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5 16:20:53来源:58车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中国市场不仅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同时也创造出了无数的神奇。这里拥有百花齐放的新能源产品,也激发出了科技巨头特斯拉频频降价的“传统艺能”。10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中国制造的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从27.155万元降至24.99万元,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售价也从34.405万元调降至30.99万元。
特斯拉Model3跌破25万
不管马斯克是不是有意为国庆“献礼”,反正特斯拉这波操作又引发了一波热议,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等等党毫无疑问又获得了胜利,大家甚至开始了对于10万+价位特斯拉车型的遐想,不过在调侃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真实消费者的无奈。
之所以说降价是特斯拉的“传统艺能”,那是因为它的确经常给消费者制造这种“惊喜”。除了上述10月1日的降价之外,特斯拉在今年已经进行了多次官降。
最近的一次是在5月1日。当时中国制造的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前售价由32.38万元降至29.18万元,此外还可享受2.025万的新能源车补贴,最终购买价格降至27.155万元。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特斯拉降价似乎是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等等党终于再一次雄起。在大家欢乐的调侃之余,也不能忽视特斯拉屡次突袭降价给消费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购买信心的打击。
买车是越便宜越好,但高定价之后频频突袭降价真的让人受不了。
就拿最近10月1日的降价来说,很多消费者都计划赶着国庆假期前提车,计划开着崭新的爱车出游或者和朋友小聚。不过天不遂人愿,在假期的第一天就看到Model3再一次降价,于是假期的好心情也随之烟消云散。
对于非利益相关的网友而言,特斯拉降价只是瞟上一眼的新闻,而对于刚刚提车的消费者,那可是转眼就“损失”了几万块,指责特斯拉“暴力割韭菜”也是情有可原。
不仅是新近提车的“直接受害者”,不少老车主对此也颇有抱怨。抛开车辆贬值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不说,“老韭菜”的帽子在朋友眼里是摘不下来了。此外对于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也是打击,本来透明稳定的汽车价格变成看运气的赌博,多少有些闹心。
一言以蔽之,降价是厂商的权利,但在规则之外还应该有情理的考量,频频突袭降价对于消费者确实是一种伤害。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特斯拉的行事风格,那大概就是速度至上。
不同于传统国外汽车厂商的迟缓,互联网属性更强的特斯拉对于速度的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都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斯拉进入中国后,从建厂、到下线、到国产上市,其动作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不过到了车辆交付之后,这种神速对特斯拉形成了一定的反噬,各种质量和做工问题让特斯拉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有所折扣。
如上文所说,同样“神速”的还有特斯拉降价的速度。从去年至今,国产特斯拉Model3在销量一路高歌的同时,价格在2020年也经历了三连降。尽管冒着被老车主闹到店门口的风险,也没有浇灭特斯拉降价的决心。
特斯拉之所以如此看重速度,归根究底还是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起步的混乱局面中快速扩大市占率,这对潜在的后起之秀们是一次有力的阻击。
回顾特斯拉的产品布局,先期推出ModelS和ModelX这样的高端车型,树立起先锋科技的品牌形象。而相对平价的Model3紧随其后,有了先前的铺垫,消费者眼中的特斯拉自然有了品牌力加成,随后再通过降价刺激销量。
和抢占市场先机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割韭菜”的恶名实在算不得什么。
关于特斯拉Model3降价的缘由,很多声音认为是成本的下降。销量提升使单车成本降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并不是Model3降价的核心原因。
众所周知,商业公司的本质是逐利,特斯拉当然也是如此。不管是前期的高定价,还是后期的大降价,背后都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股东利益最大化。通俗而言,如果中国市场没有出现让特斯拉感到压力的车型,特斯拉也不会多次降价。
尽管特斯拉Model3的产品力不俗,但是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永远不乏强有力的挑战者。
比亚迪汉EV
眼下,在Model3的同级别细分市场出现了价格更加有竞争力的汉EV和小鹏P7,特别是汉EV,对Model3的杀伤力不可小视。
首先从最直观的车型信息对比就能看出,在相近的定价下,汉EV的账面数据要更加厚道,尤其是消费者在意的续航里程和车身尺寸方面,汉EV都有一定优势。
这种优势也体现在了销量上,汉EV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在上市的第二个月销量达到2400辆,到了9月份这个数字变成了3600辆。汉EV的定价大概在22-27万元,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较高的价位,初上市取得这样的销量成绩值得肯定。
特斯拉Model3在10月1日降价之余,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小动作”,那就是标准续航升级版的车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替换此前的三元锂电池,续航里程也由原来的445公里升级到468公里。
既然说到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那就绕不开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尽管相关部门表示电动汽车起火概率要低于柴油和汽油发动机车辆,但纯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却总能挑拨人们敏感的神经。
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的数据显示,2019年5月以来出现事故的车辆,以2018年产的车辆为主。其中,86%的事故车辆搭载三元锂离子电池,7%采用磷酸铁锂电池,7%不确定。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消费者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偏爱。
比亚迪刀片电池
比亚迪在纯电动车上,一直坚持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因为该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更好,在遭遇外部力量冲击的时候表现更稳定。比亚迪近期研发的刀片电池,就是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这种电池也搭载在汉EV上。
今年3月,比亚迪将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自研的刀片电池放在一起,做了一场针刺实验。从实验现象来看,钢针刺穿电池导致三元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发生起火和爆炸。磷酸铁锂电池也同样发生了热失控,但并没有起火爆炸。而刀片电池的表现则更加令人放心,被钢针刺穿并没有发生热失控,电池外壳的温度也仅有几十度。
刀片电池接受针刺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电池单体的安全测试,一辆完整的纯电动车还有电池包结构优化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控,从而达到国家标准,消费者对于使用三元锂电池的车辆也无需过于担心。不过从这项实验来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作为电池单体,依然有较大的安全优势。
回到车型本身,换装磷酸铁锂电池而且降价之后的Model3对比汉EV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还是来看实际对比。
可以看到,降价后的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面对比它便宜两万元左右的汉EV超长续航版豪华型,在账面数据上依然难以取胜,足以看出汉EV诚意。
对于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政府、厂商还是民间都有着相当的热情,在这种热情的下一定会催生出一批优秀的产品。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品牌的压力下,科技巨头特斯拉或许还会上演降价的戏码。我们当然不能忽视特斯拉突出的产品力,但也不能忽视它一次次的“割韭菜”行为,只能说在市场充分竞争后,留下的才是消费者真实推崇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