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那个内向爱哭的孩子,终于敢把被别人抢走的玩具抢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0-10-04 13:21:16来源:父母堂

关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

孩子玩具被抢,作为家长是应该息事宁人,还是帮孩子“抢”回来呢?

昨天,闺蜜跟我吐槽,晚饭后带2岁的儿子去公园玩,同时还带了一辆新买的挖土机玩具。但是,她儿子还没玩一会,就被一个男孩抢走了。

当时她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不该帮孩子抢回来。纠结了一会之后,看看儿子没哭闹,也就没有插手。

关于在外被抢东西这个问题,估计每个孩子都遇到过,内向的孩子遇到往往都是一脸懵,不吭声地忍下来。

遇上这种问题,有的家长选择息事宁人,有的家长则在纠结是引导孩子自己拿回来,还是他们帮忙出手拿回来。

当你遇到这问题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呢?

1

当孩子东西被抢

顾面子还是孩子?

当遇到孩子物品被其他孩子抢走时,不同观念家长,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1、选择息事宁人的家长

这位妈妈有个28个月的儿子,当天她和孩子带了锹去玩沙子,来了一个小孩要和她儿子换锹,她儿子不同意换。

结果对方孩子的姥姥在她儿子沉默时,就一直跟她儿子说:你给小弟弟玩会儿呗,你看你大,你是哥哥,你让着点弟弟。

然而她儿子还是无动于衷,结果对方孩子的姥姥就是直接上手将锹抢走了。

遇到这个场面,这个妈妈觉得应该要培养孩子大方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在他人把自己孩子的物品抢走时,还劝自己儿子:你给他玩一会吧。

她儿子还是不说话,但是开始默默用手抓沙子。

最后,对方还锹的时候,还发现锹损坏了,而对方咬定锹原本就是坏的。

这个妈妈碍于面子,怕以后在小区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跟自己孩子说:锹是坏了一点,没事,不耽误玩。之后就带着孩子回家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妈妈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总让我感觉非常非常地不舒服。

2、插手帮孩子抢回来的家长

以下这个例子则是会“插手”帮孩子抢回来的家长了。

妈妈带着自己4岁女儿在小区儿童游玩区玩,女儿带了一个兔子玩偶,结果一个比她女儿矮一些的女孩看中了这个玩偶,她女儿一时没有防备,玩偶被小女孩抢走了。

她女儿顿时就不开心了。

这时,这个妈妈蹲下跟女儿说:那是你的玩偶,如果你不想给那个妹妹玩,你可以去找妹妹要回来。

于是,她就带着女儿走到小女孩面前,她女儿小声开口让小女孩还给自己。

谁知小女孩的奶奶竟然说:小孩子要学会分享,不要这么小气,妹妹喜欢这个玩偶,你就给妹妹玩一会吧!

本来这个妈妈还想着都是一个小区的,如果孩子自己能解决,她就不出面了,免得以后见了面尴尬。结果一听对方奶奶这话,就直接不客气地把玩偶抢回来了。

这下小女孩的奶奶还不乐意了,开始数落起来:孩子不懂得分享就算了,你一个大人怎么也这么不懂事,还跟小孩抢东西,一个玩偶而已,至于嘛!

这个妈妈立马反击道:这个玩偶本来就是我女儿的,她有权利决定给还是不给别人玩,再说了,你们这行为是抢,既然是抢,我们为什么要懂事?

说完,她就带着女儿继续玩了,同时还发现拿回了玩偶的女儿明显开心了很多。

这更让她坚定了自己及时出手帮助女儿抢回玩偶的行为是无比正确的。

确实,如果是我遇到这类问题,我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引导孩子去自己抢回来,甚至会在必要的时候出手帮助孩子抢回来。

因为这不是一个物品的问题,而是孩子安全感问题。

2

主动分享是好事

被迫分享是伤害

一般在孩子2岁左右就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他们知道:

我的东西我有权利自己做主,给或不给别人,都可以自己说了算;

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允许,不可以随便拿;

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还回去。

我们先试想一下,在孩子已具备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时,他们清楚地了解了不能随便不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

但是当他们自己的东西被抢之后,他们是不是也会困惑,我妈妈教我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为什么别人却可以不经我的允许就拿我的东西呢?

更有甚者,像之前那个选择息事宁人的妈妈一样,还告诉孩子要分享,那孩子心中原本明确的界限感就会被撼动:为什么我明明是物品的主人,却没有支配的权利。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也可以去抢别人的东西呢?还是以后别人抢我的东西,我都要逆来顺受呢?

所以说,当孩子的物品被抢走时,要引导他们自己拿回来或者帮助他们拿回来,否则将是对孩子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的破坏。

在很多家长眼里,当自家孩子的玩具被抢时,如果立即就去抢回来会被对方认为是小气的表现,只有大度和分享才是好孩子。

当然,如果孩子是自己主动愿意分享,那么确实是件好事。

但是如果孩子是因为迫于成人的这种想法,而被迫退让,哪怕让的只是一块随处可见的石头,都会伤害到孩子。

因为这些物品都是他们确认自我边界的标志,一旦被抢走,就好比有人入侵了自己的边界,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这对他们的成长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再者,分享和抢回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分享,是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前提是自愿行为;

抢回,是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物品,乃捍卫主权的被动行为。

简单来说,分享是心甘情愿,而他人不管我愿不愿意就拿走,那是抢。虽然看似只是一个玩具,但是如果物品价值足够大,那就是犯罪。

而抢回则是捍卫孩子的权利,捍卫他们的边界感。

3

捍卫孩子的边界感

儿童教育专家珍妮特·兰斯伯里在《有边界,才自由》一书中的比喻非常形象:

孩子对边界的需要,有如在黑暗中驾车过桥——如果桥两边没有栏杆,他们只能慢慢试探性地通过;但如果两边有栏杆,他们就可以轻松自信地驾车通过。

所以,当遇到有人抢自己孩子物品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当我们的物品被人抢了的时候,我们是有权利将其要回来的。

当然在要回来之后,也不要忘了给予对方孩子安慰,毕竟这是一个双向教育的过程,可以让对方孩子懂得要尊重别人的边界,同时帮助自家孩子守住自己的边界。

此外,建议家长哪怕亲自出手也要帮助孩子抢回来,除了捍卫孩子的界限感之外,同时也是教孩子学会拒绝。

《破产姐妹》中的MAX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是靠拒绝而来的。如果什么事情,别人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给你就要,那只会让人不把你当一回事。

毕竟谁都不想将自己的孩子养成怯弱的性格。

同时,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学会抢回自己物品之后,会不会摇身变成一个会强抢他人物品的孩子。

因为在学习抢回自己物品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边界感,他们会懂得什么时候该分享,什么时候该抢回来,而别人的物品没有经过对方同意是不能私自拿的。

看到这里,你的孩子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是怎么做的?

-TheEnd-

—好物推荐—

摇粒绒外套(多色)

49元起↓(节后发货)

“点赞”“在看”和我一起成长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