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1 08:21:02来源:知著网
「唯有持续性保持清醒,才能将我们所支持的身材平等成为真正有力量的现实。」
<<<
10月16日晚,第13届金鹰节晚会开幕,本届新晋金鹰女神宋茜身着金光羽衣、头戴桂冠亮相晚会,不料礼服登场后遭到网友群嘲,认为该礼服“暴露女神身材缺点“,“着实不好看”。
一场“金鹰节“变成了”金鹰劫“。
从2006年起,金鹰电视艺术节开始设立由明星真人担任“金鹰女神”。前期投票猛烈角逐,后期热搜预定、礼服加持、万众瞩目。这一系列的紧密地传播效应使得金鹰女神自设立起,每一届都是当红女星的争夺之战。
实际上,金鹰女神只是电视节中文化传播效应中的一环,说白了就是真人版的“吉祥物“,代表着金鹰形象的标识。其设立的目的在于选出兼具美貌、流量的女演员来为艺术节增加话题度,来对金鹰节进行更好的宣传。
身份失焦被禁锢的金丝鸟
礼服遭到众多负面评价,设计师本尊都出面做危机公关。
设计师本人回应
理性思考一下,真的是宋茜身材管理失败吗?一流韩歌舞团出身的她,又恰逢金鹰女神投票选举前期,无疑对身材保持有着极高的要求。
厚重的裙摆、紧贴腰身的金线、精确簪入的桂冠,穿上礼服就意味着要穿上观众对于金鹰女神的想象和审判,这一想象就是女神应当是端庄、典雅、纤细、且光彩动人。真正被嘲弄的是穿进这一袭礼服中的金鹰女神宋茜,而非那个有着自己风格和品味的潮流明星宋茜。
《时尚的迷宫》里谈衣服和拘束的关系说时尚的不平衡就在这里,它把“我”从“不是我”中分别开来,用衣服坚固地包裹起来。衣服塑造了“我”,也体现了“我”,“我”可被穿上亦可被脱下。当华美的金羽包裹着她出现在晚会的那一刻、个人化的宋茜的身份消失了,她的每个步伐、举手投足、身体轮廓甚至细微到一颦一笑的表情都被严密缝进了金线中。
纵然全网冷嘲热讽,网友们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全新的礼服有新意有亮点、宋茜个人身材管理也到位,出问题的点在于节目组想要营造的创新感的礼服亮相和宋茜个人的形象磨合失败了。
为何失焦他者规训还是自我规训
在消费主义扩张和商业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身体逐渐被建构成商品消费的、欲望的符号,进而成为被凝视、审判乃至改造的对象。
电影《夺冠》中饰演郎平的巩俐不久前被拍到在国外出门散步被嘲“身材发福”上了热搜又再次激发了对于“bodyshame”的讨论。
巩俐被拍
人们批判男权社会、大众审美对于女性身体样貌呈现的单一和标准化要求,要皮肤白、身材苗条、体态优美。假如身材走样便会遭受苛责,会被认为是不自律、懒惰。但事实上影响身材管理有许多变量,例如基因、药物、工作、睡眠等等。
不好看、不符合主流审美的身体往往遭到污名化的对待,女性意识的初步抬头就是认识到这种由福柯所提出的来自权力、资本、话语等技术对于女性身体的规训,警惕他者对于自身的驯服。
回到金鹰节当晚记者采访宋茜时才获悉原来看起来薄薄的礼服竟然重达30斤。
宋茜回应担任金鹰女神感受
宋茜直言:“成为金鹰女神对我是非常大的鼓励,就像这身战袍很重,它的重量就是我要承担的。”
可以理解为宋茜心里清楚这是一场关于金丝鸟的策划,即使礼服繁重也要坚持披甲上阵为金鹰节做宣传,主动走进牢笼中成为万众瞩目的金丝鸟。
值得品味的是,身为金鹰女神,当天宋茜微博并没有发布和金鹰节有关的任何消息。这次礼服亮相效果遭到负面评价后,第二天宋茜则晒出了四肢纤细、身着泳装在泳池旁玩水的照片,夹杂着对大众对其身材批判的回应和出战金鹰节失败的失意。
宋茜第二日晒出玩水照片
并且互联网是留有案底的,上一届迪丽热巴担任“女神”时被嘲笑“胳膊太粗,像猪肘子“,首位”蓝血女神“刘亦菲登台时也有人说“不像女神,倒像个小公主。”
迪丽热巴金鹰造型遭吐槽
美丽经典的女神只存在于回忆之中,而每一次新晋的女神往往难逃舆论批判的漩涡。不仅如此,无论礼服有多丑、融合元素的实际效果差距多大,女明星们为争抢成为金鹰女神的戏码在往后的每一届金鹰节恐怕还是如期轮番上演。金丝鸟背后的名声、认可、灯光都化做无声的咒语频频召唤她们。
镁光灯中女星主动进入牢笼成为金丝鸟,镁光灯之外,普通人的社交媒体生活中也有众多趋于贴合标准审美的传播热潮。例如b站上的最火的健身视频动作的关键词常常是“少女背”、“直角肩”、“女团腿”,美妆视频栏美妆博主推出“绿茶妆“为标题来博人眼球的妆容,小红书、微博上更是有许多教你如何拍好”绿茶“风格照片的教程。
健身视频相关词汇
无论是女明星还是普通人,我们在反对他者对于自身的评判和规训时,女性已经开始主动接纳和内化这种规训,使其开始变成一种自我驯服。
这种驯服之所以能够诞生并且对女性群体施加如此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因为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影响力。我们在杂志、电视、社交媒体、手机上看到的女性气质和身体塑造几乎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这一状态的形成是长时间积累、反复传播所固定下来的。以至于这种完美的女性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真实状态产生了某种割裂。久而久之,这种割裂就会成为一种理想标准,一种对于“美”的统一,再加上达到这种标准的难度之高会使得女性激发焦虑、对自身审视的埋怨情绪,最后女性就会主动参照大众审美来推动对自身的身体改造实践。
拒绝规训
成为话语操纵
但事情的发展不仅如此,晚会结束后微博热搜接连出现了回顾往届女神的情怀现象。
各家粉丝仿佛是暗暗拉踩本届女神礼服形象,并且骄傲输出自己偶像当年担任女神时的风采,作为宋茜的粉丝面对全网的差评,为了抵御外界的风吹雨打,只能抱团取暖,努力控评,尽量维持社交平台上留言栏的“和谐生态”,为自家偶像立起温暖的小屋。
可是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想,如果今天上场的并不是宋茜而是别的小花旦,同样也遭遇礼服不合身而被批判的情况,宋茜的粉丝乃至其他花旦的粉丝是不是也会加入到这场冷嘲热讽的讨论当中。
拒绝规训,拒绝bodyshame,女性主义的意识觉醒目前已经在社交传播的场域中焕发生机,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要学会抵御外界的评判,也能感受到这种自我规训所带来的深刻烙印,要学会去自由表达身体的呈现形式,要尊重理解自己的身体,拥抱当下多元化的审美。
当一种话语不停地传播、反复地喧嚷,它就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定式,最初的批判力开始走进边际递减效应的道路,消解乃至衰弱。
一种基于女性身体自由解放的“政治话语正确”成为被操纵的工具,所以我们会看到例如在《乘风破浪》的节目宣传中打着女性自由独立、不惧三十的旗号下依旧延续下去的“白幼瘦”审美,参加这个节目姐姐们最终是要成团,而一直以来,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女团形象一直都是年轻、靓丽且充满着少女气息。也能看到即使我们清楚是礼服的锅,不应该加强对于肥胖身材的污名化,但是当宋茜以一种“不合适”的“虚胖”的形象展露时,纷纷跳跃出来宣称明里怀念经典暗里炫耀的是那些觉得本身就是标准审美、“女神本人“偶像们的粉丝。
应该令人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支持的呼吁的多元审美、身体解放变成了一种束之高阁的可以随时用来操控的话语技术,像一块重重的道德石砖一样压在别人的肩上。而实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则是拒绝成为我们所支持的自由理念即身材外貌面前人人平等,又或是”肥胖“是我自己的选择,特别是主动分裂支持和被支持之间大量的人群恰好是女性群体,在小心谨慎之中我们成为了这一话语技术下审视女性的男权社会的”共谋者“。
也许唯有真正地将我们的行为变成我们所支持的理念,拒绝对女性身材的内外规训才不会成为被操纵的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