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5 08:23:40来源:乌龙防务评论
点击蓝字关注,跟我一起侃军情、涨姿势!
9月4日,对于我国航天事业来说,又是一个可喜可贺的“大日子”。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2F运载火箭,成功将一型带有神秘色彩的可复用试验航天器发射升空,而这一技术,在世界上仅有个别国家掌握。
文/乌龙防务评论
先来看新华社的“一段话新闻”: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4次执行发射任务。
图片:长2F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没有逃逸塔
字不多,也许是“太过先进”,图片也是“无法展示”。
从有限的信息来看,这种先进的航天器是可复用的,在轨飞行一段时间后,会返回预定着陆场。而接替“神舟”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今年5月由长征5号重型火箭在文昌发射成功,这型飞船也是可复用的,当时也公开了飞船的外观,因此,同样是可复用,这次发射的,恐怕会是截然不同的玩意儿,国外观察家分析认为,可能是类似X-37B的小型可复用航天(空天)飞机。
图片:X-37B
事实上,我国很早之前就曾探索过这一新型航天器。
在载人航天921工程论证时,除了航天科技五院的“神舟”号飞船方案之外,其他航天、航空研发部门就曾提出过两级入轨的多种小型航天飞机方案,如长城1号等,在那个年代,各国都把小型航天飞机作为可复用载人航天器的攻关方向,日本的希望号、欧空局的赫尔墨斯号,但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逐渐偃旗息鼓。
图片:921工程论证时的5个方案
而之前十多年,一架名为“神龙”的小型跨大气层飞行器,出现在了轰-6的腹下,但随后很长时间没有相关的进展。这种由运载火箭射上太空的小型航天飞机,对气动、材料等领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由于不是载人航天器,它的投入成本,又确实比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要便宜不少。
图片:返回地面的X-37,隔热瓦很明显
21世纪以来,拥有超强航空航天工业的美国,率先做出了成品,那就是波音X-37。
波音X-37,由“宇宙神5”501运载火箭发射,它的起飞重量只有不到5吨,但拥有一个小型货舱和空间机械臂,2006年首次飞行以来,已经执行了6次在轨飞行任务,今年5月刚刚进行了第6次飞行,最长一次进行了779天的任务,外界普遍认为,X-37B很可能进行了一系列“不可描述”的秘密军事任务,比如进行低轨道航天侦察,对别国航天器“动手动脚”等。
图片:注意用户是美国空军而非NASA
当然,这类勾当,我们是不会去做的。即使这一次,真的是继美国之后,第二种类似X-37B的先进小型可复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飞行,相信还是会执行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等任务,最近害虫比较多,是要管一管了。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