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5 23:21:47来源:讲武堂
美国TheDrive网站《战争地带》专栏12月2日报道,俄罗斯Okhotnik战斗无人机测试发射空对空导弹。这款飞翼型隐形无人机已经开始携带空空导弹的传感器进行试验,未来将扮演战斗机/拦截机的角色,能够摧毁敌方空中目标。
[俄罗斯Okhotnik战斗无人机]
报道援引俄罗斯官方媒体俄新社的说法,Okhotnik战斗无人机在俄罗斯空军阿舒鲁克(Ashuluk)训练场进行了多次测试,但携带的并非真正的空对空导弹,而是模拟空对空导弹,只具有红外和雷达导引头,并不具备发动机和战斗部。这表明测试并不涉及实弹发射。RIANovosti的报道还说这些导弹试验“将评估这款无人机的航空电子设备与导弹制导系统与苏-57战斗机的集成”,这表明Okhotnik战斗无人机将有可能成为苏-57战斗机的“忠诚僚机”。
在俄罗斯国防部过去的报道中,曾经说过Okhotnik战斗无人机能够扩大苏-57战斗机的雷达覆盖范围,并为空射武器提供目标导引。该报道如果属实的话,这表明Okhotnik战斗无人机将有可能装备雷达等传感器,能够探测,跟踪和与目标交战,并具有一定的自主作战能力。这已经离科幻电影中的自主作战无人机的概念想去不远了。
众所周知,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的总体实力不如中国和美国,Okhotnik战斗无人机发射空对空导弹模拟测试的报道是否说明俄罗斯已经赶上了中美呢?笔者认为并不一定。
首先,中国和美国都已经试飞了隐身无人机,比如中国的“利剑”和无侦-8等,美国的X-47B,MQ-25等一系列隐身无人机。不过,中美两国的隐身无人机目前还没有做过对空中目标的攻击试验,目前只被用作侦察,对地打击和空中加油。
但是,中美两国都做过非隐身无人机发射空对空导弹的试验。比如,美国在2017年,从一架MQ-9“死神”无人机上成功发射了一枚AIM-9X空空导弹。
[美国MQ-9“死神”无人机挂载一枚AIM-9X空对空导弹]
而中国虽然没有公开报道无人机发射空对空导弹的新闻,但是在天燕-90空对空导弹的宣传资料上,直接指明可由无人机发射,并且在珠海航展中,天燕-90空对空导弹就摆在翼龙II无人机的武器队列中。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大概率已经做过发射试验了。
[笔者在珠海航展上拍摄的翼龙II无人机及武器的照片,红圈中就是天燕-90空对空导弹]
我国的天燕-90和美国的AIM-9X空对空导弹都是红外制导的,并且都是“发射后不用管”,原则上并不需要载机装备雷达,因此拥有红外观瞄设备的翼龙II和MQ-9无人机都可以发射。而俄罗斯Okhotnik战斗无人机目前发布的照片并没有显示它具有红外观瞄设备,因此它可能是只靠导弹的红外导引头来搜索目标。目前俄罗斯并没有披露测试的导弹是挂在外部还是挂在内部弹舱中,但红外制导的导弹如果需要搜索目标,就必然要能“看到”空中目标,挂在内部弹舱的导弹也需要利用挂架伸出舱外才能“看到”目标,这就失去了隐身性。
笔者认为,俄罗斯Okhotnik战斗无人机的测试还非常初级,它成为真正的战斗无人机攻击空中目标还需要多年的开发,并不一定能够领先中美服役。
另外,中国和美国在无人机空战方面的研发侧重点并不在无人机发射导弹本身,因为这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中美的研发重点都在AI控制无人机进行自主空战的算法上面。
在2020年8月,中美都进行了AI控制虚拟无人机空战的多团队对抗比赛。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巧合。
在8月18日,美国DARPA组织了波音公司,EpiSci公司,佐治亚理工学院,HeronSystems公司和physicsAI公司等5个团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AlphaDogfightAI模拟空战比赛,目的是为空战演进(ACE)计划开发针对单个飞行员和团队战术的空战机动算法,控制虚拟战斗机与由驾驶员控制的虚拟战斗机进行近距离格斗。这些算法除了有可能被应用在自主作战无人机上,也可能作为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的“虚拟副驾驶员”,为飞行员提供作战支持和建议。
[今年8月份DARPA举办的AI与人类驾驶战斗机的虚拟大战中,AI取得了胜利]
无独有偶,在8月份,中航工业成都所也举办了“龙智杯”超视距智能空战AI大赛。据成都所的宣传资料报道,这次AI大赛有共有13支队伍提交了18个优秀作品,共经历了42场比赛。
[航空工业成都所在今年8月份也举办了超视距智能空战AI大赛]
与DARPA着重于近距离格斗不同,成都所完全着力于超视距空战,双方在100km×100km的空域中交战,完成自主占位、导航飞行、目标探测、武器发射、机动规避等空战决策和控制过程,击落对方或突破对方防御线者获胜。
未来DARPA也有可能进行超视距空战的AI算法研究,成都所也有可能进行近距离格斗AI算法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俄罗斯进行类似的算法研究的报道,但是有报道说俄罗斯已经把一些AI技术应用在苏-35战斗机上,辅助驾驶员进行决策。
但是俄罗斯的AI研究水平与中美相差太远。根据国际专利组织WIPO发布的统计报告,从1998到2017年之间申请的AI专利的数量按国家和地区排行,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中国与美国相差不远,俄罗斯仅排在第10位(刨除了榜单前面的两个组织),并且数量根本无法与中美相比,仅是中美的零头。因此,笔者认为不能高看俄罗斯的空战AI技术水平。
总之,从各方面来看,笔者认为俄罗斯Okhotnik战斗无人机真正具有空战能力的时间点,可能会比中美都晚,并且技术水平不一定能赶上中美。但是,在中美俄的努力下,无人机空战的时代真的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作者:微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