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这个锅你背了多久?

发布时间:2020-08-29 12:22:03来源:超级育儿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卡卡辛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有位妈妈在讲述自己的困惑:

3岁的女儿变得特别缠人,只要她在家,孩子就会像跟屁虫一样粘着她。

没事就要抱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更是要三催四请。

可是这么一个“小魔王”在幼儿园老师的嘴里,是个“正能量宝宝。”

家里人也都说“妈妈不在的时候特别乖,只会闹妈妈”。

说起来,当妈妈真是不容易,孩子不粘自己觉得有问题,孩子太黏自己,还是担心。

尤其是周围人那句只要你在,孩子就作妖。更是瞬间能击垮一个老母亲脆弱的心灵。

明明自己在外上班辛苦打拼,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结果却落得满身埋怨。好像孩子所有的调皮都是因为自己。

其实,这样的委屈大多数妈妈都经历过。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变得格外粘自己。

没事就要抱抱,就连上个厕所都非要闹着一起去,一不顺他的意,就是一番哭闹,简直分分钟崩溃!

可是其他人带孩子时,磨人精秒变天使宝宝,有时候真的难免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自己会不会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呢?

别怕,“磨娘精”不是你的错

“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这个阶段,我自己也经历过。

那段时间,每次碰到孩子耍赖哭闹时,都恨不得收拾她一顿才解气。直到偶然间看到那句话:“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之后,豁然开朗。

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把坏脾气向最亲近的人发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永远不会真的为此生气而离开我们,小孩子其实也一样。

他们知道妈妈是最爱的人,可以包容他们的脾气,不会离他们而去。于是,在外面有了不开心的情绪,都会忍着等妈妈回来用撒娇或是耍赖的方式向妈妈发泄。

想想,真的有点像在公司受了气,回家和老公耍性子的自己。

科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教授索兹·詹姆斯,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1岁的孩子放在视崖装置上。视崖装置,就是一个用1米左右的桌子搭的人工悬崖,桌子的一边是安全区域,叫做“浅滩”,另一边是透明玻璃,给宝宝造成错觉,看上去是个“深渊”,他们自然不敢往前爬。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宝宝则会根据站在一边的妈妈展现的表情,来决定他下一步是否向“深渊”爬。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妈妈的出现,会让宝宝觉得自己很安全。

换了其他人,孩子就会谨慎行事,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安全。

这些“磨娘精”,其实是把妈妈当做了一个“安全港”,因为对妈妈的爱和信任,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暴露自己的脾气。

孩子不乖,其实真的要恭喜你。因为这恰恰说明你是个合格的妈妈,你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与安全感。

只有得到了满满的爱的孩子,他们才会充满安全感地“恃宠而骄”,其实不过是笃定有妈妈在,我怎样都可以。

从来不“作”的孩子在想什么

最近热播的《以家人之名》中,子秋实在让人心疼得掉眼泪。

一个本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却有着超出孩子一般的懂事。

他不敢坐沙发,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和尖尖、凌霄一起看动画片,看到好笑的片段也不敢大笑。

半夜自己一个人在厕所里洗衣服,被李尖尖欺负也只是把错怪到自己身上。

子秋的乖,是因为害怕被抛弃,最亲密的妈妈抛下自己而去之后,他便学会了察言观色,讨好别人。害怕像那个好事的邻居说的一样:“要听话要懂事,不然就把你送走。”

缺少爱的滋养的孩子,都是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渴望,才做到了听话懂事。

知乎上曾有个问题:“哪个瞬间让你明白了父母根本不爱你”

有个网友说道:那不是哪个瞬间,而是因为无数个瞬间累积,让孩子彻底寒了心。

每一次,孩子反复确认自己是否是被爱着的,反复想要证明被爱与否,一次次受到伤害,直到再也不抱期望。

《美国育儿百科》里说: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家人或保姆告诉你,孩子表现得像个天使。千万不要急着高兴,这只是因为孩子对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当孩子在妈妈面前,无论何时都表现的乖巧懂事时,其实正说明他们连最亲密的人都缺乏信任,不敢用不乖的举动去试探母亲的底线,索取关注与爱。

缺爱的孩子,乖只是他们的一种保护色,而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孩子不乖的时候,妈妈怎么做?

当孩子用不乖的方式来像妈妈索求关注与爱时,妈妈能做些什么来回应孩子对爱的渴望呢?

01

不要推开孩子

当孩子作妖时,有时候难免情绪烦躁,要么不理他,要么是吼上几句。然而无论哪种方式都会他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被忽视了,是没有存在感,是不被爱的。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里,有一次,小女儿包子向蔡少芬哭诉说别人都喜欢姐姐的时候,蔡少芬并没有觉得是女儿在瞎想,胡闹,她很耐心地安慰孩子:

我觉得你的感受是真的。

我也接纳你的那种感受。

这两句话其实就是向孩子发出一个信号:我承认你的情绪,理解并且接纳它。

承认孩子的感受,他们才不会觉得被忽略。孩子不乖时,也许正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

02

用有仪式的告别来缓解分离焦虑

很多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其实是因为他对未知的事情感到恐惧,所以才会“作”。

前几天,被一则视频暖到了:一群小托班的孩子在排队等家长接放学时,一开始没看到妈妈的小男孩满脸委屈,直到看见了妈妈,表情逐渐失控。

等到妈妈抱起他时,孩子边哭边说:“妈妈真的,第一个来接我啦?”

看着母子俩的对话,不难猜出,这是妈妈在今天早上送孩子时,与孩子做的第一个接他的约定。

其实分离本身并不会让孩子那么难以接受,如果他清楚地知道妈妈去哪,什么时候会见到妈妈,往往就能平静下来。

孩子要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一份来自妈妈的安全感。

03

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渐进式分离

在《儿童行为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分散他的注意力,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减少宝宝的黏人频率。

比如,可以先陪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当发现宝宝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喜欢的游戏上时,就可以对他说:“妈妈要去把衣服洗了,宝宝自己先玩会儿,妈妈就在洗手间。”

当征得他们同意之后,再离开,而不要在孩子正玩着时突然不见。

分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慢让孩子习惯分离。处理得当,反而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孩子自出生后,就长期处在妈妈的照顾下,势必会形成对妈妈的依赖。

所以说,他们爱粘人真的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有时候,的确会被他们的粘人搞得头大。

然而,孩子会长大,走出家门,拥有自己的小家。他们依赖我们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现在这些甜蜜的负担,日后会全部变成最美的回忆。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我的爱占据了我的心灵,而我也占据了他的心灵。

我拥有他,而他拥有我,没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了。

孩子只对妈妈不乖,正是因为对妈妈的爱与信任。也恰恰证明这段亲子关系是健康而紧密的。

那么下次,当他们不乖时,不如张开双臂给他们一个拥抱。

我们的理解与耐心,会是他们在未来面对陌生环境时最重要的底气与安全感来源。

本期福利

本期话题:面对你家的“磨娘精”,你是怎么做的?欢迎来留言噢~

编编将会从这篇文章的精选留言中任选3位,送上价值88元的《Scratch3.0少儿编程一玩就会》1本!

本书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权威版本全新引进,是国内众多中小学和机构推荐指定的少儿编程学习版本。“变色碰碰车”“魔法世界”“遥控小汽车”“障碍迷宫”“打幽灵”等共30个精彩好玩游戏,既有场景、剧本和学习目标,也有学习总结与挑战。由兴趣导入,让孩子边玩边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一天一游戏,一天一打卡,30天玩会Scratch!

公布时间:8月31号(周一)下午5点(详见本文的置顶留言)。

请中奖的亲们及时回复收货信息噢(9月1日前不提供收货消息视为放弃),记得到时来看噢!

喜欢这套书的麻麻也可以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