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4 19:20:59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近来美国对华为和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的强势打压,反映了中美关系中科技竞争的紧张态势。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威胁评估如此之高?技术发展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如何衡量?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安全评估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不禁让人思索。近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了《超越华为和抖音:解开美国担忧中国科技企业和数字安全之谜》(BeyondHuaweiandTikTok:UntanglingU.S.ConcernsoverChineseTechCompaniesandDigitalSecurity)一文,分析了美国技术政策“安全化”的影响,在美国运营的中国科技公司对美国造成实际和潜在的影响,以及中国科技实力增长对美国政策制定者造成的担忧。文章从政治、经济、法律和伦理角度解释了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带来安全威胁的担忧,并且以华为和抖音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对美国政策改革提出了五点建设性建议。
技术风险
新技术带来的一个基本安全挑战被称为“泛在使用”。例如5G通信网络、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半导体等技术天生就具有军民两用性。此外,它们是许多应用程序构建和开发的基础,它们对国家经济和国防部门带来的普遍性使用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模糊了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之间的界限。
5G网络
5G是关键基础设施之一,从两个层面能体现出其全面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第一,商业和政府部门将使用5G技术为私人商业活动以及军事和情报服务提供基础;第二,整个经济体将依赖于5G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使其从经济考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考量。这些特性加剧了政策制定者的担忧,即敌对的外国政府或恶意的网络参与者可能利用5G基础设施对美国实施间谍活动或破坏。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种“有无数用途的工具”。人工智能具有军民两用性,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自身系统都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新漏洞。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多是商业部门推动而非政府,将商业性的应用程序和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应用程序相分割开来是非常困难的。
数据安全即国家安全
数据是电信系统的命脉,是传输系统、运维系统、实现建立在系统之上的经济和安全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某些类型的数据(特别是个人信息)的安全影响具体担忧,加剧了围绕数据使用目的的担忧。可以肯定的是,开发人工智能所需要的生态系统远比单纯的数据聚合更广泛、更复杂。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因素包括“有技能、有知识的劳动力;用于捕获、处理和利用数据的数字基础设施;信任、安全和可靠的技术基础;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战略政策框架。通过人工智能创新来确保美国国家安全,不能仅仅是控制数据驱动技术;它要求确保一个开放的经济、学术和移民环境,使数据和思想以及人力和金融资本能够自由流动。
在美国官员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观念中,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同义词。这进而引起人们的担忧,即在美国经营的中国公司可能会在多大程度上获取美国公民的数据,或试图利用相对开放的美国数据环境,以达到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和政治价值的目的。这些风险的出现不仅是新技术本身的功能,还受到人们对中国管理体系的担忧。
对中国不信任的来源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安全是其对风险容忍度的基准。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来源于对中国治理体系的四方面担忧,分别是中国的战略意图、中国结构性经济政策、中国对权力的法制制约以及人权和自由的价值观。
首先,评估中国政府的战略意图,中国向世界宣告其转型为科技大国的雄心,并且通过《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战略和规划稳步推进其科技强国建设,实现技术自给自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少因与美国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脆弱性。
其次,中国的政策和实践对美国造成较大对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损美国利益的,特别是美国一直指控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和知识产权侵犯。此外,美国还抱怨中国在标准制定方面战略性的制定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区别,以此阻碍国外技术进入,偏袒国内市场。
再次,担忧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权力交织,企业难以保持独立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国的政治话语中,政党控制中国企业的观点被夸大了。正如梅格•瑞斯迈尔(MegRithmire)所解释的那样,“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中重新扮演的角色,意味着中国企业的任何行动都是中国政府精心设计的计划的一部分。”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目标是通过试验性的、适应性的、灵活的“竞选式”政策来实现的,而不是经过中央协调的有预谋的计划。
最后,人权和价值观上,认为中国科技可能对个人隐私存在威胁,中国国内的审查政策对美国国内政治和其民主完整性构成潜在影响。
上述不信任的根源来自国家安全、经济、政治、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综合考虑。为了理解它们的实际影响,以5G和人工智能两个科技领域进行具体分析。
华为和5G
华为是全球运营5G网络所需设备的最大生产商。鉴于其产品的低成本、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大以及提供覆盖设备、网络和数据中心的高效解决方案,在国际市场占据较大的它的市场份额。但由于5G固有的网络安全风险、华为过去的商业行为,以及中国科技公司和中国政府之间关系的性质,美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对华为提出了重大的国家安全担忧。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令、出口管制、外资审查等一系列手段对华为进行打压。美国对华为的担忧出于以下四方面:第一,华为不能独立于中国政府,有可能协助中国政府利用其设备进行破坏性网络活动;第二,认为华为技术存在不足,可能被任何恶意的网络参与者利用;第三,华为存在违反当地法律的案例;第四,认为华为也是人权保护的关注对象。
TikTok和人工智能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这些公司包括字节跳动、商汤、兆维、海康威视、科大讯飞、亿图等。美国对TikTok数据操作的指控是上述“数据安全即国家安全”困境的例证。美国政府质疑TikTok可以收集美国公民的个人信息,还指出TikTok涉嫌的内容审查和虚假信息行为。人工智能的双重用途潜力,能够访问全球数据集的企业,以及政府所能积累的经济和安全优势都加剧了这些复杂性。
结论和建议
前面的讨论旨在强调而非解决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运营的实际和潜在影响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问题。5G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日益重要和双重用途,加大了国家安全面临的潜在风险,并助长了将数据安全等同于国家安全的政策思维。随着中国科技公司向海外扩张,这些技术风险必须通过中国的政治法律体系来评估,如中国的战略意图、实际的经济政策和实践,国家的法治建设以及价值观等问题。为此,以下几点应对政策应该优先考虑:
制定联邦数据隐私立法
行政部门应与国会合作,制定立法,建立联邦数据隐私框架,为收集、处理和共享个人数据制定明确标准。《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和《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已经开始推动此类隐私立法。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完善这些法规,为在美国市场运营的数据经营者设定“最高公分母”标准,无论其国籍如何,保持数据跨界的自由流动。这项法律应该通过联邦监管权力和私人诉讼权利的结合来强制执行。
在数字贸易方面加强盟友和伙伴合作关系
在国内立法改革的同时,美国应寻求与那些对数据安全和互操作性有坚定承诺的国家在数字贸易方面找到共同点。过去4年里,美国在制定有关跨境数据流动的辩论条款方面失去了优势。由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的俱乐部达成一项可执行的数字贸易协议,将有利于美国工人和创新基础,同时为中国等国改善国内治理体制、减少侵权行为创造长期激励。
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度
美国的侵权制度还没有形成适当激励公司投资于维护网络卫生。不良网络安全行为的负面外部性会对消费者、行业和国家安全造成多重伤害。美国网络空间日光浴委员会(CSC)提议国会通过一项法律,“规定软件、硬件和固件的最终产品组装商对利用已知和未修补的漏洞造成的损害负有责任。”“软件供应商应负责及时开发和分发修补程式,并鼓励公司披露漏洞及采取必要的基本步骤,以确保他们定期更新系统。”这些义务可以同时要求物联网生产商认证其产品内建系统的安全性,并在其产品生命周期内为消费者澄清网络风险。网络安全责任改革将补充国家数据隐私立法。
增加恶意黑客的成本
美国政府可能正在扩大其旨在从源头阻断恶意网络活动的“向前防御”战略,其中包括低于武装冲突门槛的活动。虽然需要明确信号来确保此类行动不会引发冲突升级,但美国应该加大力度,对具体的、可归因的网络盗窃事件施加有意义的代价。下一步,美国应该努力组织志同道合的国家结成联盟,加强规范,打击商业网络盗窃行为。这可以通过多边制裁恶意活动进行惩罚,也可能会纳入更广泛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以应网络活动。
加强国内和国际政策协调
网络安全和技术政策问题跨越了经济、国家安全和政治价值观的各个领域。因此,连贯的政策需要以技术专长为依据的多学科交叉形成解决办法。考虑到这一点,下一届美国政府应该考虑建立一个跨部门的、类似CFI协调小组,以审查未来技术政策的实际影响,确保联邦政府的政策是尽可能的保护敏感技术发展有充足的数据、投资和人力资本。
上述提议只是改善美国技术安全和创新方式议程的一部分,这一领域的大部分工作将涉及在国内投资,以增强美国的竞争力,同时维护宪法价值观。这种努力更多地取决于美国的政治选择,而不是中国的行为。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担忧不仅限于中国,也不能仅通过国家或公司的具体措施来解决。从长远来看,普遍适用的原则政策和多边立场是塑造一个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未来的最佳机会。
转自丨赛博研究院
作者丨杨乐
编辑丨翟丽影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