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大汉风云】兄弟二人不相容(下)

发布时间:2020-11-05 22:22:34来源:十米阳台

在下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国产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片中两个主角的偏执和弱智令我印象至深。

我以为,淮南王刘长是“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兼容升级版本。

接到薄昭代表皇帝传递的警告信号,刘长没有畏惧反省,只有不高兴。

不高兴的刘长于是着手策划一件很没头脑的事,造反。

说他没头脑不仅是说他造反的决定,更是指他的造反方案。

刘长发挥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计划从淮南国(首府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千里迢迢,偷偷运送四十辆战车迂回到帝国首都以西的谷口(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然后,由西向东对帝国首都长安发起突袭。

没有战前动员、没有政治攻势、没有后方根据地、没有兵源补给——造反的全部家当是四十辆战车。

当年老子刘邦为之九死一生的造反事业,在儿子刘长眼中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如果刘长拥有的四十辆战车统统是“M1A2”美式主战坦克,那么他获得胜利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既使是这么没头脑的造反计划,刘长也还没来得及实施。

泄密了。

这下,事情闹大了。

刘恒果断派出使节征召刘长进入长安,立即拘捕。

经审讯,刘长谋反罪名成立。

丞相张苍、代理最高监察长(行御史大夫事)冯敬、最高法院院长(庭尉)张释之联名向皇帝上疏:刘长所犯谋反大罪,按国法应当斩首,请求皇帝依法处理。

刘恒拿不定主意,征求全体部长级高级干部的意见(其与列侯吏二千石议)。

反馈回来的意见相当统一,大家一致要求对刘长依法斩首(宜论如法)。

耐人寻味的是,刘恒再次徇情,下令:赦免刘长死刑,废除其王位,放逐到蜀郡严道(四川省荥经县)看管。

其他参与谋反的人,对不起,你们没有刘恒这样的好哥哥,全部诛杀。

刘长于是上路,踏上了从长安到蜀郡的放逐之旅。交通方式不是徒步,不是骑马坐轿,不是乘动车组。

书上说,他乘坐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交通工具“辎车”。辎车到底是啥?据我分析,大概是用布全部围裹起来的囚车。

上路之际,袁盎突然向刘恒表示了他的忧虑:皇帝您彻底把刘长惯出了“不高兴”的二百五性格,今天这么收拾他,我怕他路上会出意外,到时候您还是会背上杀弟的恶名,怎么办?

刘恒一笑,就是因为他太狂了,我才教训他一下,你放心,不久我会放他回来。

刘恒答非所问,他回避了“刘长可能在路上出意外”这个话题。

袁盎预言准确,刘长死在了路上。

在囚车里,没头脑的刘长继续不高兴。原先对刘恒不高兴,他决定造反;现在被关在囚车里,反是造不成了,他开始对自己不高兴。

对自己不高兴的刘长决定绝食,没走几天,囚车到达雍县(陕西省凤翔县),雍县县令揭开囚车的围裹,惊奇地发现,刘长把自己饿死了。

刘恒得到消息,大放悲声,他告诉袁盎,我没有重视你的意见,害死了弟弟。

我觉得此事很是蹊跷。

在我国民间所盛行的花样众多的自杀方式中,刘长选择了绝食。它和上吊、切脉、投江、撞墙等其它自杀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长,因之,也比较容易发现和阻挠。

可奇怪的是,在刘长相对漫长的自杀过程中,押运人员,途经各县的接待人员统统没有发现、阻挠、上报。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大家一致认定刘长该死,刘恒也愿意刘长死,只是,刘恒不愿意背上杀弟的恶名。

既然皇帝有这个顾虑,刘长也有这个意向,那么,大家一起帮帮忙,放任刘长自杀,双赢结局,皆大欢喜。

《左传》中,有《郑伯克段于鄢》一篇,说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故意放纵弟弟共叔段,培养他的野心,待其造反时,名正言顺地将之除掉的故事。

愚以为,这情节和刘恒、刘长的故事,何其相似!

于是,民间开始有“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民谣传唱。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

图片|摘自网络编辑|黄手帕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