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散文】顾乐生】草堂春秋

发布时间:2020-08-31 15:21:40来源:文学春秋

顾乐生:74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庆市保健委“保健与养生”总编,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草堂春秋

辛卯年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

四月,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成都杜甫草堂。此时,梅花谢了,却红了草堂前的春桃、杜鹃。只见“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留连戏蝶时时舞,”隔叶鸟语声声娇。

来时,正值网上热炒:“杜甫正忙!”连草堂博物馆也在门前竖起“杜甫很忙”征集活动的告示。杜甫很忙?忙什么?

当我们穿越到1250多年前的大唐王朝时,盛唐危象已现,特别是安史战乱,饥荒连年,民不聊生,杜甫的朝堂之梦一下被打破,但是不改他忧国忧民的初衷。十年长安,四年流徒,杜甫经历了逃难、遭贬、饥寒、病痛等人世间一切苦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三吏》、《三别》、《春望》等彪炳史册的诗史之作。

杜甫弃官携家南下,从长安到秦州、同谷,759年冬在成都西南郊浣花溪畔,筑茅为庐,安顿下来。至765年,因川乱,曾流亡梓、阆一年多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这三年零九个月,尽管生活依然困苦,却是杜甫生命从漂泊走向安宁的最好时期,也是他走向田园的一次诗意回归和创作力惊人爆发的时期。他把一切感情都倾注到了这里,在四川留下440首诗作,其中240多首写于草堂。从此,杜甫草堂,一个伟大灵魂曾栖息、沉吟的地方成了人们纪念诗人的一个重要地点,也成了后世文人追寻的精神家园。诗人冯至说得好:“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眼前的草堂,是1996年在原址上按杜诗“图经”复建的,三间川西民居风格的茅屋,坐南朝北,“舍南舍北皆春水”,“柴门不正逐江开”。我踏过石板桥,穿过柴门,柴门两侧是用矮篱围起的苗圃,左边种了四棵松,右边种了五棵桃,花木、草药也都拾掇得井然有序。草堂东头是橱房,门前有井,西边大楠树下有石桌石凳,正对着杜甫的卧室兼书房。进屋,我推开西窗,“绵竹亭亭出县高”,一下子挡住了我的视线。

“西岭雪山在哪里?”

“我看见了。”

“在杜甫的诗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意在我生命成长时,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的血脉之中。

春天是诗情最好的载体,浣花溪的春天是美好的,杜甫用他那多彩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首首草堂不朽的春天。“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堂成》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安居的喜悦;“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透出的是主人的热诚和率真;还有那满是春花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亮了浣花溪畔的春光。《春夜喜雨》,让耕劳自给的诗人深情地写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流传千古的诗句。

在纷乱的世事中,此时的杜甫已把心身托付给了田园,“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是诗人的希望。诗人眼前的风景,也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他在草堂生活期间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可是他的田园诗与南北朝以来的山水田园诗不同,字里行间总有一种伤时、悲春的情怀。当春梅绽放时,他感受到的是:“幸不折来伤春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中,则是“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当草堂春天再次来临时,诗人看到的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而心里想的是“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63年暮春,远在梓州的他,一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喜狂之情溢于言表,一挥而就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平生第一快诗”。诗人在草堂空有济世之志,困于穷愁,不时有“行步岌危实怕春”之感。“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只有“真境相对,真情相触”,来报答眼前的大好春。

已倾颓的大唐秋天来得格外早,“无边落木萧萧下”,一片萧杀景象。而杜甫草堂的秋天同样令人神伤。春天刚筑好的草堂在八月就被秋雨狂风卷走了屋顶的茅草,诗人由自己的灾难想到天下流离失所的人们,长夜难眠,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千古绝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悲天悯人,彰显出了其奉儒士子的大同理想。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但时代成就了诗人。饱经忧患的诗人寓居草堂期间,正值李白、高适、郑虔等一批诗人先后去世和诗坛的一时消沉,而杜甫在这一段相对安定的日子里,潜心诗歌的创作和研究,不乏文学的思考。“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承袭传统,效法他人,“转益多师是汝师”,“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蕴涵着诗人深沉博大的思想感情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光照日月,留芳后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自唐末诗人韦庄寻得杜甫草堂旧址,“诛茅重作草堂”,到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建成纪念性祠宇,到今天的草堂博物馆,这里已成为后人怀念诗圣和和尊崇诗人的文化圣地。

去年八月,我就曾来拜谒过草堂。走进“听秋轩”,转出小圆门,参观唐代遗址后,要绕过长长的一段园林甬道,才能走进柴门和草堂。时值夏秋之交,草堂公园一片葱笼,在这大片的绿荫之中,一树树紫薇花最为惹眼。光净的树干,袅娜的枝桠,娇艳红灼的繁花,将整座草堂装点得分外雅致。我徜徉其间,不论是在茅屋草舍,还是在工部祠宇,也不论是在花径溪旁,还是在大雅之堂,随时都可见到诗圣的雕像和画像。正是他用如椽之笔为我们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大唐盛极而衰的历史图卷;正是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我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前程;也正是他用喜怒哀乐的真情书写了草堂的别样春秋。

诗人那清瘦坚毅的面容,深邃沉忧的目光和那心系黎元的胸怀,让我肃然起敬,那是诗人用良知、信念和诗情冶炼出的潜藏在我们心中的某种永恒。杜甫不以地位被世人纪念,也不以官职被民众崇敬。“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正是杜甫的伟大,也使草堂不朽!

本期编辑/清水伊人

顾问:何其三

主编:王井珍

副主编:王平陈传芳

审核:傅露

责编:王井珍清水伊人肖芳珠

傅露何其三

朗诵:陈娟篁竹瑾

【文学春秋编辑部】

微信号:wenxuechunqiu

投稿邮箱:168654957@qq.com

主编:wjzwps@126.com

诗家留踪

李葆国

朱彦唐加强望月

一海粟周燕婷王珍哈余庆史成林

温瑞丽珠

不断添加中…--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