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3 15:22:05来源:唐唐频道
假货,人人喊打!打假,人人支持!
那如果打假的人把打假变成了一种职业呢?
这种以索赔金钱为目的专门进行打假的人,就是普通人不了解的职业打假人。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买假货,再用收集来的证据起诉,目的是拿到法律规定的十倍赔偿。
最近一条新闻,让职业打假人又进入公众视野。
5年前,某职业打假人花10万余元购买了86盒人参,以未标生产日期等理由发起索赔,按照购买款十倍来算,索赔金额100余万元。
这次职业打假人没有索赔成功,因为无法证明产品有质量问题,法院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仅支持该职业打假人退货诉求。
中国职业打假第一人,是一个叫做王海的人。
上个世界90年代开始,王海开始把打假当做自己的职业,
199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规定买到假货可以“退一赔一”。
当时的王海在北京自学法律,新出台的法律让他看到了机会。1995年,王海在商场买到了两条假耳机,确定是假货后又追买了10条。50天的时间里王海横扫北京各个商场,一共索赔了8000元。
在那个假货泛滥的年代里,王海被人无比推崇。1997年,当时的媒体用“脚踏实地的爱国者”来称呼王海。他还上电视,开维权热线,写书出版,登上杂志的封面,成为职业打假人的代表。
很多人听说了王海的故事,也开始当起了职业打假人。
王海开始打假的年代,还没有网络购物,后来网购兴起,职业打假人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消费者权益法》在2013年做出了修改,将赔偿标准修改为“假一赔三”。
有法律支持,还可以通过网络全国打假,职业打假人开始大量出现。这类职业打假人,已经不是收集证据进行起诉那么简单了,开始出现了各种职业打假套路。
当时的网络购物假货很多,职业打假人只要买到商品,联系卖家,连收集证据走流程都不需要,直接和商家私了。
网络上的职业打假人,基本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在网购野蛮生长的时代里,商家自知理亏,这类职业打假人,起到了打击假货的作用。
王海作为中国第一个职业打假人,经常抛头露脸,但是现在能叫出名字的职业打假人,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悄无声息的在打假索赔。
偶尔有关于职业打假人的新闻,都是商家和职业打假人的冲突。
2016年,北京发生这样一件事:上百名商户围堵职业打假人,职业打假人的车辆被砸。
虽然职业打假人不希望自己被关注,但是职业打假人暴富的故事却开始流传。
公众们不太关心职业打假人到底是怎么打假的,更关心他们是怎么在打假的过程中发家致富的。
被推上台面的,还是职业打假第一人王海,2015年,有媒体报道了王海打假的收入,一单的起步价是30万,一年能赚400万。
打假致富这件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职业打假人的路子也越来越野。
职业打假开始和网络灰产搅合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人想进入这一行,有的职业打假人,同时还在做职业差评和广告用词敲诈。
网店卖家曾经对差评极为重视,有的人就先购物,再用打差评威胁商家。2018年新的《广告法》禁用“最”“第一”等词汇,又有人开始检查商家广告,威胁举报,勒索商家。
而职业打假人,也在不断变换打假的方式。其中一种手段被叫做“吃货”,职业打假人购买假货,再用假货来威胁商家,退款不退货,买到的东西可能自用或者转手当真货卖出。
还有的一种纯粹是为了赔偿,他们还看不起“吃货”,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让商家掏钱。
其实职业打假人真正去起诉的很少,大部分隐藏着的职业打假人,会提前准备话术模板、法律条文、PS过的鉴定书等等内容,为的就是让商家害怕。
而且职业打假人不但自己做,还开始招学徒卖课。
各种QQ群中都是这些职业打假人收学徒的地方,或者卖自己的打假教程,收费有十几块的,也有成百上千块的。
商家也没闲着,有职业打假人,就有人在防职业打假人。
各类电商平台被职业打假人、职业差评师频繁骚扰,就有人做起了平台,帮助商家筛选出那些可疑的账号。
还有的职业打假人,一不小心就从职业打假变成了敲诈勒索。
2019年,上海宣判了一起职业打假人敲诈勒索的案件,被告人威胁当地超市及教育培训机构,不给“顾问费”就投诉举报,一共敲诈了5.6万余元。
最后王某被判刑三年三个月。
有的职业打假人,已经不是单打独斗想自己发家致富那么简单了。
今年5月,杭州逮捕了一个靠着打假进行敲诈勒索的团伙,专门在超市寻找过期商品,再向超市索要钱财。这个团伙一共23人,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涉案金额上千万元。
职业打假人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占用大量的行政司法资源,大量的诉讼都是由职业打假人发起的。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普通人想要发起诉讼,结果发现要等很久,因为前面还排着很多职业打假人的案子,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最后不了了之,而职业打假人就靠打官司拿赔偿赚钱,有的是耐心。
最关键的是,假货问题,已经不像王海开始打假时那么严重了。
职业打假人现在更像是在钻漏洞,甚至是故意给自己制造机会。有的职业打假人会在超市里把商品藏起来,等待过期后再去购买,这种行为已经不是打假而是敲诈。
职业打假人,在未来可能会逐渐消失,在假货横行的年代里,职业打假人起到了打击商家的作用,那时候的职业打假人被消费者捧起来。
打假原本应该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净化市场环境,但如果要是商户不给钱就用上敲诈勒索的手段,那这所谓的打假,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名头罢了!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