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聚焦县级医院能力提升 | 用“智慧”融合院内院外服务

发布时间:2020-10-15 14:20:32来源:健康报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至今,已形成以万兆光纤为主干、千兆到桌面,联通城中院区、敔山湾院区的两院四中心双活数据中心系统。2015年,该院获得“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医院”称号;2018年,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信息化成为该院赋能医疗服务的原动力。

数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2019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已开展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的县级医院占比近60%,较上年增长约22个百分点。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2020年,所有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

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综合救治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心肌;对于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对于创伤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把握急救“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就把握住了与死神博弈的关键。医院在先进的数字化医院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完善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为体系内的工作人员开发专用的手机APP、无线传输信息系统等,建立涵盖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的区域相关急救信息系统。该系统具备病症评估告知、远程传输体征数据、远程协助指导、实时救护车轨迹、结构化电子病历、院前院内病情电子交接单等功能,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

院内专业救治急需尽早获得院前急救评估,建设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时交互智能平台,搭建院前院内一体化绿色通道,智慧急救一键呼叫、电话接起救治开始、车辆未到自救互救、病人未到信息先行、任务途中优先通行,力争打通医疗急救的各个环节,利用MPDS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对患者进行电话评估和指导,科学合理调派急救资源。

在救护车未到达现场前,告知附近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响应,立即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在救护车驶向现场和送往医院途中,在患者出现危急重症时启动护航,通知沿途车辆注意避让,开辟绿色通道。在患者未到达医院前,将患者情况和救护车情况实时告知送往医院,医院内部做好相应的接收及救治准备,为医疗急救赢得宝贵时间。针对特殊危重病患者,院内专家还可远程指导现场医生进行急救,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全面提高重大急性病患者救治能力和救治效率。

任务完成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对患者进行满意度回访,回访结果作为质控考核、改进服务质量的依据。

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性拓展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整合相关行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鼓励集成AED地图、保障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和方便残障人士呼救等功能,针对性推送急救常识和基本技能,有效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

优化服务环节拓展服务范围

医院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立统一患者服务入口,实现门诊、住院、体检、互联网诊疗业务的一体化。

升级现有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生活号、支付宝小程序。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一次注册,多处共享,打通APP与微信端、支付宝端患者统一身份认证。建立统一消息服务平台,为有效整合多方产品多方厂家建设的系统,建立统一的消息平台,实现基于微信、支付宝、APP的消息推送。

为进一步优化支付体系,医院整合现有银行的支付平台,降低住院人工结算量,增加住院自助结算量,实现统一界面、统一服务、跨院互通效果。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包括在线复诊、图文问诊、视频问诊、处方外配,与现有的患者服务入口进行无缝整合。

医院将基于医院重点科室和专家资源组建慢病管理团队,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管理,持续提供咨询、用药、康复等疾病治疗,结合患者的穿戴设备等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在生活上、饮食上、运动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让患者在新技术帮助下稳定控制病情,建立对待疾病的积极心态,增强自我照护能力,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医院将立足本职,紧跟趋势,积极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结合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以促进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文: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华

编辑:于梦非肖薇

审核:曹政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