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31 13:21:01来源:踢车帮
踢车帮
只为爱车的你!
踢车问答
踢车帮的小伙伴们本周《踢车问答》的5个问题已到有请踢车夏东来为大家答疑吧!
踢车帮撸猫
赢取天猫超级红包
福利环节到!
立刻打开手机淘宝,搜索“踢车帮撸猫”,就有机会赢取最高1111元天猫超级红包,赶快行动吧!
踢车问答第136期,火速戳开收听!
本周入选的5个问题如下
问题1
商君梦:夏老师,你能从技术层面和驾驶质感层面给分析下辉昂和皇冠?理性的角度,哪个更值得购买?如果是夏老师您买,你会买哪个?
答:辉昂之所以卖得不好,是因为市场给予“大众汽车”这个品牌的心理定位。大众把这个行政级轿车这个品种做出来,还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同。就像辉腾一样。事实上,大众什么汽车都能做,都有资格做,可是“大众汽车”这个品牌,却不是人们通常认可的高档车品牌。
同门里,有奥迪、宾利在。在市场的心目中,还没有形成属于“VW”品牌行政级轿车或者豪华轿车的、具有规模的位置。其实,皇冠之所以难以在中国立足,也是这个原因,它们俩与其是竞争,不如说是同病相怜的。
所以,市场心理才是关键,不是产品的品质或者功能,因为它们是厂家完全掌握的,而厂家不能掌握的,就是市场。对厂家来说,你得持续投入,守得云开。问题是,值不值得?这就是商业决策的范畴了。
如果要说技术和驾驶质感,我认为辉昂明显比皇冠强,它的技术与奥迪A6是共通的,共享了架构和装备。当然,厂家会故意营造出差异性,比如让辉昂在高级感上略逊于A6,但它怎么都不会偏离德系高级轿车这个主线。
皇冠就不一样了,它并没有真的去跟雷克萨斯共享,而且,丰田总是特别抠成本——同是皇冠,配不同排量的发动机,隔音降噪的材料都明显不是一个级别。我没有对比试驾过,即使就按上述我估计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选择时,怎么叫“理性”呢?
皇冠比辉昂市面上卖得多得多,质量稳定性的口碑毋庸置疑,然后就是,转手保值率高且成交快,说白了就是价格比较高还流动性强。如果这是理性,那只能选择皇冠。如果要的是驾驶和乘坐的高级体验和东西的制造水平,也就是注重自己使用时的享受和产品制造的材料、做工和装备等内涵算是理性,那辉昂就是赢家。
问题2
强缘: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修过的发动机总是没有原厂的好,这是维修技术问题还是说一旦维修就是不可能达到原厂出厂的品质?
答:当然,一旦维修,就是不可能达到原来的品质了。如果发动机要拆开修理,如同给人做打开体腔的大手术。人是有机体,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来恢复,可要达到原来的状态也是概率比较小的。
发动机是不会新陈代谢的,虽然可以更换零部件,可你只能更换明显失灵的部件,而不能更换所有部件,否则,就不是维修,也就不是这里谈的问题。那么,新部件与旧部件混合,它怎么可能达到原来的整体品质呢?
况且,发动机需要这种修理,多半会发生系统性的相互影响,使某些部分受到连累,损伤了,却没有损坏,也没能发现,那么日后性能也会不如原来好。另外,这种比较复杂精细的结构,拆开再组装,本身就有损其精密性了。
问题3
翱翔的鹰:想问一下夏老师,相比于奥迪A8L、宝马7系、奔驰S级,雷克萨斯LS为什么在中国销量一直很普通,是因为国人觉得它不够有面子,还是因为什么,希望夏老师给予解答……
答:雷克萨斯品牌在高档车品牌里比较年轻,进中国市场又晚。这是时间上的不利之处。其次,雷克萨斯在体现高档方面,做得不充分。它难以脱离日本汽车长期形成的那种在节俭中寻求品质的思维定式。我觉得这几乎都能联系到日本的文化上。所以,当你到全球去竞争高档时,就相形见绌了。
雷克萨斯一直强调的是品质,所谓的开不坏之类,但这种素质对普通顾客吸引力大,对高端用户,基本上没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并不在乎那点钱。所以,当打造豪华轿车的时候,对着用户宣传小毛病少是没什么用的,况且,随着制造技术的标准化,可靠性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了,质量稳定性比较好的吸引力也只会下降。
市场自己也是会变化的,但不以厂家意志为转移。当中国经济在腾飞早期,人们多为“乍富”,超前超额消费很踊跃,但正因如此,底子薄,买辆好车是很心疼的,那时候,质量稳定,耐用,维修保养花钱少,是个吸引力。随着富裕的时间延长,越来越殷实,而增长却在放缓。这个时候,富人的消费变得更量力而行,反而买豪华车的人,都是财富很充裕的,并没有肉疼的问题。
同时,也更加懂得自己消费的产品了。他们要的,是豪华车的体验,比的,是豪华车的优越性能和品牌认同。像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概念一样,也会出现“向头部聚集”的效应。如果你承认这是客观属性,那么雷克萨斯就不属于头部高档品牌,还得继续努力。我们看到近年来雷克萨斯强调匠心,强调精美的工艺,都是在充实其豪华内涵。
问题4
肖景宇:夏老师好!我爸爸在黑龙江农村生活,喜欢钓鱼,早就有证了,一直没买车,最近两年发现我们那开老年代步车的逐渐多了,金鹏,雷丁等等品牌,简单了解一下续航才100公里,我觉得不靠谱。他觉得给电就走,好开。他想买!我不同意,我让他买燃油车!夏老师给说说呗!一辆也要4万多呢,这类车行不行?谢谢。
答:我不能否定老年代步车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但它是一种处于灰色地带的交通工具。它有效地将人力车机械化了,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必需”性质的供给。而它又特别小,仅仅是将一两个人用外壳包住,并不体现多少安全,遮风挡雨而已。
可是,应该用汽车的安全角度去衡量它,还是应该用电动自行车的角度去衡量它呢?换个角度,看法会完全不同。不过,我觉得,从安全性考虑,应该购买便宜的燃油车,4万还能买到不错的二手燃油车,比这种代步车更妥当。因为这种车几乎完全不受国家机动车安全标准的约束,监督机制近乎没有。而汽车,这方面是很规范的。电池的安全性也是同样,而且,黑龙江冬季很冷,电池未必能提供满意的能量。
我觉得你父亲选择老年代步车的原因大概有:一,老朋友们示范过了,靠谱。二,车小,灵活,又不受交规之类的管。三,充电几乎不怎么花钱,比加油省多了。他也许并不想开汽车,只是想有个不用蹬就能走,并且遮风挡雨的自行车而已。
最后,提醒一下,说服老辈人,不要用“你不懂,我来教你”的态度,行不通且惹人气恼的可能性太大了。最好用向他请教的口吻,请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要买这种车啊,主要是怎样的需求啊,等等。不要在他知道的事情上辩论,要向他提供他不知道但重要的信息,然后,决定权还是在他。也可以一起去试试车什么的。父子齐心,一起办个事儿,他会很欣慰的。
问题5
雨飞遥:夏老师您好,请帮忙分析和解释一下为何市面上大多数MPV车型底盘设计都比较简陋?我是奔驰威霆车主,威霆底盘只有一块塑料的发动机护板,没有线束保护也没有隔音层!而且最被人津津乐道的配置厚道的MPV也不会在底盘部分增加成本投入,难道一向以舒适为取向的MPV就不需要考虑行驶质感吗?相反让底盘隔音滤震更好所需要的成本投入,会比绞尽脑汁去考究发动机变速箱或者内饰以及座椅来的更高?
答:MPV有两类,最大的一类是商用车,私家车是后来出现的,而且也主要是在美国市场流行。你说的Vito就是商用车。商用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满足赢利性需要的,基本上,制造也与私家车是不同部门来做。比如奔驰、丰田都有很大的商用车公司,著名MPV车型就是威霆,Alphard。它的设置跟私家车不同,要的是壮实、耐用、省油、易于维修等等。这些正好与私家车对舒适性的追求相互矛盾。
MPV不负责跑越野地面,所以,它不会在底盘上安装太严密的防护。至于NVH,就是能省则省了。一方面减轻重量,一方面,用不着这么讲究。这种MPV,是用来运送乘客,而不是与乘客生活在一起。也就是,乘客基本都是暂时性乘坐,满足交通而已。不排除有私家用户,但数量少,不是需求主体。
至于私家车式的MPV,舒适性要好得多,它们是用轿车的平台来制造的,这方面并不会比同档次的轿车差,多半会明显更优越,因为空间大太多了。离地间隙比轿车高,所以,防护需求会低。
通常MPV的厢式车身会使它的刚性比轿车软不少,所以,行驶当中,车身的颤抖会较多,会引起内饰发出噪音,胎噪和悬挂震动的回音会比较大,这些都是影响其舒适性的部分。
但私家车式的MPV还是很接近于轿车或者SUV的,这也看厂家的经验。美国和日本厂家比较擅长。别克GL8一直地位那么稳固,舒适静音的显著优势是原因之一。
本期踢车夏东给大家的问题
最近宝马推出的4系样子很特殊,你喜欢这个新设计吗?
上期问题的精彩留言
@㊣Discovery关于车内摄像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车内是隐私场所,民众最关心的是信息安全,怕泄露。如果车内摄像头是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没有存储功能,独立系统,也没有后门,不联网,我是能接受使用的。否则,会担心数据泄露问题。
@默只要这些数据不是被上传到类似服务器,只是本地储存,没有数据丢失的风险而且能为用户所用,那安几个摄像头都无所谓。
@denny车内怎能装摄像头呢?忘记关了震震被泄露怎么办?
@陆人乙这个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法律意识问题。民不足法典已经在说视频,照片的隐私条款。特别是如果是快车,专车会涉及很多外部乘客,不仅仅是家人。所以这问题十分敏感,总体来说厂商乐忠于超前,但法律规定和人员意识跟不上的阶段,我还是出于安全保守类。
@智利家用车内安装摄像头对于安全方面是好事,但同时对个人隐私有一定的影响,摄像头采集的音视频信息是否能百分百安全的保存,能否不被盗用以及用于金钱的交换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车内没必要安装摄像头。
@helan人脸识别,我觉得是过度设计的产物。在欧美恐怕开车就像骑自行车,不管多科技多豪华,它不过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吧,就像进自己家要人脸识别,可是您生活在一个和谐社会,又是单身的话,恐怕它除了识别你自己,别人压根儿都不敲你家门,也没有谁感兴趣做不速之客,那么,这个设计就像脱裤子放屁一样,华而不实。
@雨飞遥我不在乎有摄像头,因为我认为目前这些摄像头都隶属于所谓高配车的范畴,我个人从未买过高配车!也许有一天这些被动安全配置已经在所有车辆上普及的时候,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XZY15762668801前两天开朋友的车,里面有个全景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让我感觉很不好,我自己的天籁,影音系统自带定位,一直感觉被监视。虽说大数据改变了生活,给我带来体验的大多是负面的。
@肖成雄18154359119汽车的每一次设计改进,都是为了让大众更便捷更安全,如果您介意隐私,可以不选择!当然,一个有责任的厂家有必要公示这些涉嫌隐私的产品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做为一名前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我深知设计师和厂家为了一款产品,前期做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工作,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交通参与者好!
@topsteps关于内置摄像头,希望能够选装原厂的前后内置摄像头(行车记录仪),有利于交通事故的判定,毕竟现在路上车、电瓶车越来越多,再小心也有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很多车主后期自己装了行车记录仪,说明有需求,如果厂方提供选装,线路安全性、一体化更佳。
@安邦我特别反感车内各种摄像头或是人脸识别,车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私密空间,虽然我不牛逼,没有黑客会攻破我的车网络使用我的摄像头,但对于其他有价值的人来说就不一定了。之前新闻也报道过家用摄像头被入侵的案例,这么多厂商,很难相信他们在隐私安全上都能有很多的重视。况且这是手机等电子产品发展的附属产物,作用多大不知道,厂商都拿这个做噱头而已,现在宣传车很少说车的三大件,车内的一大堆电子配置和智能辅助驾驶被吹上了天,当你每天去开车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牛逼的配置其实很多时候都很少用。
@个车内安装的这类摄像头既是优点,又是bug,这样看自己怎样认为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必须有,还是可有可无,反正这个世界哪里都是摄像头,而且无处不在(除了特别的地方之外),对于我来说,无所谓了。
@王者不惑13137109285车内摄像头有无都无所谓了,但我对于行车记录仪有必不可少的要求。
上期幸运回复者:@topsteps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规定,释放的精选留言上限为100条,但并不代表我们仅在这100条中挑选,而是踢车夏东认真阅读了后台的所有精彩留言后,从中随机挑选了一位幸运粉丝。
如果您的答案比较精彩,将有可能入选下一期【踢车问答】栏目,并被随机抽中且获得由踢车夏东提供的纪念礼品一份,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点击标题查看【踢车问答】
121-130期
121-130期
111-120期
101-110期
091-100期
?
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踢车问答”,即可查看更多!
点击“在看”,开启爱车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