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4 08:20:22来源:一附院内分泌科
原味酸奶、风味酸奶、乳酸饮料……
超市的酸奶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这么多该怎么选?
它们到底是不是酸奶?
有这2个字,很多是“假酸奶”!
如果酸奶带有“风味”两个字,要注意了!商品名称是“风味发酵乳”、“酸酸乳”、“乳酸菌饮料”等,往往不是真正的酸奶。
“风味”往往并不是指口味,而是商家为了提升酸奶的口感和营养添加了别的成分,比如果粒、谷物、营养强化剂、添加剂等。当然,最常被添加进去的还是糖。①
风味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比原味酸奶低,糖和脂肪的含量比酸奶要高一些。
一般而言,就营养价值来说:
酸乳/发酵乳>风味酸奶>乳酸菌饮料。②
挑酸奶·关键看这6点!
01
看包装上有没有“发酵乳”三个字
如果商品名称是“发酵乳”“酸奶”“酸牛乳”“酸酪乳”等名称,一般指的是酸奶。
若名称拿不准,可再看一下“产品类别”,产品类别是“发酵乳”就是酸奶。③
02
看配料表第一位
再看一下配料表,如果第一位不是奶、而是水,就需要警惕了。这样的产品大多不是真正的酸奶,而是乳酸菌饮料,复原乳除外(复原乳需要用水将奶粉还原,前两位的一定是水、奶粉)。③
03
看蛋白质含量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原味酸奶每100g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9g,风味酸奶则不能低于2.3g。低于此标准的可能是饮料。②
当然,这个数值越大,蛋白质含量越多,营养越丰富。
unsplash©TiardSchulz
04
看糖含量
看配料表,最好选择没有额外“添加糖”的酸奶。另外,酸奶的营养成分表上会标注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而言不超过12%为佳②。酸奶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如果成分表上这个数值很高,可能就是额外添加的糖多了。
05
看是否需要冷藏
酸奶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需要冷藏的低温酸奶,又叫“活菌型酸奶”;另一种是常温酸奶,又叫“灭菌型酸奶”,基本不含活性乳酸菌。
活菌型酸奶和灭菌型酸奶,最大的区别就是少了需低温存活的“乳酸菌”。所以,想吃到益生菌还得选择冷藏酸奶。①
06
看菌种、数量
益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往往是商家宣传的噱头,实际上,菌群数量不一定越多越好。
酸奶中真正对我们的肠道有益的菌种其实主要有两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而且,如果摄取菌群过多,可能不利于肠道中的菌群平衡,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④
unsplash©AmandaMa
喝酸奶,很多人都没喝对!
01
喝酸奶,每天别超3杯
一袋原味的酸奶180克,所含能量大约是144千卡,相当于做18分钟俯卧撑所消耗的能量。所以,酸奶喝太多,容易引起能量摄入过多。
如果想利用酸奶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素,那就每天喝2~3杯(100g每杯)或一袋酸奶(250毫升~300毫升)为宜。④最好是喝无糖酸奶。
02
喝酸奶,早晚最合适
酸奶比较适合早晚喝。
早上喝酸奶,既可以为机体补充营养,又可以开胃,提高食欲。而晚上肠道蠕动较缓慢,经过睡眠的休整,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对钙质以及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高。
建议早餐喝酸奶时,搭配谷类食物和水果等,营养丰富全面。晚上适宜在饭后两小时左右饮用,既可帮助消化,又能促进营养素的吸收。④
unsplash©DelfinaCocciardi
03
买酸奶后,应及时饮用
购买酸奶后应及时饮用,不要放置太长的时间。酸奶中益生菌的活菌数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概念,如果我们储存不当,饮用时活菌数量也会打折扣。④
04
酸奶空腹喝,营养会浪费
空腹喝酸奶会浪费一些营养成分,因为空腹时胃内的酸度较大,酸奶中的有益菌在这种酸度环境中存活困难,导致顺利进入肠道的有益菌数大大减少。
另外,空腹喝酸奶会刺激胃迅速排空,而没有将酸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充分的吸收利用,造成营养素的损失。④
05
喝酸奶时,配点水果/面包
大果粒酸奶颇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因为其打着水果的旗号。其实,其中的果料多已经过热处理,实际上属罐头食品,其中维生素C含量也大打折扣。而且,这种预先混合的水果酸奶不易保存,会增加细菌腐败的几率。
喝酸奶时不妨搭配些新鲜水果,比如在酸奶中加入苹果、草莓、猕猴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需注意,不要放香蕉等含鞣酸比较多的水果,与酸奶混合摄入后易引起胃肠不适。
如果把酸奶作为加餐,建议配点全麦面包片等食物,这样能适当延长胃的排空时间,让酸奶中的营养更多地被吸收利用。④
unsplash©NiclasIllg
注意·两类人不宜喝酸奶
酸奶营养丰富
是对乳糖不耐受者的很好选择
但应注意两类人不宜喝酸奶
一岁以下婴儿
婴儿的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善,胃肠道菌也在生长变化,饮用酸奶会刺激娇嫩的胃肠黏膜,影响消化吸收,还易引起菌群生态平衡失调。
胃病患者
患有胃肠疾病的人群也不建议喝酸奶,尤其是空腹饮用。空腹饮用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
另外,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建议选用脱脂酸奶。④
来源健康时报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内分泌科创立于1989年,2003年独立内分泌科门诊,2006年独立内分泌科病房,任卫东担任内分泌科主任,开展了胰岛素泵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筛查,动态血糖监测等以糖尿病诊治为主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2011年独立成立24病区,快速发展,先后开展了甲亢碘131治疗、骨质疏松症、矮小、内分泌高血压、垂体疾病、性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专业疾病诊疗,成为一个兼有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以治疗内分泌疾病为特色的专业科室。
内分泌科室连续六年组织河北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连续三年组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组织多次基层医生培训班及分级诊疗培训班,是国家卫计委授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内分泌专业)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授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河北省生长发育与矮小症专病联盟单位,河北省罕见病成员医院,共青团河北省青年文明号,医院院级重点学科。曾多次获得过院级的“先进科室”、“先进护理集体”等称号。
内分泌科微信公众号:“一附院内分泌科”目前关注人群超过七万人。内分泌科现有医生1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4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生1人,在读博士1人,15人为硕士学位,1人本科学士。内分泌科有护士17人,其中主管护师7人,有2名护士持有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证。
内分泌科年门诊量5.6万人次,目前门诊开设了糖尿病宣教(免费)门诊、生长发育(矮小)门诊、甲状腺专病门诊、内分泌高血压门诊、肥胖专病门诊、内分泌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内分泌科病房床位65张,年住院2093人次。
病源病种情况: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目前我们已经开展的亚专业包括内分泌高血压、肥胖症、矮小、性腺疾病的诊治,涉及病种包括肾上腺疾病、肥胖、垂体疾病、矮小症、性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之一
生长发育亚专业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自2016年开展生长发育亚专业专科门诊,是张家口地区开展生长发育疾病诊治最早的单位和科室。科室有针对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就诊流程和诊治规范,诊断技术先进,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的设备齐全,可以检测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维生素D等水平;可以进行生长激素兴奋试验、性激素激发试验;可以进行骨龄测定、垂体核磁、性腺超声等检查;对疑难患儿可以进行基因测序和染色体检查。目前在在我院内分泌科生长发育门诊就诊并且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种类包括: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小于胎龄儿、神经纤维瘤病、Prade-Willi综合征、性早熟、鞍区肿瘤、青春发育延迟、性腺功能减退等。2019年全年因生长发育住院患者80例,平均月门诊量50人,帮助50多位患儿实现长高愿望,2020年生长发育门诊量日益攀升,疾病种类更加多样化,我们将会继续为帮助张家口地区的患儿们解决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而努力前行。
专家介绍:
许峥嵘,1981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河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2007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内科学内分泌硕士学位,2010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3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一年,201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负责张家口市唯一的生长发育门诊、矮小门诊。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以项目负责人完成张家口市科技局科研课题2项,目前在研河北省卫计委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局课题1项。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和周四全天内分泌科专家门诊,每周六上午生长发育门诊。联系手机:15530397396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之二
内分泌性高血压及肾上腺疾病亚专业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自2016年开展内分泌性高血压及肾上腺疾病亚专业,主要针对内分泌性高血压进行病因检查及肾上腺疾病诊治。科室制定规范诊治流程,同时具备肾上腺激素的精确检测,其中包括醛固酮、皮质醇、儿茶酚胺、17a羟孕酮等激素水平测定及相关功能试验:醛固酮卧立位及开博通试验、大、中、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64排及320排肾上腺CT检查,高血压基因用药指导及单基因性高血压基因检测。目前科室诊治内分泌高血压疾病患者300余例,明确诊断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250余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0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15余例,还有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等疾病;诊断世界罕见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3例。对于诊断明确的需要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疾病与我院泌尿外科合作,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高血压得以根治,同时治疗了患者因肾上腺激素增多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心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患者因低钾血症在我科明确诊断相关疾病包括:垂体ACTH瘤、肾上腺疾病、Gitelman综合征、肾上腺酸中毒等疾病,真正做到了精准的病因诊断,提高诊治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后期我们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为张家口山城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专家介绍:
谷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河北省医疗机构体检主检医师。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糖尿病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肥胖症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张家口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委员。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内分泌硕士学位。2009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进修学习一年,201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完成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研究科学重点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局科研课题1项。目前主持河北省卫计委科研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计划财政资助项目1项。在《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杂质》、《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骨质疏松、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疑难罕见高血压疾病、肾上腺疾病及性腺疾病的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五全天内分泌科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肾上腺专病门诊。联系电话:15530396747。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之三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自2017年开展特殊类型糖尿病亚专业,通过临床表现发现筛查疑似人群,通过激素检测识别内分泌疾病所导致的糖尿病;通过影像学检查识别胰源性糖尿病;通过基因检测技术识别遗传相关类型或单基因糖尿病,从而做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目前科室已诊治各种特殊类型糖尿病60余例,其中包括库欣综合征(包括垂体AHTH瘤、肾上腺皮质瘤等)、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醛固酮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导致糖尿病患者50余例,以上患者经过明确诊断并针对病因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糖尿病得以根治;诊断少见病青少年发病成人糖尿病(MODY)8例:其中包括MODY-22例,MODY-32例,MODY-41例,MODY-81例,MODY-101例,MODY-121例,以上部分病例经诊断明确后都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药即可使血糖完美达标;诊断包含糖尿病的遗传性综合征遗传综合征2例:Wolfram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以上均为世界罕见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治复杂,对于年轻有明确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其他疑似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或用药史时,都需要请专业的内分泌医生协助排除特殊类型糖尿病的可能。
专家简介:
史丽,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质量管理处副主任;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国际女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委会委员;河北省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学会常委;河北省女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肥胖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内科学内分泌硕士学位。2012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5.9-2016.9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并圆满完成一年进修学习,内分泌科诊疗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8年9月至今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科研成果: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8篇。获得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目前主持年河北省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计划课题1项,河北省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专业擅长:肥胖症、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每周六上午。联系手机:15530396744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9
无恒难以做医生,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学医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害人。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只限于分享专业知识和医学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者不应无偿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rwdlln@126.com,我们会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