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1 19:22:32来源:大潮网
紧急提醒
这种虫子又出现了
近日
大潮君接到网友爆料
说在自家狗狗身上发现了一种虫子
她看到后汗毛都竖了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
狗狗下巴附近长出“黑痣”?
事情是这样的,家住盐官镇的徐女士最近逗狗时,发现自家狗狗下巴附近长出了一颗“黑痣”,大概有黄豆大小。
徐女士以为是什么脏东西,便打算拿掉它。可仔细一看,她发现这是一只虫子,“看上去像是蜱虫!”这只虫子已经吸了不少血,背面隆起,触角牢牢地吸附住了狗狗的皮肤。
徐女士瞬间汗毛都竖了起来,她定了定神,壮着胆子,找来镊子夹住虫子的头部,将虫子直直地拉出。瞧,虫子的嘴巴附近还沾着狗毛。
因为担心狗狗身上还有虫,徐女士赶忙继续寻找,她在狗狗身上又接连发现两只这样的虫子。之后,徐女士又买来了驱虫喷剂,给狗狗来了一次全面清洗。
事后,徐女士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她告诉大潮君,幸亏及时发现了,家里还有小孩,万一孩子逗狗时,虫子钻到孩子身上可就糟糕了。
无独有偶,另一位赵阿姨(化名)也告诉大潮君,她在给自家狗狗洗澡时发现了蜱虫。“起初我看到狗狗身上有一小撮毛掉了,那一块皮肤摸上去还硬硬的,结果看到有个黑点,原来是蜱虫”。
大潮君也咨询了佳雯宠物医院(海宁佳家分院),宠物医生告诉大潮君,经常去草丛的狗狗容易被蜱虫咬,上周他们还接诊到了一只被蜱虫咬伤的狗狗。
曾经有海宁人被咬伤
此前,海宁还发生过人被蜱虫咬的事情。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曾接诊了一位海宁患者,患者姓郭,就诊时,一只蜱虫叮在她膝盖窝,就在肉里。
医生在郭大姐膝盖窝处用手术刀开了个小口,连虫带肉切除下来。这只蜱虫取下来的时候还是活的,足有1.5厘米长,嘴里“咬”着郭大姐的一块肉,脚不停地乱动。随后,医生给郭大姐做了清创消毒、伤口缝合。幸运的是,病理检查并没发现她有感染其他疾病。
至于怎么会被蜱虫叮咬上的?郭大姐家在海宁农村,“我也不知道,我去过村边的小灌木丛,树很矮的,到我腰这里。”郭大姐说,她是为了抄近路,穿过灌木丛,到村的另一边去。
“我就看到腿上长了个东西。那个时候,还没这么大,只是一个小黑点,用指甲刮了两下,弄不掉,我就让它去了。几天下来,这个东西越来越大,从芝麻大小变成黄豆大小,现在有山核桃这么大,颜色也越来越浅。摸上去光光的,硬中带软。我还以为是肿瘤,马上叫他们来看。”郭大姐的女儿打开台灯,就着灯光仔细看,一摸,这东西还会扭动!于是就赶紧带妈妈去医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别小瞧这个小虫子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不就是被蜱虫咬了,取下来就好了,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事实证明,没有这么简单!
蜱虫是一种吸血昆虫,俗称草爬子、狗、牛虱。蜱可以传播很多疾病,如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回归热等。蜱虫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取出,轻者引发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上个月,就有媒体报道过,江苏的王女士出现了发烧、畏寒乏力的情况。经过医生诊断,王女士被蜱虫咬伤,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了“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这种疾病轻者大部分可以自愈,但重者可出现多脏器衰竭。
这些地方要注意
大潮君也联系上了市区的几家大医院,这段时间海宁还没有人被蜱虫叮咬的病例发生。
每年的4月到10月都是蜱虫活跃期,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蜱虫对动物和人的体味比较敏感,在草地游玩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容易成为“目标”。
所以,大伙儿在野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如要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勿把皮肤暴露在外,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
万一发现身上有蜱虫,不要硬拽,蜱虫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体内。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如果没有完全取出,应立即就医。蜱虫咬伤后,可能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在这段时间里仍需进一步观察治疗。
万一被蜱虫叮咬
不要慌张,请记住4不要:
不要拍打
不要硬拔
不要捏爆
不要用火或其它东西刺激它
请尽快就医
也请大家动动手指
把这个提醒扩散给更多的人
觉得大潮君提醒有用的点个
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江苏新闻
记者/编辑:柳晴
大潮君温馨提示
亲爱的大潮粉丝,你好。近日微信订阅号调整了推送规则,消息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了。
如果不想错过“大潮君”,不妨给「大潮网」加上星标吧或者常在每日推送的底部点击“在看”。
大潮无垠,精彩无限,关注大潮君,热点不错过哦~
大潮推荐·这些你可能感兴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不仅人要防虫,宠物也要防哦~
点提醒更多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