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吃得不健康是冠心病死亡首要原因!如果健康饮食,每年可减少600万死亡

发布时间:2020-10-17 07:20:32来源:e药环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近日,来自中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使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对1990-2017年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可归因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1990-2017年,全球冠心病相关死亡人数增加的38.2%发生在中国;不健康饮食是导致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会期刊《欧洲心脏杂志•医疗质量和临床疗效》(EuropeanHeartJournal-QualityofCareandClinicalOutcomes)。

图片来源:123RF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冠心病可分为两大类:①慢性冠脉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病、发病及死亡情况

研究分析发现,冠心病仍然是全球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尽管2017年冠心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于1990年分别下降了11.8%、27.4%和30%,但患病人数、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却在增加

2017年,全球约有1.265亿人患有冠心病,相比于1990年增加了74.9%;新发冠心病1060万例,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51.8%;相关死亡人数为890万,相比于1990年增加了52.3%;2017年全球冠心病相关死亡人数占到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6%,而1990年这一比例为12.6%。

在中国,2017年约有2278万人患冠心病;新发病例约158万;死亡约175万。1990-2017年,全球冠心病相关死亡人数增加的约38.2%发生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此期间死亡人数增加的最多。

此外,研究还发现受冠心病影响的男性多于女性。在1990-2017年间,冠心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图片来源:123RF

冠心病死亡风险因素及预防

研究对冠心病死亡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11个导致2017年全球冠心病死亡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不健康饮食、高收缩压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排名前三位的因素,其次分别为高空腹血糖、吸烟、高体重指数、空气污染、低体力活动、肾功能受损、铅暴露和饮酒。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在男性冠心病死亡中是排名第四的风险因素,在女性中排名第七;高体重指数是女性冠心病死亡的第五位和男性的第六位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还估计了通过消除不同风险因素,可以减少的冠心病死亡人数比例。假设其他所有风险因素保持不变,如果:

采用更健康的饮食,全球69.2%的冠心病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控制在110mmHg-115mmHg,可避免54.4%的冠心病死亡;

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0.7-1.3mmol/L,可减少41.9%的冠心病死亡;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8-5.4mmol/L,可防止约25.5%的冠心病死亡;

戒烟和避免二手烟,可减少20.6%的冠心病死亡。

对于女性,如果体重指数保持在20-25kg/m2,可预防18.3%的冠心病死亡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指出,迫切需要实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可改变的风险因素,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冠心病的发病及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预防,如减少加工食品、含糖饮料、反式脂肪、饱和脂肪、盐和糖的摄入,同时增加鱼、水果、蔬菜、坚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每年可避免600多万人死亡。理想情况下,人们应该每天摄入200-300mg的omega-3脂肪酸,200-300g水果,290-430g蔬菜,16-25g坚果以及100-150g全谷物。

参考资料

[1]HaijiangDai,etal.,(2020).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burdenofischaemicheartdiseaseanditsattributableriskfactors,1990–2017:resultsfrom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17.EuropeanHeartJournal-QualityofCareandClinicalOutcomes,DOI:https://doi.org/10.1093/ehjqcco/qcaa076.[2]Poordietistopcontributortoheartdiseasedeathsglobally.RetrievedOct16,2020,from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0/esoc-pdi101420.php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e药环球」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欢迎扫码关注“e药环球”微信公众号,我们为您带来靠谱和前沿的好医新药全球资讯。

Aboutus

e药环球|药明康德团队打造

点“在看”,分享健康新知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