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我们来到中国第一所“混血”国际学校,结果是...“好想变回学生,来这里画画啊!”

发布时间:2020-12-18 12:59:16来源:常青藤家长会

说起国际学校,你最先想到哪座城市?

是的,随着国际教育在国内越来越火,目前在中国国际学校领域的头排兵,当属上海。

在国内,上海拥有全国第一大数量的国际学校,含光华教育集团、协和教育中心(集团)、均瑶教育集团、平和教育集团、德英乐教育集团,禾佳联盟等几大教育集团,共195所学校,远远甩开拥有155所国际学校的北京,稳居全国第一。在国际范围看,上海也不甘示弱。17/18年,上海就成为了全世界国际学校第二多的城市,“国际学校含量“仅次于迪拜。

图解:多鲸资本2019年3月报告

庆幸的是,与数量相匹配,上海国际学校的质量也处于领先状态。

在《2020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榜上,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分别拥有27所、26所和8所全国百强国际学校。包玉刚、上中国际部、世外、平和双语...等等国际教育领域响当当的学校,都位于上海。

自然地,上海牛校也就成了许多家长择校时候的参考。即便不去上海读书,许多家长也还是会将当地的国际学校与上海的同类学校作对比,以后者作为标杆和参考。

只是,国际学校数量日渐庞大,想要为孩子“深扒“每所学校,不仅需要网上搜寻信息,参加国际学校展会,报名不同学校开放日......每周奔忙,仿佛赶场。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任务每一项都需要做大量功课,考验家长的前期资料搜查、现场的洞察能力,以及后期的整理和对比能力...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择校”都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之任务”。

为了能够给各位家长排忧解难,常青藤家长会就将在这一栏目中,实地走进那些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校,亲自去感受不同的校园气息:踏进教学楼,和学校的学生、老师、校长对话,及尽所能去挖掘出每一所学校的真实状态。综合整理出我们最直观的、最可靠的探校感受,力求为家长展现最真实的学校面貌。

而这一次,我们就来到了中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美合作高中: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简称七德)。

走进七德,

中国第一个国际学校的“混血儿”

正如前文所说,上海共有27所被收录进“胡润国际学校百强”榜单,其中就有七德的一席。

七德有着上海出名的“好生源”,入学学生的平均中考成绩都是周边地区的尖子生,甚至被家长视为“上海最难进的国际高中“之一。

而头顶这些光环,七德本身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外教育“混血儿“——

其中的中国血统,来自上海七宝中学。这所学校创校于1947年,是上海市的重点中学,也是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常年居于上海市前五的水平,老牌、公立的名声在外,自然也为上海地区家庭的认可奠定了基础。

而其中的“外方血统”,则来自德怀特学校(DwightSchool)。它成立于1872年的纽约,是北美第一所提为K12教育供完整IB课程的私立学校,也是美国第一批到海外设立校区的学校。除了纽约和上海,德怀特也在伦敦、首尔、迪拜开设了分校。

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季中,官方数据显示,189位毕业生中,12%走进了美国TOP10,47%走进了美国TOP30。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各个维度,结合官方数据与我们的主观体验,带大家“云访”七德。

基本信息

建校时间:2014年

校园面积:2.5万平方米

办学性质:民办、全日制

学段设置:10-12年级

国籍户籍:不限国籍、学籍

课程体系:

IBDP课程+中国核心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

A-Level课程+中国核心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

线上AP选修课

全年学费:16.4万/年

学生数量:593

中外教比例:6:4

校长:

校长:王芳

美方校长:龙梅

七宝德怀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分享。

01.

结果导向必看:七德的升学到底如何?

有无“升学秘诀”分享?

作为一所2017年才拥有毕业生的学校,七德绝对属于“新星学校”的梯队,但令人吃惊的是,首届毕业生就收到了斯坦福和布朗两所藤校的offer,得到了很多的关注。

诚然,教育与升学本不是一回事。但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抛开升学谈“教育“却也太过奢侈。因此,每一个家长在探校时,率先查看的一定是“结果”。

所幸的是,自17年刚有毕业生起,七德的每届毕业生的升学结果都不逊色。18、19年都均有学生被布朗青睐。2020年,即使有了疫情的影响,七德的升学结果还是比较出色。

升学结果

2020年

2020年有188位毕业生,共收到673份offer。其中,

TOP30综合/文理学院录取率55.0%

TOP50综合/文理学院录取率84.6%

一位学生收到剑桥大学offer,

IB考试满分2人,均分38.2。

从地区来看,截止2020年3月31日,录取覆盖了12个国家地区:美国大学录取471份,英国126份,加拿大42份,澳大利亚23份,日本3份,荷兰3份,中国香港2份,新西兰1份,新加坡1份,瑞士1份。

2019年

2019年有154名毕业生,共收到650份offer。其中,TOP30综合/文理占比60%,TOP50综合/文理占比87%,三位学生收到布朗大学offer。

2018年

2018年有151名毕业生,共收到600份offer。其中,TOP30综合/文理占比25%,TOP50综合/文理占比66%,一位学生收到布朗大学offer,累计奖学金近300万美金。

2017年

2017年有136名毕业生,共收到544份offer。其中,TOP30综合大学占比20%,TOP50综合大学占比67.6%;一位学生收到布朗大学offer,一位学生收到斯坦福大学offer,累计奖学金近两百万美金。

升学数据小结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七德是一个“不断拔高自己”的学校。

1、自17年起,每年的学生数量都在增加,获得offer的质量也在逐渐上升。

2、每年都有学生获得藤校或类藤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3、获得TOP30以内综合大学/文理学院的offer数量也在稳步提升。

根据这些趋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的升学水平应该也会保持稳定拔高的状态。

谈及升学,就离不开学校的升学指导安排和升学指导团队。

七德的升学指导主任分别由中方吴颖莹和西方RafaelKatz组成。他们贯穿中西,能够精准的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和美国大学的招生要求,给到学生最实用的升学指导建议。

中方升学指导主任:吴颖莹

吴颖莹老师是七宝中学2002级校友,东华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士毕业后,开始从事国际教育至今。2012年开始同仇忠海理事长、王芳校长一起参与七宝德怀特筹建,并担任学工部主任和IBCAS协调员。2017年起,任学校招生升学部中方主任,创立“七德生涯规划”项目。

吴主任是七宝中学02级的校友,和七宝系学校有快20多年的羁绊。体制内教育走出来她深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国际教育和升学指导的重大意义。

吴主任告诉我们,七德能拥有如此优秀的升学成绩,除了学校在各方各面为学生提供的支持,更离不开其完善的升学指导体系。

具体升学指导流程

七德升学指导中心拥有6位全职的升学指导老师,他们会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为期三年的升学指导服务,协助学生顺利完成整个的大学申请流程。

三年服务包含:

每周一次面向全年级的升学讲座(1对200)

每周一次面向行政班级的升学课(1对30)

每学期一次学生面谈(1对1)

每年至少一次家长面谈(1对1)

建议安排标准化考试、夏校、游学的时间

组织优秀学生探访大学校园

为每一位学生撰写升学指导推荐信

协助学生制定最合适和匹配的大学列表

修改润色学生的大学申请文书

个性化辅导

10年级:

IB选课、课外活动、夏校、升学讲座

11年级:

大学列表、标化考试安排、第三方面试、文书写作、简历制作、邀约推荐信、升学讲座

12年级:

全程协助大学申请、上传成绩单、推荐信、填写申请表、选择ED,EA、校友联系、模拟面试、升学讲座

不仅如此,升学吴主任告诉我们,学校对每位学生的的关注不会停止,即使他们已经迈出校门。七德的首届毕业生已有大学毕业生,学校还在持续关注他们的发展。

七德生涯规划

初三招生(一年)

校园宣介、招生考试、综合评价、入学指导、德怀特全球网课、在线面试、Odays夏令营

高中在校(3年)

自我认知、心理调节、择课考试、技能培养、职业体验、大学规划、申请辅导

毕业后(本科+硕士6年)

校友平台、实习资源、行业了解、职业规划、入职准备

美方升学指导主任:RafaelKatz

关世宁,布朗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波特兰大学升学指导硕士、耶鲁大学亚洲文化研究硕士。他在美国从教多年,至今已有20余年升学指导经验。多年的教学经验使他受邀编写AP教程,普林斯顿评论考试系统高级顾问,并担任上海的SAT、ACT、AP和PSAT等考试的考试官。现在他身兼升学部外方主任和UCLA的招生官,负责国际学生。

Mr.Katz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国际招生官,对于如何获得美国大学的青睐了如指掌,是七德学生升学路上不可多得的神助攻。

既然有机会和美国名校招生官直接对话,我们也抓住了此次机会,在不透露内部机密的情况下,让Mr.Katz与我们分享了美国大学到底是如何挑选录取者,以及中国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化被录取的机会:

1.大学录取没有“画像”:申请切勿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别人做什么活动就盲目追随,一定要找到只属于你的特殊点

2.文化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被接受,做公益不要“舍近求远”,比起去大洋彼岸的第三国家做活动,不如在你的社区周围做些助人为乐的事情

3.自信点,我的孩子,在申请文书上,请“大肆宣扬”你的优点,忘掉你的谦虚,让招生官看到你所有的闪光点

02.

直观印象之: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西融合”

每一所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都避不开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思维课程,如何在给学生带来国际化体验的同时,既能让学生最大化感受和适应西方文化,又不丢失中国本土的优良传统。在这一点上,七德非常与众不同。

作为中美合作的首所学校,如何做到真正的中西融合既是七宝德怀特的教育关键词,也是这所学校成为国内第一个纯正“教育混血儿”的意义所在:

力求探索得到真正的中西合作办学范本。因此,学校从管理层的配合,到课程的学术框架,也都是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

当然,学校的基调和定位,离不开“校长“这个核心职务。

因此,我们就带着问题和好奇,走进了“混血”七德两位校长所带来的“联姻”,跟中方校长王芳和美方校长龙梅,一同聊了许多。

校长:王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博士。曾经在一所医学专科学校从事了10年的教学工作,后跟随中国著名的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从事学校转型变革研究,在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改革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2011年,在闵行区教育局负责闵行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教育发展规划和推进工作。2012年,加盟七宝中学协助仇忠海校长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全程参与了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筹建的全过程。

美方校长:龙梅

BrantleyTurner来自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1993年,她第一次到中国;随后,于1995-1996年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之后,于2000年在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完成了她的中美文化研究的硕士论文。她创办的ChinaPrep是中国体验式教育领域的先驱,目前,她在位于上海、纽约和巴黎开设课程的国际管理学院读博士。2009年起,她作为德怀特学校的中国项目负责人在中国工作。在此之前,她一直从事幼儿园至12年级中国学生的项目发展。

熟悉中外合作办学的家长都知道,双校长看似“花哨”,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好的一方面,是能够从两种文化角度去思考和审视问题,在办学方向上给予学生最大化的双国体验。但其弊端就是,中外文化的不同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沟通和执行上的问题。

那么,如何真正兼收中西两边的好,去除两边可能的坏?这个核心矛盾点,就是我们采访时向二位校长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因吹斯汀!中外双校长的关系竟然好似”婚姻“?

作为一所极具使命感的学校,“混血儿”七德有其本身的办学使命,包括:

育人模式突破创新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路径

通过实践经验的提炼,给予政府政策咨询,以及高中国际教育国际课程管理的规范

而在实现使命时,王芳告诉我们,他们也早早想好了三条合作原则,互为约束:

以我为主:虽然是中外合作办学,但学校依然是属于中国的学校,相互尊重

公益导向:作为政府支持的项目,学校虽然为民办,但办学目的绝不为营利

优质引领:通过团队的努力,力求把事情做好做对,绝不含糊

因此,在我们带着中外融合的核心矛盾问题采访时,接到问题的王芳校长,便用了”婚姻“一词来形容她和外方校长龙梅的工作关系。

”在七宝中学和美国德怀特学校初期谈合作的时候,我和龙梅就是双方的代表,所以我们很早就开始接触彼此了,现在已经认识8年。”王芳校长说道。

“而且,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希望把这所学校办好,不把个人的利益作为核心工作点。所以我们所有的决定,它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如何把事情做对。”龙梅校长补充道。

建立共识和信任,互补才能成为优势。而这种你退我进,你进我让,你长我短...的关系本身,谁能说它不是像”婚姻“一样呢?

当然,两位校长成功的“婚姻”不仅建立在一致的原则、长达8年的磨合上,更是因为她们像老夫老妻一样,交流“无国界”。龙梅校长虽然是美国人,但在她所有的对外采访中,如果不看脸,你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和一位美国人进行谈话。

这是因为,从96年起,龙梅就开始在中国学习、工作,至今已经有20多年。20年不仅给了她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更让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了进一步认知。正因如此,二位校长才能在中西思想的碰撞上保持极度的开放——

她们认为只有碰撞,人才会看到不同,才会去反思,才有可能去形成一种新的想法,才可能创新,才可能做好七德。

03.

课程磨合:

史上最难IB课和中国核心课程,

能成”一对“吗?

2018年,为了能够更好契合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学校方式,学校开设了A-level课程,但就读学生人数较少。与之相比,七德一以贯之的看家本领,则还是IBDP,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七德的一点。

课程设置

10年级:

IGCSEFoundation+中国核心课程

11-12年级:

IBDP+中国核心课程

A-level+中国核心课程

纽约德怀特提供的线上AP课程

在IBDP之余,每位学生都需要学习四门中国核心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并且参加会考。王芳校长告诉我们,七德是最早提出保留这四门核心课程的学校,后来上海出台对国际课程管理意见,以及教育部最近出台的一些对高中做国际课程的学校文件里,都明确表示了必须保留语文、历史、地理、政治这4门课程。

而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意味着,七德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拿到IBDP的证书,还会拿到上海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证书,体制内外两头抓。

那么,IBDP课程和中国核心课程究竟融合的如何?就这个问题,我们也分别对谈了学校的中方课程主任王艳春,和西方课程主任ShaunMcGuigan。

中方课程主任:王艳春

王艳春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入职于上海一市重点高中。2004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加入上海一国际学校,从事iGCSE中文、IBDPA文学及初高中中文母语教学。2014年加入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构建和发展中文学科课程。2015年成为IBDPA文学考官。目前任学校课程部中方主任。

外方课程主任:ShaunMcGuigan

Mr.McGuigan,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获法律学士、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教育硕士、伦敦城市大学博物馆与展会专业的教育硕士。2011年至2016年期间,他在东伦敦哈克尼城市学院工作,该校在过去的三年里在英国公立小学里排名前五。2015年他被颁发了温斯顿丘吉尔基金会的奖学金完成东方教育学的研究项目。正是这项研究使他邂逅了七德。

IBDP和本土课程的兼并:七德方法

同时学习IBDP和中国本土课程,许多家长最大的担忧,就是两者的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的不同。

其一是,IBDP本身已经有很高的难度和强度,再抓一条中国线,会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

其二是,IBDP和中国核心课程都提供的课程一定会有交叠和重合。以中文课为例,两边都有中文,但两者的课程安排肯定不一样,这对学生来说是好是坏?

对此,王主任告诉我们,其实国际课程和中国课程的学习并不冲突,他们的不同点反而会锻炼学生的思维切换能力。

“中国本土课程和IB课程各有优势。中国本土课程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累积,效率比较高,一节课的容量会比较大。而IB则是以技能的训练、思维的训练为主,更多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探究和思考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就会更扎实、更牢靠。”

他们虽然各自对学生的评估方式也不同,但学习能力是相通的,我们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策略去完成它。也就是说,学生在考不同体系的时候,他需要换脑子,或者说换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说,中文的IB考试和会考时间比较接近,会考在高三的1月份,而IB的大考则在5月份。那么在复习会考时,学生需要用阅读理解和写作文的方式准备,而轮到备战IB时,就要用评论文的方式来进行写作,这是一个需要切换脑子的过程,非常挑战和锻炼学的灵活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经历过体制内学习的孩子学科知识功底都非常深厚,只是缺少了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活用的能力,而这一点正是IB课程学习的核心:我们如何理解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建立在信息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树”。

因此,虽然兼顾两种课程学习很艰苦,但是却可以形成另一种互补:知识点与思维方式的互补。

感觉学校的课程不够爆?

那你可以挑战在线学习

除了校内的课程,有意愿和能力的学生还能够通过七德搭建的线上学习系统进行学习:目前有三种在线学习方式:融合学习项目、间隔年项目、德怀特全球。

一、融合学习项目

融合学习项目十分适合对校内课程以外的学术领域抱有浓厚兴趣,或渴求更高学业灵活度的学生。该课程适合具有较好学术基础、时间安排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学生可以在DwightGlobal或Pamoja学习课程,以代替或补充七德校内课程。

二、间隔年项目

间隔年项目极其适合有意在QDHS在校课程以外进行学术兴趣拓展的学生。但凡成功完成间隔年项目的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如组织协调、时间管理、自我驱动力和反思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此外,此课程可让学生为IBDP或CAIEA-Levels做充分准备,使他们从高中生活中获益更多。

三、德怀特全球

课程采用融合、翻转同步研讨的大学课堂式教学方法。模式由多种课程融合,结合了同步(实时、在线、视频教学、虚拟教室)和不同步(录制的讲座或研讨会,以及各种教学素材)两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是翻转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内容预习,将在堂内时间更多用于积极高效的学术研讨。学生每门课程每周有两小时的同步课堂时间。

拿到满当当的选修课表:

“好想来这上学体验!”

在七德,除了学习以外,学生的校园生活是相当丰富的,光选修课就开了50多门,不怕你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就怕你挑花了眼。不仅如此,学校每年都会根据四季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只要下课铃响起,学生们就会奔向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这个场面还是很欢乐的。

目前,七德有超过50门选修课同时开设。这些课程通过元素的形式被分为金木水火土风6大类,每个选修课授课的方式不同,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各异。

每位在校生学生需要在12年级毕业之前至少完成6个元素中的4个元素,才能达到毕业要求。这样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尝试全新的选修课领域,全面发展,激发自己的潜能。

04.

人文气息满溢!

这些学生怎么“满世界”画画

教学楼内、走廊里、楼梯拐角处,甚至在电箱上,到处都是学生的画。不同主题的彩绘和作品占据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走进七德的那天,恰逢上海好天气。

结束了前日的旅途,奔忙之后,我们踏进教学楼、漫步在学校的走廊,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学校的真的挺“五彩斑斓”,一时间竟分不清自己是否走进了一所艺术院校。

根据负责德育的副校长戴绚介绍,“墙画“是七德重要的特色之一,学校基本上所有的墙都被视觉艺术学生的作品覆盖。

学生对七德这项特色传统参与度非常高,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为学校“添彩”。虽然他们只能在课间、午休、晚自习等闲暇时间插空作画,但即便如此,在每个充满可能性的角落,学生的艺术细胞都好像“生长“到了极致:

强弱电的电表箱都被学生改成了画板

房顶上挂着学生自己种植的太空葫芦,而葫芦本身也成为了画布

在校生戴乐鱼Emily告诉我们,她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学校的壁画。

“我在走访学校的时候,觉得这个学校有非常浓厚的艺术氛围,因为他在各种墙上都有往届学生的一些壁画作品,我非常喜欢这一点,这也是我选择来到这所学校的原因,这些画给我一种很自由的感觉。”

为了给新的创作腾地方,今年,学校还特地刷白了更多墙壁。

而为了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的艺术碰撞,去年起,学校还特地制定了一个主题,让七德不同的学院House联手,共同打造出拥有两个House共同点的作品。

什么是House系统?

House体系是七德学生管理的特色。每个House都有自己的House名称、颜色、属性和吉祥物。每个House内都有10-12年级三个年级的行政班学生。新生入学时,会根据其学术成绩、特长能力、男女比例等平均分配到各个House中。

除了学术课程以外,学生的课后活动、住宿生活、运动比赛等,都会以House为单位进行开展。

在七德,一共有六个House,分别是:

Aristotle亚里士多德

颜色:橘色

吉祥物:狮鹫

属性:博雅、理性

Buck赛珍珠

颜色:绿色

吉祥物:驯鹿

属性:青春、活力

CaiYuanpei蔡元培

颜色:蓝色

吉祥物:白泽

属性:包容、善良

DaVinci达芬奇

颜色:红色

吉祥物:凤凰

属性:蜕变、重生、绽放

Emerson爱默生

颜色:黄色

吉祥物:狼

属性:融合、进取

FanZhongyan范仲淹

颜色:紫色

吉祥物:龙

属性:坚毅、勇敢

所有的Houselogo都是由学生设计绘画

因为不同House有其所代表的属性和精神,该House的学生在未来三年的学习中也会“传承”到这些属性。

而通过各种以House为单位的课后活动、住宿生活、运动比赛等,相应House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彼此沟通、合作、扶持。负责德育的戴绚副校长就示,“House的形式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德育副校长:戴绚

戴绚自上海师范大学后,一直担负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工作,经历了各种职务岗位: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德育主任、工会主席、校长助理以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从2006年至2016年,从不间断地兼任着高三语文教学,成绩斐然。“如果我是翠竹,我会用节节拔高成长的喜悦,铺设语言文字的锦绣,引领学生赏析,以深情哺育他们在美文佳作中徜徉。”

“虽然我们在招生时会根据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随机的House分班,但很奇怪的是,House具有一种魔力,分配到各个House的孩子就会逐渐显现出这个House的特质。

比如我们亚里士多德House的属性是理性博雅,那么他们(学生)真的会觉得我是亚里士多德House的孩子,我学术能力就应该强。所以进来没多久,比起其他学生,亚里士多德House学生的学术能力真的会凸显。而赛珍珠House的孩子相对的会更热情,也就是青春活力。

所以,House精神对孩子是有隐性影响的。”

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个House之间的互动也是既有沟通,有摩擦,也有会冲突。

而由于每个House都有自己的代表色:橘、蓝、绿、红、黄、紫。House的这些颜色,也恰恰可以构成视觉上的“互补色”效果:橘和蓝,绿与红,黄与紫。因此在去年的墙画合作中,House的组合就变成:亚里士多德x蔡元培,赛珍珠x达芬奇,艾默生x范仲淹。

让我们来欣赏下他们的大作:

亚里士多德和蔡元培(橘和蓝)

赛珍珠和达芬奇(绿与红)

艾默生和范仲淹(黄与紫)

单色的呈现,看久了令人乏味。多色的互补,最终融合到一起,才是百态和平衡的呈现。

一年四大主题活动:

上学无聊?不存在的

根据季节的不同,七德把学生活动分成了四个季度:

秋季·体育季、冬季·艺术季、春季·学术季、夏季·世界教室。

我们拜访七德,正值秋高气爽的秋季。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打响后,操场上很快就聚集起了大批的学生:体育季的House足球赛就要开始了。

除了球场上奔波的队员,四周坐满了前来助力的啦啦队、围观学生、在跑道上玩飞盘的各种组合,以及自由锻炼的一群群学生。青春的欢声笑语让我们所有人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好想马上加入他们,一起奔跑在午后的阳光中。

秋季结束后,伴随而来的则是艺术季,音乐、戏剧、墙绘、展览都在活动列表上预备着。

而各种以学科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春天展开。学术学科包括经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对七德的学生来说,夏天可能是最幸福的季节。除了期待已久的暑假,更是学校的世界课堂展开的时间。学校会牵头组织相关科学、艺术、人文等暑期专题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夏令营、志愿者服务等校外活动。

由于疫情的关系,今年学生没有办法走出国门,但是纽约德怀特的音乐老师在5月份时组织了一个全球音乐会,有部分学生前去参加。

而去年暑假,在校生张益诚Alvin,则跟同学一起去了云南支教。

这个世界课堂中,Alvin说:

“云南的老师虽然教育水平并没有上海那么高,但是学生们保持着一份很真诚的心去学习知识、探索学习的领域,这是非常打动我的。

与此同时,很多儿童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在广州或者上海工作,就这样的家庭情况和文化差异确实给我带来很多震撼,并且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了一些社会学或者是全球性问题。”

家校合作,把孩子放到职场“练练手“

为了帮助学生全方位的探索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学校也调动了许多资源。

当其他学校不断涌现“家长群”矛盾,家校纷争的时候,七德却和在校生的家长,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实习的机会。19年12月份,很多学生都参与到了不同公司的实习项目中,包括:

雷技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龙地产有限公司等。

图解:学生参观和实习公司照片

用六天爱上一所学校:

最与众不同的新生周ODAYS

当然,如果要问有什么活动是“七德独家”,那在校生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

ODAYS!

ODAYS是新生入学周orientationdays的特色活动,通过6天各式各样学校精心设计的破冰、达人秀、校外拓展、七德学术体验等环节,迅速帮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熟悉,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气氛。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下2020年的ODAYS吧!

(滑动查看全部)

DAY1:OpeningCeremony

在上午的新生大会上,学长学姐、毕业校友会上台发言分享在校心得,为新同学们答疑解惑,分享学习方法,并且还会有多才多艺的校友表演节目,以王芳校长的致辞收尾。

下午则是拉近新生彼此之间距离的时间。通过破冰游戏、了解七德的选修课和House的班会,学生们与彼此、同House的学长学姐距离又近了一些。

DAY2:Talentshow

第二天上午学生们集体在体育馆的训练,下午倾听七宝中学潘蓓蕾副校长的讲座。

到了晚上,则是每个House的达人秀时间。6个学院的达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各式各样的本领。

无论是乐器、舞蹈、歌唱,还是表演,每个House都有自己的看家绝活。

Day3:FieldTrip

第三天则是愉快的校外探索日。学生们来到了位于上海奉贤区的小木屋拓展营地,“安置扎营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

绘制纳斯卡巨画:

气球舞龙:

攀爬毕业墙:

DAY4:Electives,Clubs,ODiscovery

由于七德的课余生活实在是太丰富,有超过50门选修课,80个学生社团,还有30多个项目课程与竞赛,第四天就变成了选修课的体验日和社团招募日。

新生们们初次体验了部分体育和艺术类选修课,如: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啦啦操、越野、合唱、水彩、丝网印刷......

DAY5:SportsNight

考验体力的时候到了!体育之夜开展了许多运动竞技活动,每个House的学生都早早来到体育馆为今晚的体育比赛做准备。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体育之夜正式拉开了帷幕。

运球接力:

搭桥过河:

三人两足:

拔河:

DAY6:AcademicCourses

在ODAYS的最后一天,新生们早早走进了课堂,开始了他们的学术课程体验日,科目包括科学、数学、英文、经济:

通过丰富的6天活动,新生们不仅已经打成一片,更是学会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重要性。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就是开学典礼了,相信每一位新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05.

疫情下的管理:

吃食堂,逛安防:“哎哟,还不错哦”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自然是一场对学校安全防护工作的大考。

为了保证开学后学生的安全,学校成立了多个防疫小组,分工明确,并且制定了应急情况的预案。学校每天早晚都会进行彻底的消毒,食堂也会在每次开饭前后消毒,全力保证学生的安全。

谈及学校的后勤和安防工作,就不得不提到孟文红副校长。作为学校坚强的后盾,后勤的工作每天都在一丝不苟地进行着。

后勤副校长:孟文红

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从事教育工作28年,担任过英语教师、年级主任、教导主任、工会主席、人事干部等职务。

孟副校长告诉我们,学校不仅为新冠防疫做了完全的准备,平时的安防也没有落下。

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穿插在学年的每个角落。除了各种消防、地震演习以外,学校经常会通过广播、学校邮件、医务室展板等方式,为学生更新最新的培训信息。

除了学校日常的安防工作,每当新闻上曝出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学校也都会进行紧急会议,重新布局和升级学校的安防措施、培训保安,防范于未然。

下面,就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后勤及安全设施。

食堂

说起学生时代的记忆,恐怕各位读者也会像我们一样,时刻记挂着温暖自己胃口的“食堂“。

七德的食堂也不例外。每当下课铃响起,学生们就会从各自的教室涌进食堂,人虽然很多,但大家非常有序的排队拿餐盘、打饭、找位置坐下。吃完饭后则会根据垃圾分类,井然有序的把剩余食物和餐具归类归还。

由于早、中、晚都提供自助餐,也会根据营养均衡,为学生搭配出可口的饭菜,七德的菜谱也“变化多端”:坐拥“入学一年胖十斤”的美誉。

一日三餐都会在群里告知家长

在食品安全上,学校的把关也是非常严格的。食堂的材料全部来自于闵行教育局认可的采购单位,他们有自己的大棚,能最大化保证食品的质量,而且提供公司不定时还会到学校进行抽查。而所有的食堂人员则是通过闵行区的阳光平台监管,持证上岗。

食品安全检测

宿舍

学校拥有七宝德怀特和七宝中学两个住宿校区。学生可选择住宿或走读。宿舍为四人一间,环境温馨舒适,配备有独立卫浴、空调以及风扇。

宿舍外貌

学生画的宿舍日常漫画

医疗

学校的保健室共配有两位医护人员,都是医学专科出身。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感到不适,需要回家休息或入院治疗,可在校方和家长同意后,拿“出门单”离校。此外,保健室也会根据季节气候开展相关的宣传预防活动。

心理健康

七德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系列的咨询和心理知识提供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学生/教师工作坊、家长工作坊,同时也会组织和协调全效型的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为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声。

随着天色渐暗,此次七德的探校也迎来一个结尾,走出校园时,我们身后回荡着学生们在操场上的欢声笑语。

此次探校,我们试图从一个更加主观、真实的角度去探索一所学校,亲自将自己置身为“学生”,置身为“家长”,置身为“亲朋”,走访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了解七德最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展现它在数字之外那些需要细细体会的“印象”。

不知道各位家长对此次七德的探校印象如何?有何感想、体会、提问?如果你去过七德、了解过七德,或者孩子在七德上学,也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共同讨论!

另外,在后期的头条文章,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七德升学指导老师,现任UCLA招生官老师的「美国大学录取解析2020|UCLA招生官说」现场指导,欢迎大家届时来看~

后台回复「七德招生」可获得七德最新招生方案!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