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全国高血压日】“18岁以上知晓血压”,健康血压,就从现在开始!

发布时间:2020-10-08 13:20:14来源:健康沙区

全国高血压日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正持续增长,全国年平均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据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透露,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农村高血压患病(28.8%)率高于城市(26.9%);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以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此,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专门组织编制了“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你都掌握了吗?

01.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02.

二、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03.

三、定期测量血压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应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居民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应持续监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5.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04.

四、高血压的预防

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有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05.

五、高血压的治疗

1.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

2.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可耐受者建议降至130/8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以上患者降压目标在上述目标值基础上可适当放宽。

3.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科学降压,心脑肾并发症风险就会下降。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4.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

06.

六、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提供长期随访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图说科普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好信息与他人分享,收获更多健康!

查看更多健康信息,请进入公众号资料页面查看历史消息!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健康沙区!(微信号:spbcdc)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