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6 14:20:21来源:大专家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疼痛的感觉是通过神经末梢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
疼痛是很多疾病的伴随症状,而且很多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如果没有得到重视和治疗,会发展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慢性疼痛性疾病。
权威数据显示,在欧美有35%的人患有慢性疼痛,全世界每年有550万人忍受癌痛的折磨。在我国,约有57%的居民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和神经痛。
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
疼痛程度
疼痛是人的主观感觉,医生只能根据病人的描述进行客观判断。
除了常规评估原则,还有量化评估原则。
1.数字分级法
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疼痛程度分为0—10级,0表示无疼痛,10表示你能想象到的最剧烈的疼痛。
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
2.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法
医护根据患者疼痛时的面部表情状态,对照《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进行疼痛评估,适用于自我表达困难的患者群体。
3.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
轻度疼痛:有疼痛感,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未受干扰;
中度疼痛:疼痛感明显,难以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干扰;
重度疼痛:疼痛感强烈,不能忍受,必须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能伴有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
疼痛误区
1.疼痛能忍就忍
有些疼痛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尤其是慢性疼痛会长期影响生活伤害身体。
对于疼痛的忍耐可能会耽误疾病的最佳诊疗时机,建议及时就医。
2.万能止痛药
止痛药有很多种类,当身体出现疼痛时,首先要根据症状区别疼痛类型,然后再选择和使用止痛药物。
肌肉劳损、骨关节炎、扭拉伤等最好选择外用止痛药物;
痛经、牙痛、头痛、神经痛等最好选择口服止痛药物。
3.按揉疼痛处
不是什么疼痛都适合按揉。如一些神经疼痛,按揉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可能扩大炎症范围。
4.疼痛也分轻重缓急
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多数是某种疾病带来的症状,慢性疼痛大多数是一种疾病状态。
急性疼痛发生后,务必到医院就诊找出病因,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以对症治疗为主。
慢性疼痛是一个长期的疼痛过程,容易发生恶化、转移和病变。治疗慢性疼痛除了需要对症外,还需要针对疼痛病因和发病机制采取综合治疗。
5.完全去“痛”才算有效
疼痛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
对于急性疼痛,找出病因并治愈后,基本都可以完全去“痛”。
但是,慢性疼痛病因更复杂,难以根治,需要长期观察,对症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通过一两次的治疗就能彻底去“痛”,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
总而言之,提高对疼痛的警惕,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预防疼痛隐患,拥有无“痛”人生。
参考资料:
1.宋宁宏,刘存明.别让慢性疼痛困扰你的生活[J].祝您健康,2020,(3):25.
2.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骨代谢异常相关疼痛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15-21.
3.王丽.外科术后疼痛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20,(17):80.
声明:
1.文章版权归大专家.COM所有。
2.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大专家.COM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4.上述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介绍科普知识及新闻报道适当引用。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