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3 11:20:18来源:大专家
大肠杆菌O157:H7
今天的食品安全科普周给大家带来的是,非致病菌家族的“危险分子”大肠杆菌O157:H7。
“大肠杆菌超标!”
想必大家对这个词都不是很陌生,很多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都会说到该食品“大肠杆菌超标”。久而久之,大家给大肠杆菌都打上了一个“有害菌”的标签。
可是你知道吗?从出生几个小时的时候,大肠杆菌就已经“住”进了你的肠道,而且它还是你的肠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哦!
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完全不用,因为正常情况下它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对人体有益。
不过,在大肠杆菌这个“和平”的细菌大家族里,还是存在个别“危险分子”,尤其是今天的主角——大肠杆菌O157:H7。
大肠杆菌O157:H7,又被称作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向人类传播,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生鲜奶等。人畜的粪便、受粪便污染的水和其他食物,以及食品制备期间交叉污染(携带细菌的食材、厨房环境、厨具等)也是引发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危险因素。
大肠杆菌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它的菌群数高低表明了食品中受粪便污染的程度。如果食品中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超标,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滋生微生物加速食品的腐坏变质,人吃了之后轻则腹泻、呕吐,重则危及生命。
“大肠杆菌超标”就是说食品中“含粪量”过高,现在知道为啥“大肠杆菌超标”的食品就是不安全不卫生不合格的了吧!想必大家都不想吃到大肠杆菌吧,更别提它还会带来肠胃疾病甚至致命风险。
说到大肠杆菌O157:H7,不得不提起一段发生在1999年的故事,和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医生。
1999年夏季,我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丰县及接壤的安徽省萧县发生了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大规模爆发性流行,病人以腹泻为主要表现,以急性肾衰、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当时的病情来势凶猛,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80%。一时之间医生们难以确定病因,直到这位医生的到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大专家.COM发起人徐建国院士。
徐建国院士随专家组来到徐州,经过调查研究和DNA提取,他断定了这次大流行来自于当地养殖场的羊体内携带的大肠杆菌O157:H7,并成功的进行了细菌分离,最终结果证实了徐建国院士的判断,正是他丰富的医学经验和敢为人先的魄力使这场可怕的疾病得到了遏止。
大肠杆菌的防控小贴士
1.勤洗手勤洗澡勤换内衣裤,饭前便后用洗手液认真搓洗双手
2.室内通风保持卫生,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的阴暗潮湿环境
3.对于包装食品要检查是否漏气胀气或者变质
4.遇到变质发臭的肉类千万不要购买,更不能食用
5.烹饪食物或外出就餐,一定要保证食材熟透,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
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大专家.COM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周活动,每天带来一种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细菌”,助力树立关注健康、注意卫生,把好食品安全关的全民意识。
以上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金鑫,许恒毅,谢建华,申明月.食源性致病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15(5).
2.罗璇.探讨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8(27).
3.黄永明.谜一样的致命大肠杆菌[N].南方周末,2011.
版权声明:
1.文章版权归大专家.COM所有;
2.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大专家.COM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