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员工被搧耳光过后,是隐忍还是加倍奉还?

发布时间:2020-08-28 08:21:23来源:毒药

“我这是为你的发展着想”

“你到底想不想要这份工作”

“老板敬你酒是看得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

这些似曾相识的话语,正越来越多出现在职场中。它们轻则伤害一个人的自尊,重则夺去一个人的性命。如果说被言语奚落还只是“职场霸凌”中的轻度伤害,近期内地爆出的职场丑闻,则让人看到职场霸凌更暴力的一面。

面对这一畸形现象,是选择沉默还是硬碰硬?有没有第三条出路?今天就来聊聊职场中的霸凌。

文|Zed

排版|Yuma

最近有两条反映畸形职场文化的新闻登上热搜:一条是某银行员工因拒绝喝酒被领导扇耳光,并被醉酒同事咒骂;另一条是某家具公司员工在产假期间,被HR告知每天需要提交办公心得,且报告出现任何性质的错误,都将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

两家公司对待职场霸凌均选择了保守处理。银行方面以扣除欺凌者工资、对其进行停职、并责令向受害人道歉息事宁人。家具公司方面则以“保留对方职位,反思公司制度缺陷”作结。

这两起新闻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大范围讨论,除了事关每个职场人的切身利益外,还牵扯到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职场霸凌。

01热血也无法挽救的职场自杀率

有关“职场霸凌”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BBC记者安德烈·亚当斯一本名为《职场欺凌:如何面对与克服》的专著。书中明确写到,“藉由权力滥用与不公平的处罚所造成的持续性的冒犯、威胁、冷落、孤立或侮辱行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胁、羞辱、被孤立及受伤,进而折损其自信并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都可以看作是职场霸凌行为。

有人做过总结,此类霸凌大致上来说分为五种,它们包括:

1.贬低当事人意见,公开羞辱,频繁指责当事人,并用纪律或惩处进行惩处;

2.破坏性影射、讽刺、贬低员工,以及用不适当的玩笑、侮辱、恐吓、威胁;

3.阻止被霸凌者参与职场事务,隐瞒必要信息,使其被彻底孤立;

4.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或交办超出其能力范围之外的任务;

5.不承认员工业绩,制定毫无意义的任务,反复提醒对方失误。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剧照

近期热播日剧《半泽直树2》可谓将上述霸凌现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因为刚正不阿的性格,半泽在工作中没少受上司和同僚的挑衅和刁难。电脑收购案中,母公司领导半路抢夺半泽所在子公司业务,并多次以“半泽能力不足”为由,用人事流放作要挟;帝国航空债券回收案中,同僚和客户中的内鬼刻意隐瞒关键事实,并制造伪证,导致半泽和客户产生误会,一度影响到业务进展。

《半泽直树2》剧照

好在有职场好友相助,秉持“以牙还牙、加倍奉还”原则的半泽才能化险为夷,并最终将居心叵测的小人当面揭穿,再次完成和第一季如出一辙的复仇戏码。理想主义必胜的光环下,也让人看到这不过是一部带有伪现实主义色彩的爽剧。毕竟,如此频繁地以下克上,早已跳出生活常识。就连原著作家池井户润都承认,自己撰写半泽系列并不是为了将其打造成“职场圣经”,而只是为了娱悦读者。

相比这部热血剧,现实里“半泽”们的遭遇才能反映更真实的日本职场环境。在2018年日本政府发布的《预防过劳死等对策白皮书》中,有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11年间,日本连续14年每年自杀人数超过3万人。虽然2010年后总数有所减少,但因工作自杀的人数却呈现增长趋势。到2017年,日本因工作自杀的人数就占自杀总人数的9.3%。

除了有泡沫经济对日本终身雇佣制的冲击,让新人失去安全感这一大背景外。导致日本职场人自杀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他们疲于应对日本复杂而微妙的职场关系。日本人习惯将其称为“缘人型”关系。

02缘人关系背后的职场生存哲学

所谓“缘人关系”,是日本人利用和他人的亲疏远近进行区别对待的一种社交方式。对于感情最浓的“亲人”,用“娇宠”法则;对于半感情半算计的熟人、朋友、同事等适用“义理”法则(“义理”是一种促使人们维护交换平衡、人际关系稳定的规范。它既是一种责任也是履行责任的礼仪,还是偿还欠情的义务);对于完全不需要投注感情的生人,则适用公平竞争法则。

在日本普遍缩减正式员工的前提下,那些以临时合同工身份进入职场的“生人”,无疑是职场霸凌中最直接的受害者。待遇福利都矮正式员工一截的他们,不但在职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被后者歧视更是家常便饭。加之日本根深蒂固的“罪己”文化(犯错后进行谢罪或道歉),都让日本职场新人的自杀率常年居高不下。

把目光放到大洋彼岸的欧美地区,职场霸凌现象也普遍存在。去年由基蒂·格林执导的《助理》,就让人看到了职场背后潜藏的阴暗面。

这部以韦恩斯坦事件为参考的影片全程隐去了老板形象,而将主要戏份给到基层员工的Jane,目的就是为了唤起观众对其遭遇的共情。

身为名牌大学毕业生,成绩优良的Jane毕业时怀揣制片人梦想,进入一家梦寐以求的影视公司。和所有职场新人一样,她刚开始也是从最基本的打杂扫尾工作做起——尽管名义上,她被称作“初级助理”。

《助理》剧照

影片中,面对职场上的不平等待遇(学历不高的女员工和老板发生关系可获得和Jane一样的待遇),Jane曾通过投诉人力进行申诉,但却被知道老板真实嘴脸的HR偷换概念,将投诉归结于Jane对他人才华的嫉妒。加之事后老板以辞退威逼,曾经尝试为自我发声的Jane最终只能忍气吞声。而这,恐怕才是《助理》之于《半泽直树》更现实的部分:大多数人都在接受不同程度的职场暴力,只不过出于生存压力,他们最终都成为对下一个受害者熟视无睹的看客。

03学会对职场霸凌说不

面对职场上存在的诸多不公和各种形式的霸凌现象,去年7月,韩国曾颁布《禁止职场欺凌法》,其中明文规定,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给予员工身心上的痛苦或导致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都将被认定为欺凌行为。如果期间有人因目睹或遭遇欺凌后进行举报而被公司报复的,将判处后者涉案人员3年以下徒刑,并罚款约17万RMB。

针对这项立法,中国人的反应非常矛盾。有人表示,举报欺凌这件事,如不是急着跳槽,基本不会有人去踩“红线”,因为举报就意味着被开除。这俨然成为当下霸凌现象得以延续的一个共同心理特征:人们一方面呼吁相关法令禁止职场霸凌,但当相关条例颁布时,个人利益又会迫使大家放弃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正是这种妥协,才造就了如今的职场怪相:

“我的领导喜欢加班,如果我不陪,就会被认为工作不到位。”

“老板让我做好本职工作,但试用期还没结束,他就以想招男生为由把我辞退。”

“之前我在一家著名制造企业待过7年,仅仅因为没给领导送礼就被区别对待。”

“律师所的上司说,要想长期获得学习资格,得答应成为他的情人。”

……

面对职场霸凌,盲目依赖制度固然有一定局限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需要通过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毕竟,只有当一个社会做到有法可依,并给弱者提供健全的防护机制时,类似这几天看到的职场丑闻,才会在相对公正的环境中被有效遏制。

除了法律的完善,舆论环境的监督也需要稳固推进。此次丑闻能迅速登上热搜,一定程度上和媒体与大众的监督密切相关。营造一个良性的舆论环境,同样是减少此类恶性事件的外部防护机制。

当然,职场霸凌这件事,不管外界提供多么好的保护机制和舆论环境,一旦有欺压状况发生,我们都要懂得、并勇敢对其说不。阻止霸凌也许会丢掉一份工作。忍受霸凌,丢掉的却是人格尊严。

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尊严丢了,人之为人的价值便打了折扣。学会拒绝职场暴力,是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

你遭遇过职场霸凌吗?

留言倾诉下吧。

扫码关注更多好文

往期精彩

让更多人学会对霸凌说不!

↓↓↓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