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科技 文章内容

下一代数据存储是什么样?华为周跃峰:全场景智能、多云融合

发布时间:2020-09-28 07:21:06来源:海峰看科技

数据存储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基石,正面临烟囱化、价值提取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以及云化整合难等挑战。下一代数据存储方案,必须要能解决这些挑战,以在中国新基建背景下,更好支撑各地数字经济和各行业数字化发展。

对此,近日在HUAWEICONNECT2020上,华为全面阐述了下一代数据存储解决方案OneStorage,为企业提供按需分配的存储资源服务,以及自动化的数据运维管理,并支持开放架构、多云连接和融合,引领存储产业走向全场景智能,多云融合。

数据存储仍面临着三大挑战

在工业文明时代,公路铁路这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今天面向数字经济、面向数字文明,数据基础设施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数据基础设施,就是利用数字化的技术,采集、保存数据,并且最大化发挥数据的价值。

但是在支撑数字经济方面,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存在挑战。

一是数据中心存储烟囱化,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当前只有不到40%的存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存储之间数据流动困难,数据价值提取难度大;

二是管理效率低,运维操作复杂、耗时耗人;

三是云化整合难,多云之间形成孤岛;云原生存储服务和传统企业存储之间融合困难。

如何解决这些挑战?作为中国市场存储第一、存储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华为,提出了解决办法。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发布了华为下一代数据存储解决方案OneStorage。

周跃峰表示,OneStorage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新一代数据管理引擎DME(DataManagementEngine)和新一代基于全分布式内存互联内核的OceanStorOS存储操作系统。

DME实现数据存储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管理,整个过程可视、可控、可追溯。OceanStorOS支持异构算力、多种介质、多样网络、多样形态专用硬件,服务企业核心、海量数据以及边缘数据等不同场景的系列化数据存储(例如OceanStorDorado系列企业存储,OceanStorPacific系列海量数据存储),并通过全分布式内存互联内核构建全局内存,实现高可靠、低时延(10µs级)。

OneStorage为用户提供三大价值

具体来看,华为OneStorage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有效应对以上挑战,提供三大客户价值。

第一,存储资源按需分配,数据自由流动OnePool。OnePool将不同的存储阵列形态,包括全闪、融合、高密、蓝光等存储设备,整合成统一数据存储资源池。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设计与之匹配的数据存储服务等级,并按需分配存储资源,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同时,数据基于全生命周期策略,在不同的服务等级之间自由流动,让数据始终存储在最合适的位置,并使得数据价值提取最优化。

第二,全场景智能管理OneEngine。OneEngine将智能引入数据存储管理引擎,实现数据存储“规-建-维-优”全场景自动化。

:在客户授权前提下,系统自动化采集现网最小集配置信息,基于业务最佳实践和专家经验快速完成看网讲网工作,输出满足应用诉求的服务等级模型供用户参考。

:自动化的完成各个服务等级的存储资源的调度、分配、映射和挂载。

:围绕问题实现快速根因分析、故障点定位及修复方案推荐,基于预制策略自动化完成故障隔离或者故障修复。

:面对业务负载带来的性能和容量诉求,通过QoS调整、数据流动和扩缩容来快速满足业务要求,同时确保业务不中断。

第三,开放架构、多云连接和融合OneFramework。基于统一开放的软件架构,通过南北向业界标准的API接口,实现存储与多云的连接与融合。

OneFramework一方面通过一池对接多云,避免多云导致的数据存储管理孤岛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将华为存储的企业级特性,如复制、双活等数据保护能力以服务的方式平滑融入华为云,为用户提供例如云容灾、云备份等云上数据保护能力。

这得益于新一代基于全分布式内存互联内核的OceanStorOS存储操作系统。华为OceanStorDorado系列企业存储,OceanStorPacific系列海量存储都基于统一的OceanStorOS,解决客户不同场景的数据存储诉求,支持异构算力、多种介质、多样网络、多样形态专用硬件。

“华为以更高效率、更优性能、更敏捷业务为目标,坚持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让存储走向全场景智能,多云融合,与客户和伙伴共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在演讲的最后,周跃峰表示。

黄海峰,独立科技观察者,从业十多年,研究5G、手机、IoT、光、互联网、云、AI等。

聚焦现场、干货、观察、爆料。

本账号覆盖今日头条、百度、搜狐、凤凰、新浪、网易、知乎、腾讯快报、一点资讯、微博、大鱼等。

联系方式:174455367

先别滑走,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点击右下方“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