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7 15:58:12来源:充电桩视界
12月23日,记者从温州市发改委获悉,《温州市级2020-2021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政策》(下称《政策》)已开始执行,温州市区购买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消费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体以及个人充电桩安装者,可获得补助。另外,在温州市区范围内机动车路内停车泊位,新能源汽车可享受每日一次2小时免费停车的福利。
根据《政策》,此次补贴的产品为——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温州市区购置并上牌的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建设运营且已接入温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智能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市级服务平台”)的公用和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在温州市区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上牌的个人消费者且在自有(或有1年及以上使用权)固定车位上通过电力部门报装的自用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福利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据了解,对购置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按国家补助标准1:0.5比例配套,技术标准按照部委年度文件执行;专用和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验收投入使用并接入市级服务平台的,按充电基础设施的直流给予每千瓦250元、交流给予每千瓦100元分类补助;以充电基础设施的实际充电量为基准,对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单位给予运营补贴0.10元/千瓦时;个人消费者建设自用充电桩给予一次性600元/桩的充电费补贴,由电力部门以充值方式划入个人消费者自用充电桩电表账户。(浙江新闻)
记者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天津电力”)获悉,12月22日,天津地区“十三五”充电桩布局建设工作全面完成。预计到今年底,服务范围内将累计建成充电站1040座、充电桩8303个,全方位助力市民绿色出行。
今年4月,天津市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支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合作、业务合作、资本合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项目配套电网工程建设。”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是天津市二十项民心工程之一。目前,天津市累计建成公交充电站110座、村村通客运站20座,为天津市近3500辆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每日可服务市民约120万人次。与此同时,国网天津电力也在积极探索利用科技手段不断降低公交充电站运营成本。今年5月,智慧公交充电机器人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投入应用。智慧公交充电机器人搭载智能机械臂、视觉传感器、5G通信模块等先进设备,可以智能感知公交车辆停靠位置并准确识别车辆充电口,利用机械臂完成插枪、充电至满电拔枪的整个过程。该项目的研发将大大提高充电站自动化水平,提升充电站安全管理能力,降低综合运维成本,公交充电站人工24小时值守现象将得到改变。
近几年,天津市的充电设施数量持续增长,但设施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客户充电难和充电桩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矛盾出现。国网天津电力经过分析建模,成功建立了充电桩建设合理性评价分析模型。该模型对充电桩利用率进行评价,自动分析判断选址位置的合理性,并给出优化建议,为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带来了便利。
公司还应用智慧能源控制技术,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以V2G技术为例,该技术将电动汽车接入新型车网互动充电桩后,除了可以充电,还能把电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变为“充电宝”。目前,国网天津电力正在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系统建设,车主届时可通过移动终端App设置用车时间,充电桩根据峰谷电价情况自动调节最优充电功率。
“十三五”期间,天津积极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建成“0.9、3、5”(中心区0.9千米、市区3千米、郊区5千米)充电服务圈,天津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走到全国前列。(央广网)
12月23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与武汉市计量所的技术人员一起,来到汉阳区向阳东路“特来电汽车充电站”,对这里的充电桩进行了全面“体检”,从而拉开了武汉强检充电桩的序幕。
今年10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电动汽车充电桩被列入目录。据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武汉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也与日俱增,电动汽车充电场所和充电桩的需求也在增加。充电桩计量性能究竟怎样?能否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在“体检”现场,只见一辆计量检测面包车内,放满了各种检测仪器,车旁边还放有一台带有显示屏的机器,武汉市计量所电学室工程师黄威告诉记者,这台特别的面包车,是全省第一台有检定资质的充电桩计量检测车,全程可实现自动化计量检定,保证充电桩不会“缺斤少两”,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陈谦处长在现场对记者说,根据初步统计,目前武汉市约有2万多台,属于“强制检定范畴”的充电桩,企业自用的,不用于贸易结算的充电桩还有不少,还有部分私用充电桩。为进一步规范充电桩的计量管理,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发改委,最近已发出“关于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市计量所等单位,对用于贸易结算的充电桩(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桩/非直流充电桩)实施强制检定,非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不实行强制检定,使用者可自行选择非强制检定或者校准的方式,保证量值准确。
2020年底前,摸清用于贸易结算的充电桩情况,各有关运营企业应通过湖北省强检计量器具管理平台,进行申请备案,主动接受和配合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管。2021年6月30日前,市计量所根据平台备案情况,对已备案的充电桩,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定。被抽检单位应无条件配合,存在问题的,要根据检定结果自行整改,举一反三,同时,必须将整改结果及时提交各区监管部门。2021年7月1日起,新建用于贸易结算的充电桩实施强制检定,合格后在充电桩上粘贴合格标识。消费者如果发现“问题”充电桩,请向监管部门投诉。(潇湘晨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江西省关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瑞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推广应用需要,按照“桩站先行、适度超前”的总要求,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日前,由瑞金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瑞金市城投集团下属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工。
江西省瑞金市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约3300万,安装投运550根电动汽车充电桩。分布涵盖瑞金市公共区域、各乡镇、景区、国道服务区及市属机关单位等48个地点。截止目前完成所有站点550根充电桩安装通电工作,其中公务大楼充电站、行政审批局充电站、瑞金宾馆充电站、红井景区充电站,共计36根充电桩已投入运营,剩余44个站点共计514根正在加快调试中,将陆续投入运营。车主可以通过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手机APP,第一时间查找附近的充电桩站点,就近充电。充电服务费:1.5元/度(办卡充值可优惠)
据了解,充电桩分直流快充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一辆电动小轿车通过7KW交流单枪充电桩6-8小时可完成充电;使用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40分钟内即可充满,车主可根据需求选择购买充电桩充值卡(办卡可拨打服务热线)或微信等方式进行充电,操作方便快捷。
据介绍,充电桩(站)的建成,将有力推动瑞金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使用,并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难、充电慢”和“里程焦虑”等一系列问题,为瑞金市环保事业和民生工程贡献一份力。(中国发展网)
“现在小区里建起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方便了我们住户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再也不需要飞线充电了。”12月25日,正在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南京市民张女士感慨道。
张女士住在位于鼓楼区西康路的宁夏路18号小区,因建设年代较久,物业设施不够完善,小区内较多住户飞线给电瓶车充电,并曾引发火灾事故,安全隐患较大。今年8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联合街道社区、消防大队,在宁夏路18号、丁香花园、郁金里三处打造电力安全示范小区,组织网格化服务团队检查电表箱、入户线等供用电设施安全,改造升级352个老旧的计量表箱,为25座车棚提供接电服务,覆盖插座258只。“供电公司为小区改造建设的电瓶车充电车棚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提供集中规范的充电场所,帮助住户改变飞线充电习惯。”宁海路街道安监办主任哈文俊说。
改造一新的单元楼前车棚内,每隔一米都安装上一座充电桩,居民可通过刷卡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据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计量室主任冯隆基介绍,今年以来,供电部门为南京主城区各小区累计完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电近4200余处,覆盖插座10万余只,并提供电价优惠政策,充电可享受居民电价,积极引导居民采用小区集中充电模式。
同时,针对住户在家中对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的安全隐患,国网南京供电公司首创居民侧用电智能分析系统,在电力安全示范小区开展智能化表箱改造,安装负荷辨识电能表,覆盖试点区域内近2000余户住户。“该系统可精准识别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通过对负荷信息的大数据采样,分析用电行为规律,主动预警安全用电风险,为超前干预提供了科学决策。”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计量室专职袁翌晖说。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将持续完善网格化服务体系,全力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电服务,为南京市民提供更安全、更智慧、更全面的供电服务,提升广大市民的用电幸福感。(扬子晚报网)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提出,为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省内各市(区)政府不再单独组建市级平台,统一使用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实现全省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全省充电设施“一张网”,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的美好愿望。
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是陕西省发改委委托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行协”)建设和管理的省级政府平台。2019年3月,国网电动汽车服务(陕西)有限公司建设和管理的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正式上线。
整合全省充电资源,实现互联互通
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目前已接入充电设施运营商40余家,有效整合全省11个地市85%的充电信息资源,平台日充电量最高达120万千瓦时,基本实现了省内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平台为各地市政府、企业配置相关权限,可实时掌握所属区域充电设施相关运行情况,各地市不再组建市级平台。
依托平台开发的联行秦e充App,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万个,解决了广大充电客户及运营商“车找桩、桩找车难”问题,陕西省内用户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畅通三秦大地,实现了人、车、网的互联互通,为城市智能交通打下基础。
拓展平台增值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陕西电动汽车公司依托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聚合平台充电设施负荷,组织开展电力(绿电)交易、电网需求侧响应、有序充电等增值服务,通过移峰填谷,缓解陕北弃风弃光问题,向充电客户传导电价优惠。2019年,首次组织运营商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为运营商获得电费优惠约150万元。2020年,组织开展全国首次绿电交易,预计获得电费优惠约180万元,实现了“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的“双新合璧”,真正让新能源车用上新能源电。(三秦都市报)