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日本人反战同盟在宜昌前线

发布时间:2020-10-12 18:21:54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1940年12月3日,第六战区宜昌前线,十余名穿着中国军服的日本人来到国民党军第26军军部。宜昌地区是川东的“第一道大门”,是拱卫战时首都重庆、不容有失的战略要地,是敌人混进来了?原来,这群日本人是“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会”的成员。

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组织的反战团体。发起人是日本著名反战作家鹿地亘,成员很多是觉悟的日本战俘。1940年7月20日,在郭沫若、冯乃超等共产党人及政治部第三厅的支持下,于重庆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会总部,鹿地亘任会长。之后,组成前线工作队,由鹿地亘带领,于12月初来到宜昌前线,开展对敌宣传攻势。工作队出征前的欢送会上,郭沫若致辞,其中说道:“各位的坚强决心和勇敢行为,证明我们是坚定地站在同一战壕里的。我们的脉搏在一起跳动。我们的血液,流向一个目标。”

多种方式的对敌宣传

鹿地亘

12月5日,鹿地亘等9人来到位于赵家湾的第41师司令部,得到师长丁治磐的热烈欢迎。次日午后,反战同盟前线工作队出发前往101团大脑山防地。在侦查阵地及地形后,趁着夜色,工作队在距敌第13师团405.7高地450米处架设设备,利用扩声机对敌广播,于晚六时半开始播音,直至晚九时。

最先播放的是鹿地亘开场白,他说:“日本士兵诸君!13师团的同胞们!我们是日本人民海外代表……今晚互相来谈谈话吧!谈话的时候,如果哪一个放枪,也就是被谈话完全打败了的证据,好吗?……我们谈谈同胞同志的老老实实的话吧!好——现在开始了!”

之后由工作队成员陆续播音。有的作演讲,有的宣读反战标语,最吸引日军士兵耳朵的,大概是队员们演唱的反战歌曲。“父亲呀!你太傻了,在钢盔也要晒化了的炎热中,与战死的尸身睡在一起,啮着草根,喝着泥水,伸着下巴,走了几千里,唉!你也真能走。丈夫呀!你太傻了,于严寒彻夜的气候下,在水和尿一样的小河中,一直泡了三天,十日也不进饮食,唉!你也真能忍受……”

至12月31日,反战同盟前线工作队于夜幕中在第41师101团、102团,第44师130团、132团阵地共用扩音机对敌广播16次。扩音设备一般距离敌阵地250—400米,为与日本士兵交流,工作队员还冒着被敌枪击的危险,前进到距敌日军阵地一两百米处,用喇叭筒喊话15次。

除了用扩声机广播和用喇叭筒喊话,前线工作队员还设法让纸质宣传品到达日军官兵手中。他们将宣传印刷品包装起来,然后包入石块,将之投入日军阵地之内,或者将宣传品吊悬在日军阵地的铁丝网之上。这些宣传品多为政治部第三厅制作的传单,内容丰富,有的劝导日军反战,有的说明我军优待俘虏,有的揭露日本国内的危机或日本军阀政府的本质。如传单“到和平村来”,内容为“说明我国为日本俘虏设和平村过幸福生活”,传单“亡国预算”,内容为“指出敌当局与全世界为敌,国民已在饥饿线上应即停止战争”。

对敌宣传一般在黑夜进行,每日中午12时至下午二时,则教授官兵日本语口号。12月7日开始第一期教学,41师抽调百余名官兵前来听讲。丁治磐师长在日记中提道:“工作队教授士兵日语甚为热心,教授亦甚得法,所习语句简单易于记忆。”14日,第一期授业结束,“毕业的士兵在火线上,亦尽量用日语向日军呼喊,据闻所收效果颇良。”至1941年1月11日,前线工作队在41师、44师、55师及江防司令部等处,先后开办了四期日语口号培训班。我军前线官兵掌握这些日语口号,也有助于今后对敌宣传的开展。

政治部第三厅在1940年呈报的宣传工作报告书中指出,对敌宣传之中心内容为暴露敌国危机提高敌军反战情绪,以促成敌军反战,伪军反正。反战同盟前线工作队的对敌宣传基本是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而且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日军的反应及宣传效果

前线工作队出现在101团大脑山防地时,正面日军第13师团104联队内也有一队“宣抚班”,成员很多是中国人,他们极力向中国士兵宣传,试行诱降。12月6日晚前线工作队的宣传攻势,“日本军宣抚班,全被压倒而沉默”。日军方面要求翌晨9时会面。7日上午9时,我军一位杨营长化装成士兵与敌宣抚班中一位自称李参谋的出阵地对话。李参谋“秘密说出昨夜因受我工作队播音宣传之影响,日军士兵颇有动摇之形势”,并提醒说:“因为日军的长官正非常愤怒,希望播音者注意,勿被日军所射击。”分别时,杨营长将前线工作队准备好的一笼橘柑赠给对方,笼中夹有宣传单。李参谋回日军阵地后,工作队员“眼见日兵廿余人围着李某,将橘子及宣传品抢分一空”。

两军的交流似乎有些效果,7日晚,工作队对敌播音时,敌军一枪未发。8日晚,有一队似斥候的日军,悬扬白旗,在铁丝网外侧出现,听取我方之播音,并取走由我方放置在那里装有宣传品的橘柑二笼。13日,大脑山正面的日军派来代表,送来许多罐头,并说:“对于诸君所谈话之内容的主旨,非常感动。我们也希望和平,所以请由你们提出和平的条件。”日方所谓“和平条件”,当然是故作姿态,但前线工作队在次日晚播音时,严正地表达了反战同盟的态度,提出“和平四条”,痛责侵略战争,促其反省,希望他们“根据人民的意志,结束战争”。15日,日军宣抚班无言以对,传话说:“已经与诸君没有谈话之必要,我们明日回汉口去。”

与101团正面日军同我方交流不同,102团、130团和132团正面敌军面对工作队的宣传反应剧烈很多。12月10日晚,工作队首次在102团阵地对307.4高地敌军播音,“日军因受意外刺激,似陷入困乱,常用步枪射击、机关枪扫射”。当晚,日军对使用喇叭宣传的工作队员也时时射击。

据前线工作队分析,对于我方的宣传,日军士兵与军官的反响是不同的,一般士兵常常聆听播音,并“常传来含有亲爱之情的应答声”,但日军军官“则呈恐慌之状”,便下令干扰我方播音。12日晚,工作队的演说让日军士兵深有同感并有回应,于是日军军官“下令吹鸣熄灯号,以令日军士兵沉静”。26日晚,日本士兵在阵前出现,听取播音,并对我方的谈话,发应答之声,但日军突然在右翼阵地集中步枪、机枪、投弹筒开火,用枪炮声覆盖了广播的声音。29日晚,工作队用喇叭筒在距敌300米处喊话,日军开动汽车,用噪音干扰。31日晚对敌播音,当130团防地正面的日军与我方相互唱歌并对话时,日军突然打开探照灯,并集中发射步枪、机关枪、火炮等,“用以威吓,猛烈一时”。

前线工作队的宣传工作引起了当面日军上级的重视。据中国方面侦察到的情报,12月27日,有日军高级指挥官从宜昌城区分乘7只小艇到前线,特来视察我方播音宣传的情况。29、30日连续两天,日军出动轻轰炸机及侦察机二十几架,轰炸了132团阵地,又在前线工作队宿舍上空侦察,并撒下许多传单。

反战同盟的解散

1941年1月25日,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会前线工作队结束前线工作,启程返回重庆。当他们回到重庆时,上万市民夹道热烈欢迎。政治部第三厅、留日同学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等机构、团体组织了“陪都各界欢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前线工作队回渝筹备会”,在1月31日召开了欢迎大会。可见,反战同盟尤其是前线工作队的工作得到了民众的充分肯定。

但国民党上层对鹿地亘领导的反战组织充满疑虑。时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在致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电中,虽然肯定“反战同盟会工作热心努力,最近在前方宣传,有相当效果”,但认为“当与敌方对话时,敌亦诱以思乡之言,其中由俘虏而来者,似受感动”,所以要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与生活。1941年八九月间,国民党索性以“内部思想复杂”为由,解散了反战同盟,令鹿地亘另组“鹿地亘研究室”,其他成员送贵州镇远俘虏收容所重加训练。在宜昌前线的宣传战,也就成为鹿地亘领导的反战同盟的绝响。

(作者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室馆员)

作者:廖利明

编辑:

王富聪孙靖琪

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除了带给您优质黔货

更希望我们能带您

去了解贵州深山里的故事

敬请关注

博爱扶贫云商城

那家网/苏宁易购

黔货出山,我们在努力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