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4 23:20:28来源:半月谈
当在第三期节目中,beyond乐队的《Amani》,被改编为说唱歌曲《Wewe》时,《说唱新世代》在一开始就喊出的“万物皆可说唱”,已经不仅仅是“可以”说唱,而似乎就“应该”说唱。
黄家驹写下的斯瓦西里语歌词“AMANINAKUPENDANAKUPENDAWEWE”,意为“和平,爱,我们爱你”;而来自成都厂牌明堂唱片的夏之禹唱道:“说救我于水火,但火是他们放的,送来汽车微波炉和冰箱,不过是觊觎我们脚下古老而有限的宝藏,石油金属甚至祖先的骸骨……”主题涉及历史、父爱、98年抗洪(因为歌曲选自90年代)、和平等主题——说唱原来可以这样唱。
在说唱类综艺已经成为视频网站必争之地的这个夏天,B站的首秀《说唱新世代》以与众不同的姿势落地,在观众心中砸出一个绕梁三日的大动静。截至目前,《说唱新世代》总播放量破亿,弹幕数225万,豆瓣评分8.9。
为什么火?不妨看看网友是如何评价的,“说唱变形计是真的,高能都在下集”“选手水平高得不可思议,而且一个比一个有梗”“‘万物皆可说唱’的这个点真的不错,希望中文说唱多一点像节目里这样言之有物、有思考的词吧”……
既然名叫“新世代”,节目从一开始就不难看出它的“新”:选手们被拉到一座工业风的废弃厂房,要在这里度过接下来的赛程,每天的生存还要靠“哔特币”,选手以创作、公演、Battle等方式来赢取该币,用完之时就是淘汰之日——难怪被网友称之为说唱版的“极限生存真人秀”。
其实仔细分析,B站的确有着做说唱类综艺的天然基因:说唱是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也是B站用户十分熟悉的表达方式;B站近来一直以多元化著称,去B站看新闻、去B站上网课,而B站出品的说唱,从内容看是“万物皆可说唱”,从选手看除了职业说唱选手,也有大学生和上班族。
今年6月,B站说唱区上线,至今播放量突破24.9亿。B站宽容的社区文化和多元审美的平台基因为《说唱新世代》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但是,《说唱新世代》的“新”又绝不仅于此。“万物皆可说唱”并不只是内容范围的扩大,更重要的是,说唱不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表达和个人情感宣泄,它关注到更广阔的周遭万物,关注到这个时代的共同议题。
在第三期节目中,皇后乐队的《JailhouseRock(监狱摇滚)》被改编成《恋爱的烦恼》,融合了代际冲突和现代人的恋爱经历。在第二期节目中,选手陈近南演唱了为鼓励抑郁症患者而创作的作品《来自世界的恶意》,用平实的歌词为被误解的群体发声;Doggie叨叨的《RealLife》,取材于近期的真实新闻事件,用歌声控诉校园霸凌、呼吁关注教育公平。
《恋爱的烦恼》
而在此前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女性话题和校园暴力的探讨。
随着影视剧《三十而已》、女团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等作品现象级地传播,女性的生存境遇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说唱新世代》中,女选手于贞在《她和她和她》中唱道:“女儿啊,妻子啊,朋友姐妹啊,她和她们的想法/梦想啊,自由啊,不可爱吗……”
《她和她和她》
据说歌词里的三段故事都取材于于贞的朋友,女性力量在歌曲中得到了温暖而坚定的表达。女孩可以勇敢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也是当代独立女性的共同心声。
校园暴力也是与年轻人关联性较高的话题。选手圣代在《雨夜惊魂》中唱道:“这场恶作剧主谋一定是他,他总在班里伤痕累累,他是被边缘化最严重最可悲,同学们都排挤的那一类,就因为他平时不爱说话……”
歌词中没有华丽辞藻和口号式反对,但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校园暴力受害者的遭遇,让听者心有戚戚。
当然,除了关注现实议题,《说唱新世代》也有很多作品唱出了普通大众的共同情感,这在以往的说唱音乐中可能被视为“不够酷炫”,却是普通人最诚挚的情感,比如,热爱家乡。
来自杭州的说唱歌手TangoZ钟祺带来一曲《LoveParadise》,使用吴方言演唱,声音极具穿透力。吴语区观众自不用说——该曲已经被杭州亚运会官方微博转发点赞;就算听不懂吴语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其中爱得深沉的感染力。
《LoveParadise》
“这是说唱吗?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一些弹幕问。而正如一位网友在节目评论区所说,《说唱新世代》的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现状的描述和反映,有了许多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观的传承,让说唱能像诗词、时评一样,有更多社会意义,扩大了中国说唱的艺术承载边界和深度。
也许,从《说唱新世代》开始,作为舶来品的说唱音乐,在完成了本土化后,将完全走出原来的所有局限。说唱音乐会像一把柳叶刀,剖析出我们的社会肌理;又以它重视文本的传统,凸显出说唱音乐所特有的锐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