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9 16:58:08来源:电动邦
因为这个标题,我已经被编辑部的很多同事K了好几遍了,但我依然坚持要用这个标题,就因为我实在想不通,都要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了,为什么还有人看不到燃油车的终结呢?
今天就让我列举一下跟我对线的燃油车死忠粉都有哪些类型。同时,电动邦也向所有燃油车死忠粉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列出您认为燃油车还能长久存在下去的理由,好能让我们也开开眼。
第一类:环保卫士
很意外吧,这是跟我对线的燃油车死忠粉中最常见的一类人,他们的观点很简单,发电比烧油污染还大,用电就是用煤,所以电动车环保就是伪命题。
第一,这些人只看到了火力发电的污染,但是对于内燃机排放的污染治理复杂程度一直拒不承认,要知道汽车排放的总量虽然占比不是最高,但是污染源分散,排放成分复杂,易在空气中发生不受控的二次污染,这些都是内燃机机动车的污染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
第二,拜托啊,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认为火力发电污染很大吗?是“穹顶之下”吃多了,脑子不好用了吗?中国的火力发电技术水平已经远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烟尘滚滚了,很多火力发电厂保证比任何一个单身汉的家都干净。
现在的先进技术火力发电机组的热效率都超过40%,度电燃煤只需要不到300克,这样的能效和热效率比汽车内燃机可是高出不知道多少了,要知道火力发电机组可没有引擎工况这么个概念,它是可以一直持续工作在最佳能效区间之内的。
至于输变电损耗,特高压了解一下?中国为什么在特高压技术上投入如此巨大,还不是因为发电和用电区域的不平衡需要我们有更强的
还有就是这些人一直固执的认为风能、光伏发电依然无法成为供电的主流,甚至还认为这些都是垃圾电。我还是那句话,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些人为什么不会上网查查数据再说话呢?!2019年,风电和光电的弃置率就只有不到5%了。
2016-2019年的弃风弃光率统计
能源网络的智能化和汽车的智能化一样是不可逆的趋势,随着能源网络的智能化程度提升,所有发电形式都不会成为垃圾电,风能、光伏的利用率会越来越高,如果再配合智能化的储能设施,就更不存在垃圾电这种上古时代的说法了。
所以,请说电动车不环保的这些环保卫士们好好去查查资料,更新一下自己大脑里的储存,然后再来重新判断一下电动车是不是更环保吧。
至于说电池不环保的,谢谢,您对电池的概念还完全停留在消费电子产品的阶段,消费类电子品的电池是可以随意丢弃的,回收处理自然有难度,但车这种商品会给大量随意丢弃吗?汽车产品本身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回收体系,只要在此基础上完善电池的回收功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绝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二类,没有引擎声的汽车是没有灵魂的
这是第二类我经常遇到的燃油车死忠粉,我就想问一句,你每天上班是开着魂儿跑在路上吗?您要真是开着魂儿跑在路上,噢哟,那可是吓死我了!
说车要有灵魂的那是将汽车上升为文化用品,讨论的是汽车满足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在汽车产品的完整需求中占比能有多少呢?归根结底,每一个掏出真金白银买车的人最需要的还是这种产品能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是满足所谓灵魂。
再说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灵魂,内燃机时代的灵魂是引擎,那么智能汽车时代的灵魂为什么就不能使聪明的车机,为什么就不能使真正可以完全自定义的驾驶感受呢?套用这样的逻辑,当年内燃机汽车刚刚出现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一句话:没有马蹄声的车是没有灵魂的!
第三类,电动车产品力不行
这是我最喜欢的燃油车死忠粉,因为他们会说产品力,他们会比较实际的产品,证明他们还是有逻辑能力的,但是这种逻辑能力似乎在真正比较产品的过程中就消失了,因为他们只会用燃油车的长处去比较电动车的短板,比如续航、比如补能便利性等等。
我就问一句话,说电动车产品力不行的这些燃油粉们,你们真正长期使用过电动车吗?甚至说,这些燃油粉当中可能很多人压根就没开过电动车。
在这一点上,欧美的汽车消费者的成熟度要比中国消费者更高,在对产品力的对比上,因为汽车市场更加成熟,所以欧美消费者在比较产品上更加客观,也更清楚自己的使用需求,所以才会有一些在中国卖不动的电动车产品,在欧美市场却销售喜人。
不过这也不能怪咱们中国消费者,欧美消费者眼中,电动车的第一印象是Tesla塑造的,而咱们中国消费者呢?是这些货色!
所以中国消费者不信任电动车也实在是不奇怪。这个没办法,只能依靠中国的主机厂拿出一台又一台过硬的产品来改变消费者的刻板印象了。
至于实际的产品力对比,咱们就拿续航来聊聊。根据2020年12月刚刚在德国金融时报的未来汽车论坛上发布的数据,美国消费者99%的出行需求在30英里(48公里)以下,仅有1%是长途出行需求。类比一下诸位日常的出行需要,是不是长途出行只占微不足道的百分比呢?
笔者本人就是一个用燃油指标换了电动车的人,真要有长途出行,现在我宁可租台车,还是带司机的那种。所以对续航的无止境的需求完全就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安全,而非实际需要。
当然了,这需要建立在充电便利的基础之上,而这就又引发了另一个电动车广受质疑的点,充电焦虑。这一点的确是最容易引发焦虑的电,里程焦虑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充电焦虑,但质疑电动车充电焦虑的燃油粉里面,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现在充电的现状呢?
以北京为例,北京已经有了超过20万个充电桩,其中2.5万是公共桩,而且新建速度依然在加速。自家安装充电桩的难度并不是充电桩不好安,而是车位不好买,这个锅电动车表示不背。
笔者自己的充电桩就是在租用的车位上安装的,应该是可以安装充电桩的条件中最为复杂的一类,即便如此报批、物业、国电、安装各个环节都很顺利,两周时间全部搞定。
燃油粉们对于充电桩条件的改善无感,其实是因为充电桩不像加油站,加油站那么大,离老远就能看的见,但充电桩因为很分散,体积小,有可能你家附近就有不少于十个充电桩,但你却毫不知情。所以别轻易说没有充电桩,拿起手机,打开任何一个地图软件,搜索之后再开口,否则容易被打脸。
邦点评
环保卫士,捍卫灵魂,刻板印象,这是燃油车死忠粉最为鲜明的特征,其实很多时候,面对这些燃油车死忠粉不想学习,拒绝新生事物的态度,真的是无奈又悲哀,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清楚的事实摆在眼前,但就是有那么多人拒绝接受呢?!
那么多资产百亿的汽车主机厂,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都在毫不犹豫的转向电动,为什么作为用户,却依然在顽固拒绝?如果最后实在没办法唤醒这些燃油车死忠粉的话,那么只能送出一句话:leaveyouinthedar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