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7 08:21:28来源:营销品牌官
营销品牌官(ID:aaaacopys)独家编辑
素材来源网络
“看完《不要做广告》,真的不想做广告了”
一个广告人看完这个片子之后的真实感受,如上。
这两天的广告圈,因为一个广告片引发了一波“强烈“争议,先来看片子。
先来聊聊我们是怎么看到这支片子的,第一次看到的感受如何,评论区见。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是在广告公司微信号上看到的,昨天早上10:00,几个广告公司在公众号上刷屏了。
官官第一感觉是,什么神秘力量集结了广告圈有头有脸的乙方大佬,好奇!
这种集结可以说是名场面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强烈的好奇点开视频。
如果你天天想着发财,不要做广告
如果你只是为了能有一份工作,不要做广告
如果你根本不热爱广告
如果你做的广告谁都能做...
乍一看,这逻辑也没什么不对,是的,一切的口号和鸡汤,只要不跟现实对照,都是成立的。
那让我们再把视角稍微变一变
如果你是一个在广告行业工作一两年,工作负荷依然,而且是种卑微的工作状态。看完这片子你是什么感觉?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曾经的老板给我画大饼的样子
各种评论的情绪也集中在了:大佬们又在“自嗨”了,给年轻人造梦。
如果这是个公益广告,也就罢了,偏偏大佬们参与的这个广告本身就是个商业广告。
行内行外人看的不一样
有没有觉得这个广告好的,也有。但一般都不是干广告的,觉得挺燃的。
一旦踏入广告行业的人,知道那是理想,但现实不是那个样子。
我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广告业朋友告诉我,她现在做兼职赚外快,因为赚的是自己本身工资的三倍。
工资低、熬大夜、创意无法自由,这是刚入行的人都要面临的现实。
如果不要做,那这个阶段就熬不过去。
大佬视角跟年轻人不一样
那些熬过去的人,当然可以转过来说。
要优雅,要体面,不要在意眼前的蝇营狗苟。
但入行时那些无奈、不堪,做自己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
既然都是在泥泞里挣扎过的,就别上升为一种标准或者要求了。
这届年轻人,从来不迷信所谓权威。
我相信,大佬们所说的话,是他们真心话,是他们目前对于广告的看法和经验。
只是他们忘记了,对于大多在这个行业打拼不久的年轻人来说,离他们所说的那些问题抉择,还很远。
在年轻人眼里还有更现实的问题,亟待讨论和解决。
过去的环境和现在不一样
今天的创意大佬,其实在相对年轻人的时候就出名了。
他们成长阶段,广告业的环境要好得多,那时候乙方还是绝对的大佬,创意老师。
现在的行业现状,面对着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面对着互联网随时抢占越来越少的蛋糕。还有多少年轻人能像从前李诞师从林桂枝一样收获颇多。
况且,现在年轻人确实有很多种就业选择。
现实越不理想,越要坚持理想?恐怕不一定了。
不是所有的反套路都适用
形式大于内容,反套路的主题更是往这支广告片,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之前领英推过一个叫“不要找工作”的广告,反套路的方式确实会更容易引起关注。
但引发关注之后,令人思考和讨论的,必定是内容。
如今的广告业更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新媒体、互联网公司,稍不留神人才就擦肩而过了。既然受众是求职者,不正应该是体现广告业包容性,而非排斥性的时候么?
广告界大佬“春晚”般阵容出现,告诉你广告是有门槛的,优秀的才能做,看完之后真的不会劝退求职者?
这种反套路,对鼓励入行新人和正在拼搏的执行者来说,少了点真诚。
最后
这次激烈的讨论,典型的理想和鸡汤碰到了现实,碎的一地鸡毛的故事。
官官希望替一些年轻人传达的是:大佬们在发布完这个视频之后,可否尽自己所能,让视频里所说的那些“不要做的广告”,远离刚入行的年轻人。
我们常说甲方乙方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关系,那么个体广告人和行业更是如此。
能让年轻人做一个真正的广告人,应该靠行业的力量,而非单独的个体。
至少能让他们拥有以下三点:
体面的收入,不关乎资历只关乎能力的平等机会,更多的可能性。
再去谈成为一个真正的广告人。
今日互动
关于这个片子有什么想说的
觉得好在哪或不好在哪?
来聊聊~
今日推荐
戳阅读原文,上SocialMarketing看精彩内容~
更多行业讯息
每晚10点,来品牌官看看
当然,首先你得长按下图关注我
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格式。
未经授权,私自转载,一律视为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