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我985毕业,不是来公司拿快递的”

发布时间:2020-12-04 13:21:30来源:智联招聘

朋友小思985毕业,在公司工作几年后,还是做着重复性工作。刚入职时,她觉得作为新人应该勤快点,对于领导安排的杂活、同事私事帮忙之类的,都乐于接受。

随着工作时间一长,小思对于这种状态逐渐产生了倦怠,觉得自己工作几年还是个任人使唤的工具人,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职Q社区也有网友反馈自己的工作像工具人,没有希望。

所谓工具人,就是指某人对他人任劳任怨,随叫随到地付出,在情感上和经济上始终不能得到平等对待,一直被对方当工具使唤。

工具人除了让人产生倦怠、对工作失去信心以外,本身的工作岗位还很容易被随时替代,对个人职业成长很不利。

沦为职场工具人的原因有哪些?

1、专注流程性事物,遭遇“去能力化”

公司发展越来越规范化,工作就会越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虽然这样的状态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成功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整个体系中,个人对于体系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对于职场人而言,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处理各类流程性质的事务,也会被领导临时安排杂活,长期的重复性劳动只会消磨斗志,变成工具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成为一个个“螺丝钉”,丧失对专业的深度追求,个人的专业能力慢慢弱化,或者得不到有效提升,这是所谓的“去能力化”。

2、单线思维,缺乏深度思考

有人说,学生思维中最可怕的一种就是单线思维。单线思维,是一种线性直接的思维方式,缺乏扩散性,无法挖掘事物的全貌,可能还会影响认知,诱导我们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走入思维僵局。

《深度思维》一书中说,决定我们是否能成为人生赢家,就取决于我们是否具备深度思维。在高速竞争时代,到处充斥着年龄和阶级固化的焦虑,而深度思维将成为这个时代实现逆袭最可靠的底牌。

单线思维的人缺乏深度思考,逻辑链条短浅,无法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思考问题从自己熟知的角度出发,缺乏切换视角的灵活度,因而只关注眼前事物,无法进行长期规划。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走进长期无法进步的迷局,成为“工具人”。

3、身处舒适圈层,眼界狭窄

很多人都意识到“舒适圈”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危害,有人说:“有时候,舒适圈就像温水,而处于舒适圈中的我们,慢慢开始被环境淘汰,与时代脱轨。”

薛定谔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如果我们身处舒适圈,无法做到逆着熵增努力,就会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久而久之,看到的事物越来越狭窄,局限在小圈层中。

身处舒适圈层,如果能够在不断突破,增加学习区,扩大舒适圈,这时候是不断进步的。如果身处舒适圈层,不主动提升眼界,只会将自己困在原地,毫无长进。

职场工具人如何破局?

1、提升横向领导力,盘活职场关系

李然是市场部门主管,她的工作需要与各个部门沟通,实现配合,但是沟通的对象级别也都不一样,即使在会议过程中遇到问题,每次也总能轻松化解。也因为这个原因,她很快就得到了晋升。

别人找她请教,她说每次沟通都应该让大家明白目标,才能上下齐心,并且在沟通过程中要快速指引大家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不断修正,这样就能实现团队效率。

美国谈判和沟通专家罗杰在《横向领导力》一书中,讲述了核心:不是领导,如何从内部领导团队,通过提升横向领导力,实现高效合作。

横向领导力,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技能,因为组织内的沟通无处不在,项目模式的跨部门沟通是横向沟通的竞技场。通过横向领导力的提升,盘活职场关系,除了不被“打杂”以外,还能集合团队力量,实现价值。

2、拓宽眼界,关注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目前的顶级互联网企业,他们的成立时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网易成立于1997年;腾讯、京东、新浪成立于1998年;阿里巴巴、携程成立于1999年;百度、搜狐成立于2000年,因为1997-2000年左右,是中国互联网的起点。他们,这是抓住了时代趋势的力量。

在《未来的工作:传统雇佣时代的终结》一书中显示:机器式工作终将终结。未来的时代,已来。

俗话说,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全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拓宽眼界,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提前规划布局自己的能力,找到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驾驭的领域。

3、打造职场元能力,持续思考和改进

经济学名词“双曲贴现”,是指当你同时面临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抉择时,人们往往更看重眼前利益。但是,往往长远的眼光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中年危机”的话题不绝于耳,但是依然有人能够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游刃有余,也是因为他们具备长远的眼光,打造职场元能力,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迁移自己的能力,并在持续思考和改进中不断提升这种能力。

其实,职场元能力也是一种终身学习成长的能力,在职场升级打怪的路上,伴随着我们持续思考和改进,在反馈中进行矫正,慢慢地更加贴近理想状态。

环境下行时,最先被淘汰的就是无法创造价值的“工具人”。身处职场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处境,衡量自己的价值。

在一切都讲究价值对等的时代,让自己的能力能够配得上自己所得,才是职场不变的黄金法则。

如果不想成为“工具人”,就不要停下成长的步伐,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具备不可替代的稀缺属性,这样才能不被淘汰,也能够在遭遇变化时,随自己所愿进行选择。

留言说说,你觉得自己是职场“工具人”吗?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