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3 13:20:09来源:北京顺义健康教育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与筹备,2020年11月18日上午,顺义区疾控中心搬迁新址并举行揭牌仪式,全区各界密切关注,全体职工期盼已久的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区公共卫生事业迎来崭新篇章!
顺义区疾控中心新址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设总规模为30688平方米,疾控中心部分建筑面积19772平方米,实现了功能分区,由综合行政楼、实验楼、培训楼等部分构成。其中实验楼建筑面积9038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46%,总体布局更合理、科学,整体硬件水平居于北京市区县疾控系统前列。
相较于旧址,新址实验室数量级的扩增给检验及病媒生物防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负责新冠病毒检测的微生物检验科面积由原来的500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升级为病原病毒、病原细菌、卫生微生物和HIV四个实验区,新增两个负压P2和P2+生物安全实验室,两组机械通风PCR实验室和局部百级实验室一套,为新冠等高风险病原检测提供有力的实验环境支撑。
遵循洁污明确分区、分流的原则,既能洁污分区、分流不交叉,又保证控制内部不出现交叉污染,实验室的安全级别大大提高。相信未来,顺义区的病原检测、病媒生物饲养鉴定、抗药监测等实验室能力将大幅提升。
性病艾滋病对外窗口业务也有质的飞跃,专设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室宽敞明亮,也更加注重保护患者隐私。通过LIMS系统为求询者提供全程信息化咨询检测服务;并设置随访管理室,配备减压设施,为现住我区艾滋病患者提供医学指导、心理疏导、减压干预等综合随访服务。
公共卫生方面
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食品与营养卫生等相关专业将基于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升,加大风险监测力度,依托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突破发展瓶颈,更好服务于辖区居民和企业,有效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人群营养健康水平。
慢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方面
依托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利用新楼信息化、数字化的硬件优势,筑牢多部门联动防控机制,拓宽健康宣教方式,持续实施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心血管疾病筛查、恶性肿瘤筛查等重点慢性病筛查惠及更多居民。共同推进健康北京行动,努力降低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学科建设方面
新址设置了微生物检验、学校卫生2个专家工作室,其中人才引进的中国疾控中心张茂俊专家工作室即将挂牌,将开展百日咳等呼吸道疾病的主动监测,为区域内疾病诊疗提供强有力的检验技术支持,将有效提升整体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发现以及诊断能力。过往的粗放模式将向科学模式的跨越,逐步实现学科建设转向、优势互补、成效显著。
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
顺义区疾控中心将继续秉承“坚毅,精进,乐观”的疾控精神,一手抓传染病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慢性病防控与健康教育不动摇,立志打造出一支兼备大楼、大师、大爱的卫生防病队伍,在守护辖区人民百姓健康的大路上披荆斩“疾”,不断前行!
往期·推荐
不当你的世界只做你的肩膀
北京顺义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健康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