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8 12:58:57来源:智联招聘
一向有“金句女王”之称的杨幂,因为言辞犀利又上了热搜。
她给“草船借箭”,做了全新的注解——“每一个想骂你的人,他都是你草船借来的箭,你就等东风一吹的时候,再说吧。”
通透豁达的观点一出,立马迎来广大网友的疯狂追捧。留言纷纷感叹,这样的心态,在日常实在受用,你永远无法控制别人的非议,但是你却可以调整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切豁然开朗。
无独有偶,曾经听过一个夫妻骑驴的寓言故事——
一对夫妻骑驴去赶集,路人看到忍不住议论:“这驴这么瘦,两人真是心狠啊,这分明就是虐待动物!”
闻言,丈夫从驴背上下来,让妻子坐在上面,又有路人看到:“这女人太不像话,居然让男人牵驴。”
两人赶忙调换了位置,但还是不行:“这男人太不像话了,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
在一路的指指点点后,夫妻俩没办法,只好一起下来,牵着驴走,可还是有人有意见:“嘿,瞧这两人多蠢,有驴也不骑。”
看,无论你怎么做,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想法。而你的行为和做出的选择,势必会引来非议,是刻意迎合,委屈求全让自己过得心累;还是特立独行,无视一切外在的声音让非议持续发酵?似乎是个进退两难的无解困局。
更莫论在与人打交道的职场,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种非议自然也是必不可少,作为职场人,在非议面前,真的就只能束手无策,乖乖就范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些无处不在的非议,你经历过吗?
1、在无端质疑面前,被迫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这么重要的工作怎么可以让一个新人去做?弄砸了怎么办?”
朋友米娅前段时间刚刚入职了一家新公司。她学习能力强,做事靠谱,短短两周的时间,就适应了公司的节奏,也赢得了合作上司的欣赏。
可是在任务分配的时候,却出现了分歧。面对老员工“不信任”的质疑,米娅只能在后续的合作中小心翼翼,哪怕伸展不开手脚,也好过被人诟病,初入职的热情就这样被很快浇灭。
放眼职场,总有一些职场“老人”仗着经验主义,对人指手画脚,随意“抨击”。这种质疑,对于新人或者经验浅薄的职场人来说,总会有一种多做多错,不做也错的体验感。久而久之,自然患得患失,只能将自己圈禁在安全的领地内,再难冒头。
2、在风凉话面前,总是尚未开始,就让人信心全无
“你这都是在做无用功,别白费功夫了,你们肯定做不出来。”
公司要拓展新业务,菲菲一行人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想多学点东西,便踊跃地报了名。因为是新业务,公司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虽然摸索的过程辛苦,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可是这样的过程看在别人眼里,不知道是真好心,还是假好意,拖后腿打击积极性的话语总是张口就来,表面上是在为菲菲等人做无用功而心疼,可是实际上,却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在职场上,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见不得别人好,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努力。打着为别人好的幌子,处处否定别人,煽风点火。
3、在恶意中伤的流言蜚语前,总是百口莫辩,被动受阻
“她又升职了?长得好看果然有便利,美色上位吧。”
晓兰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领导的赏识,扶摇直上,年纪轻轻,便做到了公司中层的位置。可是升职之后,流言也随之而来,因为晓兰外形靓丽,便被嫉妒的同事捏造靠美色上位,谣言很快就在公司蔓延开来。
即便调查后知道晓兰是被人故意中伤,可是人们总是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无论后面晓兰有多努力,这样的标签却贴在了她的身上,直到她的因此被边缘化离开公司,才被彻底撕掉。
所谓人言可畏,在职场更是如此。一旦被人贴上了不好的标签,即便是假的,人们也会认为不是空穴来风,对于不熟悉的人而言,总是很容易产生误解。
而这种事情,又是越描越黑,晓兰当时不仅被大家误解,自己更是陷在这样的流言风波带来的情绪中,痛苦不已。
面对职场非议,这三招助你翻盘
1、强大内心,砥砺修行
何炅之前在节目中,分享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去听外界的声音,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听任何的建议,或者说指责。先是自省,然后你自省你是没有错的,不要在乎那些与你的生命没有关系的人对你的评价。因为他不需要对你的人生负责,而你要对你的人生负责任。
身在职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做好被人评价议论的准备。外界的看法虽然重要,但是选择忽视还是理会,决定权在自己的手上。
爱因斯坦说过,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面对非议,是草船借箭还是万箭穿心?不过是一念之间。而不去在意,也是内心强大的一种体现。
2、提升能力,用成绩说话
在泡泡玛特取得巨大的成功前,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也有过一段被质疑,不被认可的日子。以前投资人对王宁的评价是:学历平平,没什么工作经验,表情平静,没感染力,团队更没有精英。
而上市后,每一位投资人都提到:王宁性格沉稳,话不多,商业意识敏锐,且十分有远见,是个商业鬼才。
同样的一个人,性格几乎也不曾改变,可就是因为取得的成就变了,风向便一边倒的,当初的“非议”也成了“褒奖”。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样的法则在职场上同样适用。与其耗费巨大的精力去向别人解释和证明,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能,待到华丽转身的那一日,你就会发现,曾经的非议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
3、改变自己,努力脱离现有的圈层
不知道读书的时候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想要多看会儿书,在打游戏的室友嘲笑你是只会学习,不懂放松的书呆子;当你想要去图书馆复习,想要拉着你逛街的朋友,劝你不需要这么用功,大学里60分万岁,随便学一学就好了。
为什么从小开始,家长对我们就耳提面命,强调考进好大学的重要性?
985,211名校的光环不仅仅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些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名校的学生,看重的除了那一纸证书,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氛围,是当你想要好好学习看书时,不会被当成“异类”。
如果你认为对的事情总是被别人非议的时候,在反省自己是否有问题的同时,也有必要去思考,你和现有圈层的匹配度。
当你苦于自己的行为总是“特殊”而又不被理解时,不如改变自己,走出现有的圈层。不论是接触新的同事圈,还是去看看新的机会,成为主动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永远比将自己禁锢在原地来的更有用。
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毕淑敏说过,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这句话在职场上同样适用。我们永远无法控制别人在工作中滋生的非议,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
面对外界的评价,同事的非议,心大一些,左耳进右耳出,多关注自己,少关注别人,才是最有效的反击。
留言说说,你遭遇过哪些非议,又是如何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