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鲁豫”有约,“渝”您相见丨氢吗啡酮围术期镇痛专场火热来袭

发布时间:2020-10-10 16:20:12来源:人福镇痛E线

9月29日下午,“鲁豫”有约,“渝”您相见——氢吗啡酮围术期镇痛专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张加强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卢锡华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治松教授担任主持,特别邀请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苏帆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姜丽华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崔明珠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天德教授,潍坊市人民医院郞堡教授,河南省胸科医院孟宪慧教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永强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叶茂教授,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傅洪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高成杰教授,荷泽市立医院苗韶华教授,以及宜昌人福药业总裁助理徐高俊先生等重要嘉宾。

01

嘉宾致辞

“鲁豫”有约,“渝”您相见

主持人 张加强教授

苏帆教授:感谢宜昌人福药业公司提供本次线上交流平台,让山东、河南、重庆地区麻醉同道得以探讨围术期镇痛话题。临床上部分骨科患者,如膝关节和踝关节置换患者经静脉镇痛泵给药的镇痛效果并不佳,在局部麻醉浸润、关节腔灌洗等其他镇痛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氢吗啡酮用于椎管内麻醉,进行多模式镇痛。为研究术后镇痛的最佳用药、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配伍方案,我院也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期待最后的研究成果。围术期镇痛与多模式镇痛话题一直是临床讨论的热点,希望各位麻醉同道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全面探讨,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姜丽华教授:本次鲁、豫、渝三地麻醉学专家将与在线麻醉同道一起探讨氢吗啡酮的围术期应用,希望通过麻醉学专家对讲课梳理、经验分享,能够为临床麻醉医师提供重要帮助。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徐高俊先生:我谨代表宜昌人福药业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长期以来,宜昌人福药业一直致力于镇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正如两位大会主席所言,围术期的各种镇痛产品都各具特点,我们应当在围术期各阶段发挥各类镇痛药物的作用和价值。由宜昌人福药业研发的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代谢产物无活性、无封顶效应等特点,期待本次与会嘉宾的学术讨论可以助力更多临床医生,让更多患者获益。

02

学术研讨

“鲁豫”有约,“渝”您相见

主持人 卢锡华教授

讲题:成人术后疼痛管理

讲者:崔明珠教授

手术后疼痛

手术后疼痛是伤害性疼痛,也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7天。目前国内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且术后疼痛也为手术患者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从而使患者下地活动延迟,推迟出院时间,影响其对医疗活动的满意度及医院声誉。术后疼痛如果在早期不能得到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或持续术后疼痛,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

疼痛管理治疗

急性疼痛管理的目标包括最大程度的镇痛,最小的不良反应,最佳的躯体和心理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201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提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麻醉科医生都应采用多模式镇痛的疼痛管理治疗。多模式镇痛不仅包括各种镇痛方式的联合,也包括各种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首选用药,但是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瘙痒等。

氢吗啡酮

氢吗啡酮是吗啡的半合成衍生物,是高选择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如下特点:①起效快,5分钟起效,20分钟达峰,血药浓度稳定;②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不封顶,镇痛作用为吗啡的5~10倍,治疗指数是吗啡的3~4倍,对吗啡耐受患者的优势明显;③代谢产物无活性,通过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大量代谢,两种主要代谢产物无明显药理学活性;④副作用少,目前氢吗啡酮已被西方国家广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并且是众多指南推荐的术后镇痛一线用药。

“鲁豫”有约,“渝”您相见

主持人 李治松教授

讲题:氢吗啡酮在椎管内镇痛中的病例分享

讲者:郞堡教授

病例一

患者,男性,60岁,170cm,78kg,ASA分级Ⅱ级

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前列腺电切术

术前诊断:前列腺动态未定肿瘤;前列腺增生;2型糖尿病;TURP术后

现病史: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加重2周”入院。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史10年,空腹血糖最高10.0mmol/L,规律口服“二甲双胍”,自诉控制不佳。2015年曾于外院行TURP手术,自诉术后恢复差;否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肝炎”等病史。

麻醉过程:入室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心电图,面罩吸氧;于L3~4间隙行椎管内麻醉,在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15mg,并于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约3cm,确认导管位置后,并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硬膜外腔注射0.4mg氢吗啡酮;术后硬膜外镇痛:1mg氢吗啡酮+85mg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100ml置于镇痛泵,2ml/h持续泵入。

手术过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手术顺利。

病例二

患者,女性,160cm,65kg,ASA分级Ⅰ级

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肌肉病损切除术

术前诊断:右下肢肿物

现病史:因“发现右下肢肿物半年”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炎”等病史,既往10余年前左膝外伤术后。

麻醉手术过程:入室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心电图,面罩吸氧;于L3~4间隙行椎管内麻醉,在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15mg,并向硬膜外腔注射0.4mg氢吗啡酮。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手术顺利。

用药体会

对于下肢及泌尿外科的手术,硬膜外负荷量氢吗啡酮为0.4mg,复合罗哌卡因+0.02mg氢吗啡酮每小时持续泵入或单次硬膜外用药,其镇痛强度足够,明显减少了其他镇痛药物用量,术者及患者满意度高。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引起的呼吸抑制较轻,与吗啡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相近,但是氢吗啡酮的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

03

专家面对面

1

卢锡华教授:在国外氢吗啡酮已被广泛用于围手术期镇痛,急慢性疼痛、癌性疼痛的治疗,目前国内临床则多用于围术期术后镇痛,氢吗啡酮在围术期的其他阶段、急诊疼痛处理以及慢性癌痛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是否具有应用前景?未来有哪些临床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姜丽华教授:氢吗啡酮的镇痛效能强,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用于椎管内镇痛以及静脉镇痛的效果更好。因此,氢吗啡酮可适用于围术期镇痛的各种场景,如手术中镇痛、无痛诊疗、癌痛治疗等。有文献报道,氢吗啡酮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还可作为镇痛不足时的补救镇痛药物,今后我们可以在分娩镇痛领域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苗韶华教授:我院已有半年左右的氢吗啡酮使用经验,氢吗啡酮在我院被广泛用于胸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诱导、手术中以及术后的镇痛,据观察,患者使用氢吗啡酮后瘙痒、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极为少见,根据不同手术类型,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纳布啡等其他麻醉药使用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

2

李治松教授:郞堡教授介绍了氢吗啡酮用于椎管内镇痛的临床经验,能否请其他教授也分享各自的使用经验?结合氢吗啡酮在其他类型手术和应用领域中是否具有同样获益?

张永强教授:能否请郞堡教授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剂量0.4mg的氢吗啡酮?药物浓度是多少?

郞堡教授:病例中主要介绍的是氢吗啡酮在硬膜外镇痛中的使用,我们在使用时可以用生理盐水稀释至几毫升推注,也可以稀释于低浓度的局麻药中。值得注意的是,用生理盐水稀释时镇痛作用时间会稍短。

张永强教授:阿片类药物通过脑脊液扩散,从而和脊髓背角的阿片受体结合,达到镇痛效应。既往吗啡被认为是硬膜外镇痛用药的金标准,但是吗啡副作用多,小剂量使用的镇痛效果不足。氢吗啡酮的镇痛效能强,对μ受体的选择性更高,副作用更少,应当是很好的椎管内镇痛药物,但是其临床应用范围及具体的镇痛效果仍待进一步的大样本量研究。

傅洪教授:我院也在尝试进行氢吗啡酮用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研究,目前镇痛药物种类多样,可选择的余地更大,麻醉医师应当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提供多模式镇痛方案。今后若循征医学证据充足,也可进行椎管内镇痛的用药尝试,进一步摸索使用剂量、复合用药配方。

3

李治松教授:能否请各位教授分享氢吗啡酮用于胸科手术镇痛的经验?

苏帆教授:胸科手术术后患者咳嗽可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运动性镇痛。运动型镇痛方法主要包括缩小刀口创伤、神经阻滞、椎管内镇痛,椎管内镇痛常使用低浓度局麻药以产生运动-感觉分离状态,吗啡是以往常用的镇痛药物,而目前氢吗啡酮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更少,希望可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孟宪慧教授:胸科手术创伤大,尤其关注围术期全程的镇痛,术前可以给予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如氢吗啡酮、羟考酮等,让患者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平静入室;术后需要进行充分镇痛,建议使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方式。氢吗啡酮(0.15~0.2mg/kg)入镇痛泵的镇痛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低,镇痛的满意度更高。

高成杰教授:胸科手术的疼痛刺激更大,我院经常采用麻醉诱导和手术结束时给予负荷量的镇痛药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后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等方式。常用的预防性镇痛药物包括氢吗啡酮、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

叶茂教授:胸外科手术目前主要是采用术前椎旁神经阻滞+术后氢吗啡酮入泵的多模式镇痛方式。我院主要将氢吗啡酮用于泌尿科、耳鼻喉科等各类手术,从临床效果来看,术后氢吗啡酮入静脉镇痛泵的用药量小于舒芬太尼,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舒适度较高。

04

会议总结

苏帆教授:本次会议中,鲁、豫、渝三地的麻醉学专家详细介绍了氢吗啡酮在胸外科手术、以及骨科手术的围术期应用,通过病例学习及经验分享让线上的麻醉同道受益匪浅。

姜丽华教授:感谢各位麻醉学专家的倾心参与,本次会议不仅解读了氢吗啡酮围术期镇痛的要点,各位麻醉专家也对氢吗啡酮的临床应用拓展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使得大家收获良多。期待今后更多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开展。

(本平台与vision麻醉眼界同步发布)

往期热文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