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3岁女孩被邻居吓出癫痫:教孩子应对冲突,看这一篇就够了!

发布时间:2020-09-19 11:36:06来源:超级育儿师

作者|琰琳

当你正在吃晚饭,楼上传来了拍皮球的声音,你会怎么做?

前两天在郑州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因为楼上3岁小孩玩球声音大,楼下邻居找上门希望安静一些。

可没想到楼上存放皮球时,球再次不小心滚到地下。

此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楼下女主人带着2个20多岁的儿子闯到楼上,殴打邻居家中8岁的女儿,还打伤了30多岁的哥哥和60岁的老妈。

看看受伤的图片,可以说下手非常重了。

连8岁的小孩都不肯放过,这么大片的淤青,真是让人气愤!

最可怜的是3岁小女孩,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可能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直接被吓出了癫痫

对此,网友们各执己见,有的表示理解:

也有的表示:

但更多的评论,竟然是——孩子就该打!

看到这样的评论,本来愤慨到热血沸腾的心,瞬间凉了——

没想到2020年了,还有人认为熊孩子犯错了,暴打一顿就好了?

而且更先进的是,可以用“爹妈不管自有人管”为护身符,殴打别人家孩子。

如果打不了孩子,那就去打孩子的父母——谁让他们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Excuseme????

什么时候施行暴力都可以如此冠冕堂皇了?!

拳脚相向,永远不是成熟的成年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最佳方式。

作为成年人,肆意殴打毫无还手之力的孩子,更是恃强凌弱的懦夫行为,不值得提倡。

以暴制暴,是最low的教育

一言不合就打别人家孩子,这样的成年人并不少见。

前不久在上海的一家游乐场,一名9岁的男童抢了一名女童的玩具。

女童爸爸直冲上前,扯过男孩,一边教训一边扇了一个耳光,之后又几次拉扯、推倒男孩。

男孩被吓得不知所措,连旁边的小孩子们都被吓懵。

看似为自己孩子讨回了公道,然而这种方法真的很low。

孩子看到的不是大人如何解决冲突,而是如何让冲突更加恶化。

小孩子打架不记仇,本来小孩子有点小摩擦没什么事,往往家长一动手,事态就升了级。

因为暴力护犊,三代十几口人能扭打在一起。

造成的流血事件也比比皆是。

网上有个孩子闹矛盾大人打架的视频,看了让人心惊胆战。

两位妈妈互相撕扯着头发,两位爸爸拳打脚踢,只留下小孩在旁边吓得哇哇大哭。

试图去拉大人却拉不住,还差点被只顾打架的大人撞倒,只能退到后边一边哭一边急得叫。

亲眼目睹大人的暴力行为,看着大人们恼羞成怒、恶语相向,甚至有可能是拳打脚踢、血肉横飞的场景。

对孩子来说,这是最可怕的恐怖片。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小,不记事儿,过后就忘了。

然而研究表明,即使是6个月的婴儿就会感受到紧张气氛,目睹暴力会使孩子整个压力荷尔蒙上升。

小孩子的大脑还没有成熟,如果经常目睹暴力,未来他在解决压力的时候,他的整个情绪反应和荷尔蒙,都会波动的比一般人还大。

换句话说,当你对别人家孩子使用身体暴力时,你的孩子正在经受精神暴力。

画面有多血腥,内心就有多崩坏。

你的冲动情绪和暴力行为,也都有可能被孩子观察模仿,日后复制粘贴。

这些暴力点滴,长久下来为孩子注入的负面情绪、焦虑不安和复制暴力行为的影响,都甚为可观。

以暴制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这是最low的教育,也会结下最恶的苦果。

教孩子维权,不能只靠“打回去”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

目睹儿子被欺负,杭州一位妈妈拦下儿子玩伴,拿着儿子的手,现场示范教孩子“打回去”,朝男童头部连打两下。

这位妈妈的举动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同——“我不允许孩子主动欺负别人,但如果孩子受了欺负,必须给我打回去。”

既然大人不方便动手打别人家孩子,那就教自己孩子打回去,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就在节目中讲过他同事的一个例子。

同事的孩子总在幼儿园受到欺负,后来同事便教孩子打回去。

可是结果真的好吗?

同事的孩子在尝到了打回去的快乐后,便总用暴力解决问题,渐渐变成了一个攻击性人格,导致在幼儿园里,谁都不跟他玩儿,每天形单影只。

可见,如果只教孩子“以暴制暴”地打回去,反倒会阻碍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发展。

尤其是如果孩子打回去的对象是有暴力问题且比他更强大的人,孩子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

而当孩子习惯了用“打回去”解决问题,也不会有什么动力去想别的方法来处理矛盾。

可是长大以后呢?难道也要靠暴力解决鸡毛蒜皮,成为一言不合就要打打杀杀的人吗?

培养出一介莽夫,是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培养出高情商和社会能力强的孩子,教会他通过沟通化解矛盾、遇难成祥,才是给了孩子一张平安顺遂的护身符。

教孩子处理矛盾,

提高孩子“社交商”

有数据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和技术因素只占15%,更多的是取决于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就会有矛盾纷争。

因此,提高孩子的“社交商”,恰当地处理矛盾,长大后孩子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更从容有序。

01

鼓励孩子表明态度,说出需求

孩子遇到矛盾冲突时,要鼓励孩子大胆用语言表明态度,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说出来。

如果孩子太小,语言和认知能力还达不到,家长就要给孩子做示范。

比如,大人可以对抢玩具的孩子说:这个玩具我的孩子正在玩,你不能就这样从她手里抢走。

请把它还给我的孩子,等她玩完了,我们可以给你玩。

事情结束后,可以对孩子说:以后你自己也可以向妈妈一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久而久之,孩子会从家长的行动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学会如何正向沟通。

02

引导孩子思考多种解决方法

家长需要为孩子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任何一件事,都有多种解决方法。

台湾心理咨询师郑美芳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妹妹想玩火车,哥哥却不让,妹妹便要伸手去抢,结果两个孩子起了争执。

她对妹妹说:“我知道你想玩火车,但是哥哥已经在玩了,你直接用抢是不对的。你想想可以怎么跟哥哥说,让你也能玩火车?”

这样的问话,既可以多给孩子机会思考,又可以让他们学习解决问题,对培养孩子的冲突解决能力非常有帮助。

大人刚开始教导小小孩解决问题时,会发现孩子通常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

所以大人要一边教导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一边跟孩子讨论他的想法。

久而久之,只要大人提供机会,孩子就能自己想出解决冲突的方法,不再需要大人提供建议。

03

教会孩子拒绝

《儿童社交心理学》作者李群峰在书中说:孩子越懂拒绝,社交商越高。

不懂得拒绝,一味地委曲求全、宽容忍让,大多数情况下,对方会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

家长要教会孩子,如果处于更加极端的情况,比如暴力胁迫,那就要非常严厉地用语言和表情抗议,大声地表示拒绝。

如果孩子天生胆小、害羞,家长要多带着孩子对着镜子练习说不,比如“打人是不对的!我不允许你打我!”

教会孩子拒绝,不仅能够建立孩子保护自己的强大气场,也会让孩子学会社交规则和分寸,更好地与小伙伴和谐相处。

04

教会孩子正当防卫

李玫瑾曾在节目中讲过自己家的案例。

她的孙女在幼儿园,被一个小男生抱起来扔了一下,脸磕到凳子,肿了起来。

她告诉孙女: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他抱你起来你挣脱不掉,那你就双手揪住她的耳朵,两边拽一拽,他一疼,就把你放下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李玫瑾支持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其实仔细分析她口中的“打回去”,并不是支持以暴制暴,而是提倡正当防卫。

以暴制暴,是别人打你一下,你打别人两下;别人打你两下,你打别人四下。

正当防卫,是停止对方的暴力,并不追加使用暴力。

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学校是开设自我防御课程的,教孩子简单的自卫反击术,比如别人从后面锁你脖子,你就跺他的脚。

在教会孩子必要时刻正当防卫的同时,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遇到欺负,你越害怕,对方越起劲。

千万不要胆怯害怕,被对方的强势吓住,更不要忍气吞声。

不卑不亢,有勇有谋,正当防卫,保护自己。

处理同伴冲突,是孩子的社交必修课,无处不在又无可避免。

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只会是孩子暂时的天使,无法变成他们永远的保护神。

既然如此,不如教会孩子应对矛盾冲突的方法,让他们带着勇气和智慧勇闯天涯吧!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12岁小学生,肺癌晚期!

这些坏习惯很多家长都没当回事!

▲曾国藩家训:让孩子吃这“三种苦”,

Ta会感激你一辈子!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