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科技 文章内容

云XR如何成5G杀手级应用?解读中国移动与华为最新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27 08:20:53来源:海峰看科技

大家都用过VR(虚拟现实)眼镜吗?几年前我玩过很多次,最初也觉的VR过山车等游戏很惊艳,但发现无论是VR视频舒适程度、内容种类、使用体验以及终端价格,都不吸引人。我之前买的VR产品,也是束之高阁,落满尘灰。

如今随着高速低时延的5G、云平台、芯片终端产业不断成熟,我们发现5GVR体验飙升,让产业迎来“第二春”。除了VR,大家耳熟能详的还有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这些共同组成了云XR产业——一个孕育千亿美元级“金矿”的潜在市场。

我们的邻居韩国,有运营商发力5G云XR产业,并靠内容获得超千万美元海外收入。但是5G云XR“金矿”要完全打开,实现5GtoB、5GtoC丰富多样业务的极致体验,在网络、终端、应用等端到端层面依然存在挑战。

这些挑战到底是什么?中国产业该如何破解难题?在8月25日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大赛5G云XR专题总决赛上,中国移动携手多家伙伴,发布《5G云XR端到端能力需求研究报告》和《5G云XR云网架构及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我发现,这两份报告含金量十足,干货满满,是5G云XR领域顶尖厂商大半年时间努力共同制定。中国移动与华为贡献很大,参与制定厂商还有中兴、视博云、英伟达、AWS、PICO、亮风台、ARM、高通、海思等产业知名企业。

那么,基于该报告,业界能否凝聚碎片化的5G云XR产业?如何进一步提升5G云XR杀手级应用通用能力培育,共同促进5G云XR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发展?从此次5G云XR专题赛上我们能发现产业怎样的未来?

01

规模诱人:5G云XR是一座巨大金矿

“XR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可期。”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在会上表示,XR孕育千亿级潜在市场。

据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VR/AR用户数量将达4.4亿。IDC预测,2023年全球AR/VR产业规模达1600亿美元。国家广告研究院指出,2020年中国潜在VR用户有2.86亿。

包括VR、AR的XR大家可能比较熟悉,那云XR是什么?云XR就是引入了云计算技术,让XR终端计算渲染这个动作,可以通过高速网络在远程云端(数据中心)进行,从而让XR终端减重,提升XR终端和业务体验。

云XR具有沉浸式、可交互、虚拟数字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等特性,十分美好,但要求也高,需要高速率、低延时以及边缘计算等特性的网络。传统4G和普通Wi-Fi都难以支持。

相比而言,当前炙手可热的5G,则确保了云XR业务的良好体验,并通过5G的新型网络架构和端管边云协同,显著降低XR终端成本、功耗和体积。

5G与云XR相辅相成——5G让云XR进入第二春,而云XR是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应用领域之一,是运营商及XR产业公认的潜在5G杀手级应用能力形态。

02

toB和toC:5G云XR均大放异彩

随着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5G+云+XR融合成一种通用能力,可应用于众多领域,不止在toC方面带来诸多创新业务,还将在toB方面大放异彩。

在toB领域,5G云XR为工业制造、教育、医疗等行业带来全新服务方式。“5G云XR以一种新型互动形式,在工业、交通、能源、文娱等多个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中国移动研究院产业与业务合作部杨光表示。

另一方面在toC领域,5G云XR为个人娱乐消费领域,带来全新的信息消费体验,让沉浸式可互动多情节观影体验随时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场景,比如VR直播、VR游戏、AR识别。

云XR作为5G杀手级应用的通用平台,已经初露锋芒。在韩国,韩国政府在5G+发展策略中,明确牵头成立的KPInno基金(到2022年将达到1.2万亿韩元)和DigitalContentKorea基金(今年将达到300亿韩元),聚焦培育基于5G的超现实融合内容以及对外出口。

在这个基础上,韩国运营商依托5G快速发展VR相关的内容,以韩国运营商LGU+为例,在2019年初LGU+就联合google成立了相关的基金,投资VR内容。截止到2020年7月份,LGU+提供了包括棒球直播,偶像表演等多种VR内容,并且对外形成了超1000万美金的VR内容出口。

除了LGU+以外,韩国其他运营商也推出各种和VR内容相关的套餐,并将VR设备和5G套餐计划绑定进行推广。

03

挑战依旧:

两份重磅报告指明解决之路

5G云XR具有产业链长、覆盖范围广、技术跨度大的特点。云XR与5G的深度融合在带来许多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对中心云、网络、边缘云和终端等提出新的挑战。

比如在网络侧,强交互XR业务(如VR游戏、VR社交),要求下行网络带宽至少100Mbps以上,对上行网络带宽相对于4G也有10倍提升的诉求,同时要求E2E时延要求不能大于20ms。在终端侧,XR体验离用户期望有差距,不同终端需要平台适配,终端的5G连接能力还有待提升。

黄宇红就表示,尽管XR市场前景广阔、云XR是最佳路径已成为产业共识,但面向商用的5G云XR端到端架构和解决方案依然缺失,有待产业共同探索,以加速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对此挑战,业界都在积极行动解决。比如中国移动,立足5G云网能力,推动云XR产业加速发展,具体从标准、创新、应用以及商业等四个方面发力,开展5G云XR生态构建与产业合作,打造5G云XR通用能力,培育5G杀手级应用新商业价值。

中国移动首个措施就是识别制约5G云XR成为杀手级应用平台能力的关键问题,探索5G云XR新型云网架构、端到端解决方案,推动标准化及技术攻关。

为此,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与华为等全产业链核心玩家,联合发布5G云XR研究报告。据悉,该报告的撰写经历了年初的疫情,还需要拉通产业分歧。对此,产业各方克服困难,经过大半年的多次讨论和验证,终于得以快速推出。

在笔者看来,这两份5G云XR报告意义重大,一方面以实际满足用户体验需求为目的,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及实现水平,同时考虑多媒体硬件、编解码等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网络能力、云服务能力及终端确定性需求。

杨光此前就介绍,《5G云XR端到端能力需求研究报告》中,根据不同业务形态、交互体验和云网能力要求,将云XR业务分为强交互云VR、弱交互云VR及云AR三类,定量、系统地分析了端、管、边、云的指标要求。

另一方面针对5G云XR产业当前面临主要挑战进行了详细梳理,为下一步5G标准、网络、终端、业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模商用指明了方向,为5G云XR在2C、2B各应用领域规模商用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这次5G云XR研究报告还发布很多理论分析数据,后续中国移动会带领产业伙伴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验证,并开通示范样板。朱成表示,华为会持续的做好配合支撑,也很期待这方面的成果产出。

04

展望未来:

中国快速发展,3-5年走向普及

纵观以前成功的产业,只有真正让企业赚到钱,才能刺激产业热情。而要让企业赚到钱,关键是要满足用户体验。

据笔者了解,中国正加速推动5G云XR产业发展:加强标准建设,达成共识;努力发展5GSA网络,降低网络时延,验证应用;加速孵化集成5G能力的XR终端;探索5GXR新业务、新应用孵化;识别先锋行业,筛选出高价值应用场景和合作伙伴。

在商用变现方面,以北京为例,中国移动已通过咪咕公司、政企公司等专业公司及北京移动布局XR在toB、toC以及toH方面的大量应用场景,包括游戏、家庭、教育、工业等领域,探索机会。

在深化产业合作方面,中国政府也在努力。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中关村信息通信创新研究院,打造面向5G产业突破的新型研发机构,并对创新企业的市场化推广给予相应政策支持,通过政府强力带动、帮助对接、降低门槛等方式,推动5G云XR产业应用落地。

“中国移动将依托5G联创中心开放实验室提供5G端到端试验环境和孵化服务,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丰富云XR产业生态,加速产业发展。”中国移动研究院产业与业务合作部杨光表示。

可以看出,大量人才、大量资金等资源正在进入5G云XR产业,所以业界信心明显提升,华为朱成就表示:随着视觉感知云化,以及XR市场的繁荣,可以预见,在未来3-5年,XR终端将在感知真实世界和显示虚拟世界两个方面获得长足进步,结合5G+云的应用,快速走向普及成熟。

“VR将对标桌面计算机(PC电脑/服务器),AR将对标移动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朱成表示。当前桌面计算机产业规模达万亿元,有惠普、联想、IBM、浪潮等重磅玩家。而手机和平板产业规模也过万亿元,有三星、华为、苹果、OV等知名企业。

在5G云XR这个万亿元产业,谁将成为各细分领域“王者”?我们拭目以待。

黄海峰,独立科技观察者,从业十多年,研究5G、手机、IoT、光、互联网、云、AI等。

聚焦现场、干货、观察、爆料。

本账号覆盖今日头条、百度、搜狐、凤凰、新浪、网易、知乎、腾讯快报、一点资讯、微博、大鱼等。

联系方式:174455367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