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2020 CCO | 陆舜教授:中国肺癌领域年度进展

发布时间:2020-11-17 22:20:15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2020年11月12-11月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花城广州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在学科前沿专场为大家盘点了《中国肺癌领域年度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

肺癌的流行病学与新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团队在《JTO》杂志发表了社论《LungCancerinPeoplesRepublicofChina》。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新诊断的肺癌病例总数约为78.7万,相当于每天新诊断出2100多例肺癌,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0%。男性中肺癌发病率居首位,女性中肺癌发病率居第二位,男性和女性中肺癌死亡率均居首位,因此,肺癌的治疗仍任重而道远。此外,中国肺癌患者的高发年龄为75-80岁。

肺癌是中国癌症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第一的恶性肿瘤,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癌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挑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团队开展了首项使用Crispr-cas9编辑T细胞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和可行性,次要终点为有效性。结果显示,在11例可评估患者中,安全性良好,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1/2级。在输注后的外周血中检测到编辑过的T细胞,中位无进展-免疫周期为7.7周,中位总生存期(OS)为42.6周。研究者认为,crispr-cas9基因修饰T细胞的临床应用总体上是安全可行的,未来将使用更优越的基因编辑方法来提高疗效。该研究结果于今年发表在《NatureMedicine》杂志。

这是全球首个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肺癌靶向治疗

ADAURA是一项随机双盲、全球性、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IB-IIIA期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手术完全切除±辅助化疗后,分别接受奥希替尼(n=339)和安慰剂(n=343)辅助治疗(3年)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II-IIIA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奥希替尼使II-IIIA期患者的中位DFS显著延长,两组的中位DFS分别为未达到和20.4个月(P<0.0001,HR=0.17),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总人群(IB-IIIA)中,奥希替尼组的中位DFS同样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未达到和28.1个月(HR=0.21,P<0.0001)。

ADAURA研究在今年ESMO大会上重磅更新,同时发表于《NEJM》杂志(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均为吴一龙教授),这往往意味着该研究是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奠定了全球范围内辅助靶向治疗的重要地位。

对于术后辅助治疗,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和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共同牵头开展的一项多中心III期非盲随机对照EVIDENCE研究,旨在评估埃克替尼对比长春瑞滨联合铂类术后辅助治疗EGFR敏感突变II-IIIANSCLC患者的有效性。研究纳入经术后病理确认的II-IIIA期肺腺癌EGFR敏感突变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埃克替尼或长春瑞滨+铂类,主要终点为无疾病生存期(DFS)。

今年,该研究达到了预设期中分析并完成数据库锁定,期待研究数据的公布。

SINDAS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在中国不同省份5家中心开展的多中心、开放性III期随机临床研究,旨在评估EGFRTKI±局部放疗治疗EGFR突变阳性寡转移NSCLC患者的随机、开放标签III期临床研究。2020ASCO大会上,四川省人民医院曾铭教授团队开展的SINDAS研究公布结果,研究共纳入133例患者,中位随访19.6个月时,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0.2个月和12.5个月(HR=0.6188),中位OS分别为25.5个月和17.4个月(HR=0.6824)。

这是肺癌放疗领域中国学者做出的重要贡献,今年ASCO公布于口头报告,这项研究证实了局部放疗在寡转移EGFR突变患者中的价值。

eXalt3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恩沙替尼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IIIB或IV期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恩沙替尼或克唑替尼治疗,主要终点为独立盲审委员会(BIRC)评估的中位PFS。今年WCLC大会上公布的结果显示,恩沙替尼组和克唑替尼组BIRC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25.8个月和12.7个月(HR=0.51,P=0.0001),恩沙替尼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49%。

可见,国产第二代ALK抑制剂恩沙替尼完胜克唑替尼。预计,恩沙替尼将在一个月左右获CDE批准上市。

由周彩存教授牵头开展的吡咯替尼单药治疗HER2突变肺腺癌的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今年发表在《JCO》杂志,该研究旨在评估吡咯替尼在HER2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结果显示,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ORR达到30%,不同HER2突变类型患者亚组也显示出良好的ORR,脑转移和无脑转移的患者ORR也相似(25.0%vs31.3%)。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为14.4个月。

对于HER2突变NSCLC肺癌,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可用,吡咯替尼有望填补HER2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空白。

由陆舜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II期、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估阿美替尼治疗既往接受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ORR。研究纳入244例既往EGFRTKI治疗进展的T790M突变阳性患者。该研究于2019WCLC和今年ASCO分别公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1.8个月时,总体ORR达68.9%,DCR达93.4%。中位PFS为12.3个月,中位DOR为12.4个月。脑转移患者ORR为63%,颅内靶病灶患者的CNSORR为60.9%。脑转移患者的CNSmPFS为10.8个月,CNSmDOR为11.3个月。L858R突变患者的ORR为64%,外显子19缺失患者的ORR为72%。阿美替尼与吉非替尼头对头比较的临床研究结果预计在两个月左右公布研究结果。

阿美替尼是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第三代EGFRTKI,二线治疗EGFRT790M突变肺癌的中位PFS可达到12.3个月,可与国际药物相媲美。

由陆舜教授牵头并在中国开展的关于MET突变的一项多中心、多队列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沃利替尼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肺肉瘤样癌和其他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今年ASCO上公布的结果显示,沃利替尼治疗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患者具有确切和持续的抗肿瘤疗效。疗效可评估人群中IRC评估的ORR为49.2%,在分析人群中IRC评估的ORR为42.9%。

基于此,沃利替尼获CDE优先审批资格,有望明年上半年获批,期待MET抑制剂能尽快造福广大患者。

肺癌免疫治疗

由赫捷院士牵头的一项研究今年5月份发表在《JTO》杂志,研究评估了信迪利单抗用于NSCLC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研究纳入40例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了信迪利单抗治疗,新辅助治疗后37例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共52.5%患者发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10%患者为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8例患者达到影像学部分缓解(PR),ORR为20%。在37例患者中,15例(40.5%)达到主要病理学缓解率(MPR),其中6例(16.2%)原发肿瘤有MPR,3例(8.1%)淋巴结有MPR。

该研究虽然为小样本研究,但也代表着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新辅助领域的前沿进展。

陆舜教授牵头开展了关于特瑞普利单抗的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手术III期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纳入新诊断、可切除的IIIA\IIIB期NSCLC患者,随机分配接受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双药化疗或安慰剂+含铂双药化疗(3周期,新辅助治疗),随后接受手术治疗,序贯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双药化疗或安慰剂+含铂双药化疗(1周期,辅助治疗),序贯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巩固治疗。期待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价值和疗效。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非鳞状NSCLC

陆舜教授牵头开展的RATIONALE304研究(今年ESMO大会)、周彩存教授牵头开展的SHR-1210-III-303研究(2019年WCLC大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开展的ORIENT11研究(2020WCLC大会)分别显示了免疫治疗+化疗在非鳞状NSCLC中的良好疗效。

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与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全球数据基本一致。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鳞状NSCLC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牵头开展的RATIONALE307研究在今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更新结果;周彩存教授牵头开展的ORIENT12研究在今年ESMO大会公布结果,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未来,有更多的研究正在探索免疫治疗的疗效。ORIENT-31研究是一项正在开展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入组,旨在评估信迪利单抗±IBI305联合化疗用于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晚期非鳞状NSCLC,期望能填补免疫治疗用于驱动基因阳性肺癌患者的空白。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