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麻醉”对话“妇科”,展现MDT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11-19 19:20:22来源:人福镇痛E线

2020年手术室外麻醉专家面对面系列活动于11月12日迎来了妇科专场,“麻醉”对话“妇科”,展现MDT的力量。本次线上学术活动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徐铭军教授担任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绍强教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李爱媛教授线上授课。本次会议特邀的妇产科领域嘉宾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易晓芳教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蒋翠辉教授;麻醉领域嘉宾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新忠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宋兴荣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姜丽华教授;此外,宜昌人福药业总裁助理徐高俊先生也参与了讨论。请大家跟随小编,回顾会议的精彩瞬间。

开幕致辞

主持 陈新忠教授、阮焱教授

徐铭军教授:一直以来,麻醉科与妇产科的合作非常紧密,希望此次会议联合麻醉科、妇科,共同探讨舒适化医疗领域的相关话题。

徐高俊先生:舒适化医疗已经成为人民追求的目标,麻醉科与妇产科合作的舒适化医疗项目种类较多,正是这些项目的开展,给广大妇女带来了安全、无痛、舒适的就医体验。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加深学科间交流,达成共识,进一步推动妇产领域舒适化医疗的发展。

妇科领域的舒适化医疗

主持 陈新忠教授、阮焱教授

学术讲座

讲者:黄绍强教授

讲题:妇科领域的舒适化医疗

妇科领域舒适化医疗的常规项目包括无痛计划生育手术、无痛宫腔镜手术、介入手术镇痛、妇科手术术后镇痛等。国内疼痛管理整体现状尚不规范,改善镇痛的主要障碍并非缺乏有效的镇痛手段,而是欠缺观念的更新和管理的改进。规范化的镇痛管理目标包括多模式镇痛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促进功能恢复、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降低费效比等内容。

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扩展内容涵盖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麻醉科医生可以从围术期体温控制,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口服碳水化合物),术后恶心呕吐(PONV)防治,术前咀嚼口香糖缓解术后咽痛、缓解焦虑情绪、加快肠道蠕动等方面入手。

舒适化医疗与ERAS理念高度一致,新药物、新技术的出现也可以大力推动舒适化医疗的发展。苯磺酸瑞马唑仑是宜昌人福药业研发的新型镇静药物,其具有起效快、代谢产物无活性、体内无蓄积、呼吸和循环抑制风险小、治疗指数广等特点,与临床常用镇静药物丙泊酚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锐言瑞语——专家面对面

陈新忠教授:在妇科领域舒适化医疗项目开展过程中,双方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易晓芳教授:妇科领域舒适化医疗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是妇科舒适化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阿片类药物仍然是术后镇痛不可或缺的药物,我们如何解决阿片类药物造成的PONV问题?

宋兴荣教授:从ERAS角度出发,以妇科日间手术为例,我鼓励麻醉科医生参与手术患者的术后查房,近距离倾听患者和妇科医生的需求,这样才能革新现有的麻醉方案,真正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

李爱媛教授:妇科领域的舒适化医疗项目势在必行,麻醉学科应当从自身出发,与妇科合作,充分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并实现其快速康复。

陈新忠教授:妇科舒适化医疗领域中的哪些内容被大家忽视,但却在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李爱媛教授:如何降低费效比、如何合理选择镇痛镇静药物,是一直被大家忽视的问题,但却可能影响舒适化医疗项目的推进。

易晓芳教授:妇科医生在术后放置引流管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举动,可能给患者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究竟哪些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如何挑选放置引流管,需要我们思考。

宋兴荣教授:我推荐尝试两个举措,第一个是加强手术患者的术前健康宣教,第二个是麻醉科医生与妇科医生共同参与的查房制度。

黄绍强教授:诚如宋兴荣教授所言,在术后查房中引入可视化技术(床旁超声检查)可以快速解决许多问题。

陈新忠教授:术后瘙痒、寒战、焦虑不安也是我们不能遗忘的问题。

阮焱教授:我从这个环节的学术讲课和专家面对面讨论中学习到很多,麻醉科与妇科合作、共同更新理念,就可以推进妇科领域舒适化医疗项目的发展。

妇科门诊的麻醉管理

主持 宋兴荣教授、姜丽华教授

学术讲座

讲者:李爱媛教授

讲题: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管理

妇科门诊手术的范围包括人工流产术、清宫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和取出术、诊刮术、宫腔镜诊治术、取卵术等。妇科门诊手术具有以下特点:种类多,持续时间短;患者大部分比较年轻,情绪紧张;部分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手术空间狭小,一旦发生情况,抢救难度较大。门诊手术麻醉管理应当在监测生命体征,不危害呼吸循环的条件下,应用镇痛镇静药物,实现轻松舒适的术前期、平稳无刺激的手术过程、快而满意的恢复期。在这过程中,需要麻醉科医生做好高危患者的筛选、合理的术前准备、麻醉药物的正确选择、良好的术中管理流程、麻醉恢复期的管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妇科门诊手术常用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和清醒镇静镇痛。麻醉药物选择应基于麻醉诱导快速平稳、麻醉易于维持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术后恢复迅速完全、无或低麻醉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的原则。

舒芬太尼(阿芬太尼)+丙泊酚+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用药方案既符合多模式镇痛理念,又可实现快通道麻醉管理。尤其是阿芬太尼,其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效能强、呼吸和循环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轻微的优势,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使用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是妇科门诊手术理想的镇痛药物。

锐言瑞语——专家面对面

宋兴荣教授:能否请妇产科医生从自身出发,对麻醉学科提出要求?

蒋翠辉教授:尽管早期不了解舒适化医疗理念,但是我们每天的临床工作都在实践舒适化医疗,麻醉科医生是舒适化医疗的主导者,妇产科医生从中获益匪浅。后续希望推出更多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镇静镇痛药物应用于妇科门诊手术。

宋兴荣教授:“仅仅无痛”只是舒适化医疗的初级阶段,患者的身心舒适、完善的就医体验感,才是双方追求的目标。

易晓芳教授:妇科领域的舒适化医疗项目势在必行,麻醉学科应当从自身出发,与妇科合作,充分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并实现其快速康复。麻醉科医生可否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最恰当的镇痛方案,例如饱胃患者有镇痛需求如何解决?妇科全麻手术患者如何实现术后快速恢复,提高手术室周转率?

李爱媛教授:饱胃患者有镇痛需求,可以采用小剂量镇痛药物如阿芬太尼、纳布啡、NSAIDs,实施清醒镇静镇痛。

黄绍强教授:饱胃患者有镇痛需求,麻醉科医生应当在风险小的前提下尽己所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姜丽华教授:对饱胃患者而言,镇痛药物发挥作用势必导致其意识消失,这就存在反流误吸风险。

宋兴荣教授:饱胃患者有镇痛需求不属于常规诊疗范畴,可以尝试κ受体激动剂,既轻度镇痛,又规避反流误吸风险。

姜丽华教授:合并系统疾病的患者可否实施妇科门诊手术?又可否实施舒适化诊疗?

蒋翠辉教授:临床医生可以依据患者病情、术者操作、术种来决定是否实施妇科门诊手术,而不是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至于这部分患者在门诊还是中心手术室实施麻醉,妇科医生应该听从专业意见。

姜丽华教授:合并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应该接受舒适化诊疗,这样做可以减轻应激反应造成的伤害。

易晓芳教授:麻醉科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患者应当前往麻醉门诊进行术前评估,并遵从麻醉科医生的专业意见。

宋兴荣教授:麻醉科医生也要不断反思,并改进麻醉方案,为合并系统疾病的患者选择最优(最大程度降低伤害性刺激)的麻醉方式。

阮焱教授:舒适化医疗贯穿孕产妇的整个诊疗过程,希望麻醉科医生更多关注高危产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分娩镇痛、孕期慢性疼痛诊疗等方面,提升孕产妇的“幸福感”。

黄绍强教授:孕期慢性疼痛诊疗应当成为各级医院疼痛门诊亟待开展的项目。

姜丽华教授:如何将疼痛诊疗技术应用于孕期各种神经病例性疼痛,需要麻醉科医生更多关注,更多研究!

2020年手术室外麻醉专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妇科专场圆满结束,“麻醉”对话“妇科”展现出MDT的力量。在此次会议中,双方深入交流、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妇科领域舒适化医疗项目的发展。

(本平台与vision麻醉眼界同步发布)

往期热文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