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5 11:21:53来源:麦可思研究
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最近不少粉丝反映说,经常错过最新推送怎么办?只要新老朋友把麦可思研究设为星标或多点“在看”,就能及时看到我们的消息啦~
9月,萌新陆续报到,高校准备好了吗?哪些迎新工作颇有亮点,值得借鉴呢?
今年受疫情影响,新生报到比以往要来得晚一些。
而校园里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早已拉开了序幕。
高校以怎样的方式迎新?
我们通过登录高校迎新网站(有些大学迎新网站需要学号登录,就没办法了)、微信,来一窥究竟。
有奖调查,改进招生
登录北京大学迎新网我们看到,页面设计简洁,迎新事项清楚地列出。
点击“报到前准备”按钮后,出现的是《校本部2020级本科新生调查(学习行为与学业规划调查)》。
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新生的入学前情况、大学学习规划,例如家庭背景、新生在中小学期间的表现、对将要学习的专业领域的了解程度等,为学校相关的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确保新生如实填写,在问卷说明里学校强调了对学生个人信息保密。
为了激励新生完整填答问卷,学校还提供了学习奖励金:一等奖10名,学习奖励金300元;二等奖20名,学习奖励金100元;三等奖100名,学习奖励金50元(为了这不小的奖励,也得好好答题呀,万一中了呢)。
北大2020级本科新生调查分为基本信息、高中经历、高考与录取、大学学习规划等部分。
该调查有几个特点:
1.调查得更细。例如,基本信息里除了常见的政治面貌、户口类型外,还包括家中兄弟姐妹的数量、父母最高学历、父母是否是党员、父母的职业等情况。
2.为招生工作提供反馈。例如,问卷涉及获取志愿信息的主要方式、选择大学专业时考虑的因素,还调查了高中时参加了几次英语听力考试及原因,确定的选考科目是什么及选择的原因,等等。
3.对课内外经历进行调查。例如,新生在中小学的出国经历、是否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生涯教育活动或课程、是否在高中参加过科研活动、高中时与教师的互动方式等。
4.了解新生以后的学习、生活规划。例如,是否想转专业以及想转入的具体学院、对将要学习的专业领域的了解程度、是否有毕业规划、了解学生的具体生活目标等。
通过这四部分调查,学校相关部门就可以对2020级新生的整体情况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将信息及时反馈,可以对今年的招生工作进行总结与改进,也能为这些新生进校之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
书院育人,感受文化熏陶
复旦大学迎新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从2005年就开始探索的书院制。
目前所有新生都将被分到五所书院,因此迎新工作需要书院与院系配合。
为了纪念复旦大学的老校长,这五所书院分别名为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和希德。
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院徽、院训、标识色、标识字体、门匾和楹联,让新生从报到第一天就开始受到各书院不同的文化熏陶。
在迎新网站的链接上,新生还能了解与所在书院相关的老校长生平,读到现任书院院长对新生的欢迎寄语,一睹书院导师的风采及研究方向,一览书院的组织架构,尤其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参与方式,并且从图文中了解书院开展的各种活动。
以任重书院为例,新生点开迎新系统的链接之后可以看到,该书院的成立是为了纪念解放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陈望道先生,任重是先生的字。
该院的标识色为橙色,门匾字体为唐楷,书院楹联为“力学如为山九仞,高须加一篑;行仁若法海十分,满尚纳千流”。
任重书院目前包含的书院学生主体为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旅游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哲学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专业的同学。
任重书院的新生一到宿舍楼,就会遇见若干惊喜。
他们发现自己足不出户就可以研读经典、学篆刻、弹古琴、学书画、练瑜伽等,而且所需的导师咨询、数学辅导等支持都能在一楼的不同工作室找到。
甚至一楼还有个露天咖啡馆,这里正是任重书院的品牌活动“Hour’s导师下午茶”的举办地点。
在这里,师生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可以一同探讨,一同学习。
尽管从外表看,任重书院的宿舍楼还是早期四层的灰色建筑,但从内部看,一楼的每个小房间都承载了不同的文化陶冶、学术支持或师生互动功能。
对于新生而言,在这样的宿舍楼度过四年,将对他们拓宽视野、提高人文修养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经验分享,干货满满
从武大招办微信公众号了解到,今年该校继续优化服务,着眼于高中到大学的身份转变,更多采取学长学姐经验分享的形式,与新生分享更全面的干货内容,帮助新生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顺利过渡。
为使内容更有条理、更具针对性,武大招办推出了“新生小贴士”,将主题划分为三大板块:“学在武大”聚焦大学学习,“安居珞珈”关注生活日常,“玩在武大”勾勒多彩的课余时光。
例如,在“安居珞珈”板块,武大招办参照往届学长学姐的行李箱,为新生整理了一份史上最全的行李指南,不管是需要携带的各类证件、生活日用品,还是常备药、家乡特产等,指南中都详细地列出,新生再也不用手忙脚乱了。
关于大学学习,武大学长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如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修读的专业?面对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该如何尝试、判断与选择?如果新生有这些疑问,正好可以提前了解,干货满满。
关于玩,公号分享了武汉市内吃喝玩乐的好去处,还整理了武汉23家免门票的4A级景区名单,供新生参考。(知道学生没啥钱,免费玩的景点多多推荐真好)
一连推出7篇详尽的新生小贴士(截至我们发送文章时),足见学校对迎新工作的重视。
另外,今年还新增了留言答疑环节。新生有不懂的,不明白的,都可以发问。
在“武大招办”微信公众号找到标题带有“新生小贴士”的推送,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问题,就会有专人及时回复,而且后续还会推出答疑专题。
这波操作真是周到用心,相信新生很快就能融入新环境,顺利开启新“旅程”。
报到攻略,用心!暖心!
点开中国人民大学的迎新网站,扑面而来的是学生的青春笑脸。
页面上方是“老生常谈”“新生攻略”这样的经验分享,页面右下是“新生i问”这样的互动板块,包括学生处的官方微博、微信以及专为新生建立的QQ群。
有点遗憾的是,今年我们未在学校官网找到像前两年一样详尽的报到攻略(报到须知写得清楚明白,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应有尽有),但还是忍不住想分享一下往年的报到攻略,因为超暖心。
报到攻略一开头就对迎新接站作出了安排。
机场、火车站都有人大的志愿者穿着工作衫等候着新生。
新生只要在首都机场航站楼、北京站、北京西站看见身着向日葵logo文化衫的师兄师姐,就算找到组织了。
如果到达站点没有设立迎新站,或者到达时间不合适,攻略中也给出了详细的交通路线,并注明坐地铁、机场大巴、打车各要多长时间以及大致费用,十分贴心。
考虑到新生可能是第一次来京,人生地不熟,攻略中还不忘提醒大家在打车时莫要误入“全国人大”或“北京市人大”。
对于错过接站时间而需要自行到校的新生,也不用慌,攻略里也给出了校内具体的报到地点。即便到得晚,老师也会等你到21:00,不会让你黑灯瞎火找不到组织的(瞬间有了安全感,拉了一波好感)。
手握这份体贴入微的报到攻略,无论新生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抵京报到,都不用害怕迷路了。
登录上百所高校的迎新网站、微信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的迎新工作都越做越好,各有特色,也都尽全力为新生做好服务。
我们也注意到,迎新工作做得好的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用心!不管是新生调查、书院迎新,还是报到须知撰写等,学校都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让每位新生在离家入校前就提前感受学校的温暖、关心。
随着“00后”成为新生主体,也伴随着各校在自身特点上的不断发掘与凝练,每年的迎新工作仍有不少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以及突出各校特色的举措。
愿未来的迎新工作都能给新生留下美好的初印象。
高校,加油!
来源:北京大学迎新网、复旦大学迎新系统、中国人民大学迎新网、武大招办(ID:wudazhaoban)、麦可思研究。
往期推荐
01.
02.
03.
本期责编|麦可思丁楠
分享、点赞与在看,至少帮我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