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2 10:59:09来源:班主任研究会
点击"班主任研究会"关注我们
在班主任研究会的后台留言中,经常看到家长和老师的纠结:怎么让小孩学习不那么辛苦,又有好成绩?是不是让孩子找到兴趣就可以了?
这让我想起10年前高喊“多拿1分,干掉千人”的衡水中学学生李松。
李松作为393班的班长,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高考形式很严峻,你多拿一分,就可以在全省压倒一千人,或者更多;
所以每一分钟,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每一分钟,就代表了一分两分,甚至更多。
此话一出,便引起了热议。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唯分数论”,不管人们怎么议论,我们不得不说,张松一语道破了学霸的秘密:真正的学习从来都是一件辛苦的事,全世界都一样!
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争分夺秒的李松现在怎么样了?
01
别怕读书吃的苦,那是我们成就自己最好的路
这句话不假!
2011年,李松参加高考后进入了外交学院,如今,他已经成为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官,成为了国之栋梁,站在了很多人所达不到的高度。
这样看来,“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高考加油口号,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铁板钉钉的现实存在。
这点可以用2019年浙江高考一分一段表来说明,
去年,浙江一段线是595分,而与一段线分数相隔1分的594分,考生共有1038人。
数据说明了一切:只要你多考1分,就能超过1038人,排进一段线之内,填报志愿时,就可以填所有的学校和专业。
为了1分努力付出,就可以将1000人甩在身后,是得过且过,还是奋力向前?李松选择了后者,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努力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
因此,永远不要再说怕读书苦,要知道,这是你通向更好世界最好的一条路。而你奋斗的汗水,成长的艰辛,那些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都会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一点点累积成我们不断攀爬的阶梯,从而看到更高更远的美好风景。
02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03
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辛劳付出,培养出他们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孩子在上学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与其说在孩子教育中培养孩子能够自主学习,具备勤奋拼搏的精神,不如说是在培养他们自小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长大后踏入社会后具备积极向上,努力付出的责任感。
04
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我们认为:兴趣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是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但这只是学习的启始动力,许多孩子对很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以后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为这个兴趣而努力。
比方说乔布斯,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有着非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也是要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痛苦,不断尝试失败或积累下来。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优秀的人也是要通过不断努力,辛劳地付出才能成功。
比如一个小孩,他是很喜欢画画,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努力过,那他以后就能成为一个画家吗?孩子因为有兴趣,所以对某件事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有目标去学习,甚至为此做出很多牺牲,这才是他以后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05
要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
否则以后很难有成就
去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新闻多次上了热搜。16岁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18岁考入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这种学习能力超强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在一次采访中她妈妈说:“从1岁半就开始培养她阅读,从神话故事到唐诗三百首,从不间歇。”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学习数理化最重要,而她从小就注重语文的学习。原来,武亦姝各科的优秀,源于她语文的学习。
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说:除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外,现在所有的学科想要拿高分,越来越依赖于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而这些能力都要依赖于语文的学习。
知名教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校长窦桂梅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我务必告诉大家,一定要把语文学好,高考文理都不分家了,语文高考在做大力度改革。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中,确实处处体现了大语文的思维,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大增,小学有129篇,初中有132篇,共计261篇。
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曾明确表示: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
大语文时代真的已经到来,语文教育改革、大语文的概念也越来深入人心,但家长们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学字词,孩子嫌枯燥乏味;背古诗、学古文,机械记忆,背了忘、忘了背。
做阅读理解,完全摸不着头脑,信马由缰,不知所云;写作文,强行凑字数,幼稚肤浅,无病呻吟,千篇一律……
这种状态,跟我们向往的语文教育差太远了。
怎么办?直到小小班长遇到今天要推荐的这套《大语文那些事儿》,所有家长和老师忧虑的语文问题,都有了解决办法,所以一定要把它推荐给大家——整套书把中小学各模块语文考点和应试案例信手拈来、还能把丰富的延展知识完美融合的水平。
这套书的作者赵旭,是一位久经沙场的一线语文特级教师,也是一位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她自称“旮旯老师”,被百万粉丝称为“文化基因唤醒人”。
她的教育理念已经被“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很多媒体报道,还有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语文报社社长刘远、《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等,都对她的大语文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
只有这样的作者,才既能对孩子的应试难题蛇打七寸,又能把繁杂的课内知识点石成金,还能给知识注入中国文化的骨肉和灵魂。
这套书真是超级符合大家的需求,所以我们把这套书作为班主任研究会隆重推荐的第一套图书,如果是信任我们的老朋友,我们以荣誉担保,你可以省点时间,不用往后翻了,直接打开班主任研究会的小店就可以下单购买。
如果大家下单以后,急于对这套书的内容先睹为快,那就继续看下边的介绍吧!
没有重点,全是重点
这套书一共有6册,分别是《字词魔法课》《写作点睛课1》《写作点睛课2》《阅读洋葱课》《古诗线索课》《古文串烧课》,涵盖了字词、写作、阅读、古诗、古文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板块。
以前考试前,我们让老师划一下重点,老师说:“没有重点,我的课全是重点。”
这套书,就是属于那种“没法划重点,因为全是重点”的类型。
上下拖动阅读
大家看了介绍就会相信了吧?人手一套,不是口号,是班主任研究会实实在在的建议——因为对大家的需求有充分预期,所以我们还跟出版社狮子大开口,把价格谈到了一个于心不忍的程度。原价180元,班主任研究会友情价89元,相当于4.9折,一顿饭钱,收获一套6册可以从小学用到初中的大语文书。
直接打开班主任研究会的小店就可以下单购买。
有方法:把知识串起来
这套书用的是“点线面”结合的“织网”方式,有清晰的脉络和线索。
比如在文言文中,实词的学习让很多孩子头疼,它们古今意义不同,而且有大量一词多义,晦涩难懂。
在《古文串烧课》分册里,作者从每个实词最原始的涵义开始,按照每个实词不同含义的“进化史”来串讲。
比如讲“上兵伐谋”的“兵”字,最常见的意思是兵器;拿兵器的人变成了士兵;士兵又组成了军队;军队是用来作战、战争;作战要用到兵法。
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义项都不会丢了。
再用小漫画加深一下印象,最后做一下课堂笔记,妥了!
在《古诗线索课》分册里,对于唐朝的一大堆诗人,作者也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把诗人按照出场顺序成组地介绍。
先是初唐四大天王(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登场,紧跟其后的是担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以及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等初露大唐气度的边塞诗人,还有跟边塞诗人应和的诗佛王维。
而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诗仙李白,则把盛唐子民的傲娇体现得淋漓尽致;躲在诗仙背后的是愁眉苦脸的诗圣杜甫,因为他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然后是中唐青年白居易,还有晚唐叹息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李商隐和咏史怀古的杜牧。
最后再插入一张可爱的漫画巩固记忆。
不同的时代,诗歌有不同的风格基调。比如从盛唐到中晚唐到宋代,作者梳理出每个时期的代表性边塞诗,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了不同的诗风特点。
有文化:引经据典,游刃有余
大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史结合。
这套书引经据典随口来,前朝后代信口拈。
比如在《字词魔法课》这个分册里,作者在每一章节,围绕一个文字的本义,来讲跟它相关的一个“字群”。
比如讲“虫”字,就全方位地介绍关于虫的历史背景、造字依据、文化知识。
讲到了为什么老虎叫大虫,为什么蛇叫长虫,为什么很多与南方有关的字(蛮、蜀、闽)都跟“虫”有关。
又谈到了“虫”和“五毒”之说,延展到端午节的防疫“五毒”的节日文化。
这样讲文字的方式,已经够难得了,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这整本书里,按照从仓颉造字、黄帝蚩尤大战,一直到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历史顺序,每讲一个字,都从一个历史故事来引入。
讲到“酉”字的时候,先讲了夏桀和妺喜“酒池肉林”的故事,进而讲到了“酒”字。又分析其中“酉”字在甲骨文里的形象就是装满酒的大缸。
酒放得日子久了,形成全新的液体叫醋。“醋”字右边是昔日的昔,昔日我是酒,现在我是醋。
而“醉”字,喝酒多了,就该“卒”了。
最后再用一系列跟“酉”有关的字来做练习,延展知识。
有干货:紧紧贴合课内语文学习
一线老师都是实战派,所以旮旯老师讲的大语文绝对不是大饼卷一切,而是直指考试拿分的干货。
这套书讲了很多课外知识,但却是实打实的课内教辅。
比如在书中,用到的现代文、古文素材,涉及部编教材中100多篇课文,在讲古诗的时候,凡是来自部编教材的,都加了特殊标注。
在书中,每一章节都有“旮旯老师敲黑板”来提炼重点信息,有“旮旯老师带你练”来做模拟练习。
以《阅读洋葱课》分册为例,作者对文章标题、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作风格等的分析,都是精辟透彻,把阅读理解题的各种答题要点都包括了。
对于各种正面、侧面描写,不知道有什么作用?讲完以后上提要——
对于比喻,怎么分别那些“假比喻”,作者列举了五种情况,最后出例句让孩子练习。
最能涨分的是两本《写作点睛课》,她在里边举的作文通病,真是看了多年的学生作文以后的肺腑之言。
学生作文四种病:幼稚病、无病呻吟病、自我病、愤世嫉俗病
作者在《写作点睛课》里,围绕中小学常见的作文主题、文体类型,写了自己的范文,读得让人拍案叫绝。
写春节,大家都写团圆、放鞭炮、吃饺子,她却抓住了给红包、年夜饭、发短信三个小事,写得妙趣横生,特别是写到一家人吃年夜饭,爸爸妈妈和姨妈舅舅们抢着结账的段落,简直绝了。
有灵魂:趣味和哲思并存
这套书的文风,作者不是强行地放低身段,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诙谐幽默。
比如她写到看到千篇一律的作文时老师的痛苦——
她在讲文章的表达手法时,用警察审问小偷的场景来举例。
记叙——交代一下犯罪过程吧。
描写——交代得详细一点!
说明——具体偷了多少金额?
议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抒情——出去以后好好做人!
作者在书里写的是知识,但是常常不自觉流露出深沉的哲思。
比如在介绍如何写友情作文时,写道——
在讲到作文结尾不要强行抒情、写感叹号时,写道——
真情实感,是堵住嘴都会从眼睛里流露出来的。
请记住,真正有力量的话,不是喊出来的。
在讲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课的“天地人,你我他”时,写道——
既要仰望星空、俯察大地,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又要懂得爱自然、爱自己、爱他人。
这些出其不意打动我的句子,更让我确信,这就是大语文老师应该有的思想和情怀。
看多了规规矩矩的教辅书,这套书真的是让人遇得突然、爱得深沉、推得坚定。
关于这套书具体怎么用,简单概括的话——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妈妈可以先用《字词魔法课》讲汉字故事,从起点上培养孩子对大语文的兴趣。
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先读《写作点睛课1、2》和《阅读洋葱课》,超级实用,越是被语文虐过的,越有拨云见雾、醍醐灌顶的感受。
而对于备战小升初的孩子,可以先看《古诗线索课》和《古文串烧课》,里边的干货盘点可以加强记忆,事半功倍。
至于初中生,那就从头到尾,把它盘透!
而我们更希望的,是家长们都能沉下心来自己读进去,真正领会大语文的魅力,让大语文融入孩子的日常。就像这套书的作者说的:大语文,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它还要给孩子诗和远方,给孩子向往美的眼睛、向往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双手。
关于这套书
这套《大语文那些事儿》,一共6册,原价180元,这次的班主任研究会友情价是89元,直接打开班主任研究会的小店就可以下单购买。
除新疆、西藏地区外,全国包邮
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到班主任研究会店铺客服,如果因咨询量过大,客服回复不及时,还请大家见谅。
或者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