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0 12:20:13来源:健康财富订阅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
伴随着金秋十月的到来,秋燥又开始困扰大家了,不少人出现眼睛干涩不适的症状,滴眼药水似乎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现代生活环境中,因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干眼症的人群明显增多。滴眼药水虽然能暂时缓解眼睛干涩,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眼睛又干了。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抵御秋燥,缓解干眼呢?
多补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朱莺主任医师介绍说,多喝水可以直接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咽干等症状,对干眼症同样也有缓解作用,因为水是形成泪液的基础物质。也可以利用开水、茶水、菊花水等的蒸气熏眼,直接给眼睛补水。
除了直接喝水外,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牛奶、豆浆,适当饮用蜂蜜,以及各种汤品,都可以补充水分。尤其是山楂、橄榄、柠檬、生梨、柚子、柑橘、黄瓜、莲藕、百合、银耳、枸杞等食物,以及沙参、麦冬、石斛(枫斗)、西洋参等药材,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可以促进机体分泌体液,缓解秋燥,滋润眼睛。
多眨眼
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0~15次,这是机体为了保持眼睛湿润度而形成的神经反射。因为眨眼这个动作会将泪腺分泌的泪液均匀地“涂抹”在角膜和结膜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泪膜。而这层泪膜通常在15秒左右后破裂,这个时候就会刺激神经反射产生眨眼的动作。朱主任表示,如果眨眼频率过低,泪膜破裂后没有及时补充泪液,结膜和角膜就会变得干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干眼症。
人在紧张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同样的,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盯着手机、电脑等屏幕时,也容易“忘记”眨眼。所以,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干眼症。为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多眨眼,维持适当的眨眼频率可以缓解、避免眼干。
多运动
多参加户外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我们的眼睛从长时间的近距离视物中解放出来,增加远距离视物的时间,远近调节可以避免视疲劳。一些球类运动还可以增加眼球各个方向的运动,锻炼眼睛的“小肌肉”,从而促进泪腺分泌,保持泪道通畅。
朱主任指出,还有一种专为眼睛设计的“运动”——眼保健操。可以通过转动眼球、按压眼周穴位等方式,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也能改善干眼症。
少视频
朱主任还介绍说,近些年来,手机、电脑、ipad等各种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催生了一种名为“视频终端综合征”的眼病,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除了出现眼干症状外,还伴有眼痒、眼烧灼异物感、视疲劳、眼胀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因此,眼干者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注视,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每隔1小时左右需休息片刻。
少烦躁
秋燥除了使身体变得干燥外,也会使心情变得“烦躁”。而烦躁的情绪也会影响机体健康,使人“上火”,耗伤津液,导致眼干。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是预防干眼的要素之一。
少辛辣
辛辣食物多温燥,会进一步加重秋燥,同样也会加重干眼症。因此,干眼症患者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胡椒、花椒等。
此外,朱主任还提醒说,秋冬季节很多人喜欢进补,如果进补不当也会加重干眼症。比如:体质燥热、容易上火的人,如果食用温阳燥热的食物,就会“火上浇油”,灼伤津液,加重干眼症。所以,这类人群还应少吃羊肉、桂圆、炒瓜子等燥热食物。
专家简介
朱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干眼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糖网病、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小儿眨眼、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等疾病。
END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