还甘愿冒这样的风险?因为他要统一天下!

始皇做事,向来只问这件事对他的目标是否有利?有利,他就去做。无利,他就不做。

只要对他统一天下有帮助的建议就听从,只要对他统一天下有帮助的人才就要重用。

秦始皇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在统一天下之前,无时无刻不把自己的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一念之间,就能决定人的成功或失败。

秦朝在制度上的失败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左氏春秋》

前面提到,商鞅变法给了秦国一套最有执行力的制度,让秦国消灭了六国。但为何秦朝却在短短十四年后就灭亡了呢?这是因为这项制度本身,有着致命的弱点。

首先,商君之法的要点,是利用人性对于获得权力和财富的贪婪,带来强大的执行力。但统一天下之后,帝国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这是当时的交通技术条件和中国的地理格局所决定的。

当时中国,北边是寒冷的草原,西边是荒凉的沙漠,南边是热带雨林,东边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唯有中原最为富庶。

一旦中原全部纳入统治,对外的任何扩张都将入不敷出。

但秦朝却没能停止扩张,因为底下有无数人才,都盼着靠军功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如果停止扩张,这些人都将失望,甚至可能铤而走险,成为社会最不稳定的要素。

扩张,则民穷财尽;不扩张,则社会动荡。商君之法,让秦朝陷入这样的制度死局之中。因此秦始皇不得不在统一天下后,发动了对匈奴和南越的战争。

三十万人北伐匈奴,最后得到了河套之地,但接下来就是中原为了维持这块地方,不断地进行大量资源的输血。而五十万人南征百越,第一次惨败收场,直到第二次终于成功,但一样是入不敷出。

其次,法家治国强调“法无二出”,也就是一切依法行事,没有双重标准。这也就是《史记》所说“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

但如果一切依法行事,试问上位者的恩德从何而来?属下所有获得,皆是他能力所致,何来对于上位者的感激?

大多数人类都是感情的动物,只有少数人能将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当组织一切依制度行事,上下之间全无感情恩德可言时,一旦环境变化,属下就会毫不留情抛弃组织,寻找对自己更有利的出路。

这也就是秦朝末年,为何派到各地的官吏纷纷叛变的原因。

第三,商君之法强调“惟才是举”,地位由才能决定。但这样的选拔标准,全然没有道德的考量。

以至如李斯、赵高这样有才无德的人物,最后占据了最关键的位置。在秦始皇驾崩之后,这两个人联手害死了他的继承人,最后促成了秦朝的灭亡。

“无恩无德,惟利是图”,正是秦国崛起的动力,同时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六国为秦国所灭,而秦朝末年六国民众纷纷起义复国;但秦国为刘邦所灭之后却不见一人出而复国,也正是这个原因。

秦始皇在个人上的失败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大学》

要观察一个人的本性,最重要的就是看他得志之后是什么样子?看他失意之后又是什么样子?

那秦始皇得志之后是什么样子呢?

他在统一天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要求大臣们想一个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名号来称呼他,来彰显他的成功,让后世代代传颂。

大臣们经过讨论后,最后在书上找到了一个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尊号叫“泰皇”。但秦始皇并不满意,他决定将自己的尊号叫做“皇帝”,意思就是“德过三皇,功盖五帝”。

在秦始皇的心中,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人,过去所有的古人,没有一个能与他相比。

接下来,始皇开始巡行天下刻石,将自己的功绩刻在石头上,以求流传千秋万代。

刻辞中他将自己统治的天下,叙述成一个理想世界,不仅“诸产得宜”、“黔首是富”,百姓人人安宁富裕,甚至还“泽及牛马”。

而在他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始皇巡行南方,过江时却碰到了大风几乎翻船。古人遇到这种事,便会怀疑是因得罪神祇而遭到阻碍。

这一刻,如果你是始皇,你会怎么做呢?

结果始皇大怒,当地的神祇是湘君,他下令要刑徒三千人将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再放火焚山,作为对湘君的惩罚。

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巅峰,只要阻碍他的,就算是神鬼也要被他踩在脚下,他连神祇也不放在眼里!

秦始皇如果连神祇也不放在眼里,又如何会将百姓放在心中?无怪乎后来的滥用民力和施行暴政了。

那秦始皇失意之后又是什么样子呢?

又三年之后,始皇有一次微服出巡,身边只带了四名武士,结果在咸阳附近居然被盗贼所困,最后武士们奋力厮杀,才击败了盗贼。

这不是新征服的东方六国,而是始皇统治下的首都。天下统一才六年,竟然就有大规模的盗贼敢在咸阳横行,就知道秦朝的统治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为什么盗贼会那么猖獗呢?《史记》用五个字给了答案“米石千六百”,这年一石米的价钱是一千六百钱。

自春秋到汉朝,从史书记载来看,正常米价一石大约是几十钱。如今天下已无战乱,米价却涨到一千六百钱,足见刻石中说的“诸产得宜”“黔首是富”“泽及牛马”全是空话。

为什么盗贼横行?正是民不聊生,老百姓只能铤而走险。始皇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天下完全不像他吹嘘的那么美好。

这一刻,如果你是始皇,你会怎么做呢?

他的做法是掩耳盗铃,继续巡行刻辞,继续强调“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老百姓完全没有多余的徭役,男人都在田地里面快乐地耕作,女子也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天下一片富裕太平的景象。

秦始皇不是不知道问题,而是当碰到问题的时候,他选择的是自欺欺人。

秦始皇是笨人吗?绝对不是。这个人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铲除权臣亲政,到最后统一六国,他是绝顶聪明的人。

可是从历史上看,这个世界上越聪明的人越会自欺,因为他不能忍受自己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成功。

始皇不想听真话,底下自然没人敢讲真话。

《史记》中提到当时方士评论始皇说:“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当人走到了自欺的地步,周围的人也开始欺骗他,他就离失败不远了。

结语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经》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那么,面对秦朝制度上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这一点,汉朝做了最好的示范。

其实秦朝的制度不是问题,因为天下本无完美的制度。真正的问题是,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并未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它自己的制度。

秦始皇要时代来适应制度,而不是制度去适应时代,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汉朝初年采用的也是秦制,但汉朝改变了“惟才是举”的做法,改为“德才并举”。同时除了军功之外,读书也纳入才能的另一种考核标准,因此文化开始兴盛。

这样的做法固然使执行力和扩张性大大不如秦国,但却带来了极强的稳定性。

而培养品德,必从强调教育开始。

古代品德教育的核心,便是忠孝。忠从孝来,因此西汉的皇帝尊号皆带有“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

而要发挥忠孝教育,莫过于儒家,因此儒家至少在明面上势必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因正在于此。

那么,面对秦始皇个人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这一点,汉文帝做了最好的示范。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史记》言:“宫室苑圈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约己惟俭,待人惟德,念念惟在百姓民生,专务以德化民。最后的结果是“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缔造了文景之治的美好时代,奠定了大汉长治久安的基础。

才能和功绩决定一个组织能跳多高,但唯有道德和文化决定一个组织能走多远,秦始皇的成败正为这一道理做了最好的示范。

排版|陈萌

审校|张溪冉轮值主编|孙允广

《决策参考》:越重要的人越需要

创刊8年,乘风破浪,全新改版,8大专栏带来认知新盛宴,涵盖前沿趋势、管理实招、创新案例及人文思想、读书品人。

用户推荐+名家点评,为10000名商界、政界、学界等决策者独家定制、精准推送。

与柳传志、马蔚华、汪建国等商界大佬一起读《决策参考》,可加主编微信,了解更多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