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18.7吨铁甲出水!与那场旷世海战有关……

发布时间:2020-09-23 15:22:12来源:羊城晚报

还记得吗,中学历史书上那场旷世海战!邓世昌指挥着撞向日舰的“致远号”、为免落入敌手而自沉的“定远号”……

9月17日,在山东威海湾刘公岛昔日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成功将定远舰上一块重达18.7吨铁甲起吊出水。

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这是目前国内出水的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防护装甲,进一步印证了定远舰的身份。

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无论是水下摄影、测绘登记还是设备维修,广东水下考古队为此次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贡献了丰富的广东经验。

广州打捞局是此次水下、水面工程的主要配合单位,定远舰遗址第二期调查工作中,有广东水下考古队三位队员黎飞艳、林唐欧、王志杰参与。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周春水,是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领队,目前他们在威海的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作为业内的权威专家,他参加过2012年以来广东多项水下考古项目,对广东在该领域内的专业力量十分熟悉。

这次定远号水下考古,周春水召集了三位广东队员加入。他在电话中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黎飞艳主要负责摄影,包括水下摄影与出水文物的摄影;林唐欧则主要负责出水文物的登记与绘图;王志杰是多面手,既负责水下清淤工作,也参与设备的维修。”

出水的唯一一块北洋海军装备的防护装甲!

周春水介绍,定远舰铁甲为康邦铁甲,即钢面熟铁甲的复合装甲。“此次发现的铁甲为一整块,高2.832米、宽2.60米、厚0.305米,重约18.7吨,是定远铁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

“在长达126年的时间里,铁甲的状态基本没有改变,表面几乎没有锈蚀或附着物,整体保存得比较完好。”周春水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此次水下考古收获颇丰,除了铁甲片,还发现了很多小口径的武器,“有上千枚子弹以及一些各种尺寸的炮弹头、铜构件。”

为探明威海湾内北洋沉舰的保存情况,自2017年开始,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的联合考古队开启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于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2019年夏,调查组确认这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沉址。

今年,包括定远舰铁甲在内的文物有上千件已经陆续出水,考古队基本摸清舰体残骸的整体情况。

截至目前,共发现沉舰主炮台遗迹,并出水各种文物上千件,以小口径弹药为主,还有撬棍、铜盖、弹壳、铜钱等铜质文物,木滑轮、甲板、麻将等木质竹质文物,青花瓷碗、玻璃等舰上人员生活物品。今年最重要的发现就是这块18.7吨重的铁甲,它进一步印证了战舰身份。

经过考古队员的测量与相关记录工作后,定远舰的这块铁甲于9月18日被安全送往刘公岛上,暂时存放在专门为定远舰遗址修建的文保室脱盐池内,并进行保护和脱盐处理。

从头到尾都是一艘“英雄的战舰”!

这块18.7吨重的铁甲背后有着一段悲壮的历史记忆。

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定远舰是作为旗舰(主力舰)与日军舰队周旋。周春水表示,面对日舰的围攻,定远舰完全靠防护装甲方才生存下来,因为子弹无法穿透这块坚固的钢板。

1895年2月4日,定远舰在威海湾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2月9日定远舰又被日军所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再受重创,当夜定远舰毅然选择自爆而沉。

“定远舰从头到尾都是一艘英雄的战舰。”在周春水看来,定远舰铁甲出水,成为甲午战争实物证据,是教育警醒国人的最好教材。“定远舰凭借其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战斗到了最后。这片铁甲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英雄的见证。”

为何说这片铁甲是发现定远舰的关键证据?周春水告诉记者,最重要是该铁甲的长宽尺寸与定远舰相吻合,“铁甲从上到下的厚度都是33厘米,定远舰又叫铁甲舰,所以铁甲就是它的最重要的一个身份标志。”

这片铁甲的发现也颇为不易。定远舰沉舰所在位置水深6米左右,战舰保存情况极差,且埋于泥下1米到3米,只发现了零星散落的战舰残骸,并未见连续的舰体。

“水下能见度很差,不足20厘米,这给水下勘探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周春水表示,队员每天要进行两班水下作业,分为上午和下午,每次作业时间不能太长,超过四十分钟就会有另一个队员来接替。

同时,水下也会有喇叭随时通知队员注意工作时长和气压,“陆地上也有安全监控,整体来看,我们的安全措施是非常到位的。”这样持续努力,终于获得了重要进展。

甲午沉舰系列调查是近年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随着“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相继被发现,为人们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更丰富、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见证着中国水下考古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此次“定远舰铁甲”的发现,对北洋海军、近代海军舰船发展史等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今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将与国内文保机构密切联系和合作,对出水文物进行脱盐等保护处理,以便早日与观众见面。

广东水下考古堪称“实力担当”!

今年56岁的黎飞艳来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水下考古摄影已经有15年的时间。忙,是他工作的常态。往往一个项目下来,他拍摄的照片近万张,多的时候有几万张,白天拍完,晚上还要接着处理图片。

眼下他就还在威海日夜忙碌着,忙到晚上十点多之后,记者才得以与他电话交流。

黎飞艳告诉记者:“这次定远舰的位置离岸边比较近,水下能见度比较差,我们带的大相机基本上都不能派上用场,只能使用携带方便的小相机加广角镜头。能见度特别差的时候,我们基本靠摸,所以这次水下拍的东西不是很多。除了铁甲,还拍了一些子弹壳炮弹等残片。”

水下考古摄影不同于田野考古拍摄,因为下水所带的气瓶气量有限,下水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确定文物位置、设置参数、调整灯光。以水下二十米左右的位置为例,黎飞艳需要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以上一系列操作,同时拍出有价值的照片。

水下考古的拍摄工作除了环境更为复杂,也更危险,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减压病”。水下作业时,身体每下潜10m,大致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的压强。潜水员从水下浮上水面时,若上升速度过快,就会形成“减压病”。黎飞艳告诉记者,严重的时候人体的血管会爆裂。

定远舰铁甲出水后,黎飞艳的拍摄工作已从水下转到地面,他还在威海忙着给出水的文物留影。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黎飞艳最满意的作品是在“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项目期间拍摄的一张瓷器的照片,“当时水下能见度比较好,古沉船舱位内码放的瓷器表面泥沙清理得很干净,瓷器的原始状态摆放得很整齐。刚好还有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特别适合拍照。”

其中一幅瓷器的作品在全国水下考古项目中都比较知名,很多学术交流都会用到这张照片。

“我们的实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可。”黎飞艳告诉记者,1987年“南海Ⅰ号”发现后,国内开始培养水下考古潜水员。2005年,为了继续跟进该项目,广东省自己培养了十位水下考古潜水员。紧接着2007年又启动“南澳Ⅰ号”项目,这批潜水员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潜水机会,“尤其是南澳水下环境比较恶劣,我们就这样被一步一步锻炼出来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表示,广东考古队在“南海Ⅰ号”及“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才结构也比较合理。

同时崔勇也强调,水下考古在全国就是“一盘棋”。很多项目都是集全国的力量去共同推进。有时候一个工地需要三四十个人轮换着工作,单个省份很难进行,必须要互相支持。“湖北、海南、江苏、福建等省份都参与了此次定远舰水下考古项目,且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定远舰的“前世今生”

定远舰,是由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原属德国,二战后划归波兰)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为清朝北洋舰队的主力舰。1881年开工打造;同年12月28日制成下水,花费约140万两白银;1885年驶抵大沽口,同年10月开始服役于清朝北洋水师。

定远舰于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舰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被迫搁浅在刘公岛海域充当“炮台”。

由于进水严重,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放弃定远舰。时间紧急,为防止定远舰落入敌手,定远舰舰长刘步蟾下令将其炸毁。当夜,刘步蟾亦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时年43岁。

为纪念这艘著名的战舰,现仍有1:1规格的定远舰模型停泊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基地。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孙磊黄宙辉

图片|黎飞艳(署名除外)

编辑|秦臻

校对|黄小慧

审核|周乐瑞

签发|李春炜

猜你喜欢

按以下步骤

把羊晚君设为“星标”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